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尊重一

不要拿大人的权威压制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越来越接近成人的样子,但是心理上还非常幼稚。他们想自己做主,想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想穿个性衣服、穿耳洞、戴耳环……他们内心张力十足,不怕任何阻拦他们的人和物!这时候,如果大人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用权威来压制他们,他们就会跟大人对抗,产生反抗情绪。因此,为了尊重并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就不要拿大人的权威来压制孩子。

困惑的父母一:

为了不让儿子犯错,从小我们就管得很严。如今即使已经15岁了,但不管他做任何事,我们都会给他做出一些提示,所有的行为都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来;一旦儿子不听话,我们就会拿出家长的权威来压制他。

可是有一天,我居然在儿子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父母虽然是长辈,就能用长辈的身份压制我?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了,我有脑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即使他们不提醒我,我也能分清。我就是不满他们的‘提醒’,难道没他们提醒,我就不活了?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平等地对待我?”

看完之后,我感到了孩子的不满,可是依然担心自己做得不够。那么,该如何跟孩子进行沟通呢?如何才能让他感受到我们大人的关爱呢?

用父母的权威来压制青春期的孩子,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抗,有时候即使他们照做了,大多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其实,只要父母换种方式,这种情况就会大为改观。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你觉得这样怎么样?”这样,当孩子觉得我们将他当作成人来平等看待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完成我们交代的事情。这就告诉我们: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用父母的权威压制,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困惑的父母二:

儿子小丁和同学小于关系不错。每天放学后,他就会到小于家里写作业。男孩凑在一起免不了调皮捣蛋,我担心他们凑到一起会惹事,更担心他们会将小于的家里折腾得不成样子,引起小于父母的反感。认真考虑后,我决定给小于的父母打个电话沟通一下时,谁知他父母先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我儿子很懂事,不但帮忙收拾屋子,还帮小于的爸爸修理电器。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案例中小丁的妈妈并没有告诉小丁到同学家应该怎么做,但是小丁已经从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独立思维模式,并把它运用到了人际交往中。试想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命令孩子去做某些事,一旦到了别人家,如果没有父母的“命令”,他们往往也不会主动帮忙做事,也不会如此守规矩。

方法一:跟孩子保持同等的位置

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再像三四岁的小孩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他们已经萌生一定的成人意识;而且随着身体的发育、思想的渐渐成熟,他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小帅哥、小美女。因此,要想跟孩子平等对话,就要跟他们站在同等的位置,多跟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做,孩子就会少一些叛逆和委屈。得到尊重、平等和理解后,孩子也会学着去平等地对待、理解和尊重别人。相反,总是俯视孩子,让孩子仰视大人,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不和谐。只有站在同等的位置,才是最省力的,效果也才是最好的。

方法二:跟孩子多些协商,少些命令

如果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出现意见分歧,那就需要父母与孩子平等地沟通、协商。在与孩子协商时,父母要有技巧性地征询孩子的意见,提出孩子能够给出答案的开放性问题,比如,“你是怎么想的呢”“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这样能让孩子说出心中最真切的想法,之后父母就可以给孩子提出最合理的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要视情况而定,能交给孩子决定的,就要尽量交给孩子。 iELFt/Ipn1geOv/adJKdlq7ecL4WRP/8LswaLTy5AnsYPXnGgTslbJYPv766Gj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