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国时的刘备哭来了江山,林黛玉却哭丢了少奶奶的位置

一声洪亮的“哇哇”啼哭,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开始了人生的旅程。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笑”着离去,所以,在人生的情商课里,我们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哭”。

从古自今,哭向来是情绪的最好发泄,悲伤的时候,可以“号啕痛哭”,兴奋的时候可以“喜极而泣”,尴尬的时候就会“哭笑不得”。无论思乡爱国,还是闺怨情长,情到深处,都是以“泪湿襟”“泪千行”作为终结。

如果说古人把“哭”当成了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诉求,那么在现代的人际交往中,“哭”已经演变成一种交际手段,“会哭”的人,往往可以让眼泪化作绕指柔,即使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以招架两行清泪。

历史也证明了,“会哭”的人,并不会因为他在人前的流露出的软弱而被人欺,否则,刘备也不会“哭”来江山。三国时的刘备,以哭流传千古,与一般人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不同,刘备不仅哭的恰到好处,而且哭的很有水平,辅助刘备打江山的众多人才,都是他用眼泪赚回来的。

因此,有文学家这样评价刘备:“先主从来善哭。先主基业,半以哭而得成。”那么,刘备到底哭的有多好,多会哭呢?

答案就在这里。

在没有遇上徐庶这样好的军师前,刘备可谓是“常败将军”,苦了他胸怀大志,却无力兼济天下。直到徐庶出现在他的世界里,为他出谋划策,让刘备接连尝到了打胜仗的喜悦之情,他很高兴,希望徐庶能一直常伴左右。

可是,徐庶却不得不离开刘备,因为他的母亲在曹操那边,徐庶不走,就意味着他们母子要骨肉分离,这类不仁不义的事,刘备怎会做。

所以,送别徐庶的时候,刘备是一路走一路哭,这样情深意切的主子,历史上还是少见。刘备看着徐庶的背影,“凝泪而望”变成了“放声大哭”。这一大哭,还真的把徐庶的马哭了回来,徐庶又向刘备推荐了“卧龙”诸葛亮,他告诉刘备,如果此人可以出山辅佐,就不怕不能平定江山了。

因为刘备的眼泪,打动了即将远去的徐庶,向刘备隆重推荐了诸葛亮,才有了刘备和诸葛亮的那段为人津津乐道的君臣之缘。虽然,徐庶走了,但却哭来了诸葛亮,这就是有失必有得。

再说,刘备的“三顾茅庐”,任凭刘备如何晓之以理,软磨硬泡,诸葛亮愣是没反应。情急之下,刘备又拿出了他的必杀技,泪眼婆娑地动之以情。

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这样说道:“先生如若不愿匡扶天下百姓,我汉室王朝彻底无望。”边说还边抬襟抹泪,在一旁的随从也都暗自抽泣。

诗中有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么多大男人当着诸葛亮的面,为着“匡扶”天下而哭,诸葛亮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他们这一哭,也让诸葛亮燃起了拯救苍生的济世情怀。诸葛亮出山了,刘备的君王霸气,开始变得势不可挡。

刘备的哭,之所以如此有内涵,原因有三点:第一,他哭的理由很大气,为“大汉江山”;第二,他哭的很有层次,随着感情递进,哭的情绪也从可控到不可控;第三,他哭的对象都不是一般人,那些人都有“天下”的概念,都有宏图之志,远大抱负,所以,刘备的眼泪他们懂的。

会哭的人,为什么能“哭”什么有什么?

会哭的人,不一定智商都高,但情商一定了得,因为他们知道“以柔克刚”的道理。他们在人前哭,就已经告诉对方“你是强者,我是弱者”,强者对于弱者施加同情,给予道义上的相助,才合情合理,如果再“以强欺弱”只会引来他人的异议,自己面上也挂不住。

人际交往中,适当撒几颗泪珠,会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因为在弱者面前,人们的恻隐之心会无限膨胀,总会竭尽全力帮助弱者,这个时候答应别人的要求也变得理所应当,一来这是道德使然,二来这也是自己虚荣感的满足,这是人之常情。

“会哭”的人不等于“好哭”的人,会哭是哭的有技巧,看时机地哭,而且哭的有目的哭是为了更好的笑。

而好哭的人,是把哭当成一种威胁,一种不满,这样的人,哭几次也许还能让人心生怜爱,但动不动就哭,耐心再好的人,也会觉得心烦意燥。哭本来是女人的一种柔情,可是这种柔情一旦泛滥,就成了蹂躏。

一说起女人的“梨花带雨”,人们最先想到的人就是林黛玉林妹妹。林妹妹的泪腺之发达,恐怕历史上没有几个女人可以相比。看林妹妹的哭,很多人都想问:“能有多少泪珠儿,能够从秋流到冬尽,从春流到夏?”

《红楼梦》虽说是一部女人大戏,但唯有林妹妹把女人的柔弱做到了极致。“无事闷坐,落花流泪,月缺伤感,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本来就身子薄弱的她,一年四季都这样悲悲戚戚,谁看了会有好心情,难怪最后连贾老太太都看不下去,改了注意,把宝钗许配给宝玉。

会哭的刘备,哭来了汉室王朝的兴复,而林妹妹活生生地用泪水葬送了少奶奶的宝座,这该多叫人唏嘘。

好哭的林妹妹不仅哭的坏了身子,还哭坏了自己的人缘,人际关系搞的非常糟糕。林妹妹是个喜怒比行于色,心里有不得一丝不痛快,但凡看到宝玉和其他女孩子嬉笑打闹,她就会醋意大发,话里带刺,刻薄的话连身边的丫鬟都听不下去,其他小姐下人,也都颇有微词。

都说“爱哭的女人心眼小”,林妹妹就是典型的一个。贾老夫人也正是因为林黛玉没有大家风范,不像个大户人家的媳妇样,才把注意力转移到活泼热情,懂得为人处事的宝钗身上的。最后,在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宴之夜,林妹妹不仅失去了少奶奶的地位,也香消玉殒,随着悲伤而去。

拿到现代的社交场上来说,“哭“依然有它的神奇效应,不过前提是你会哭,你的眼泪能够滴到别人内心最柔软处,如果你的哭给别人带来的不快和意见,那么要你的哭的日子还在后头。

何时该用眼泪,先用情商看清时局。 JJqxEeF9ldShaU1S8KPeJPB5H/K2/vHM+9hOAef7oRtlKaQ6iHiWZaorVaxU0O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