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阅历已久,觉有病时,断不可吃药,无病时,可偶服补剂调理,亦不可多。吴彤云大病二十日,竟以不药而愈。邓寅皆终身多病,未尝服药一次。季弟病时好服药,且好易方,沅弟服补剂,失之太多。故余切戒之,望弟牢记之。弟营起极早,饭后始天明,甚为喜慰!吾辈仰法家训,惟早起务农疏医远巫四者,尤为切要!
我的阅历见闻也算很长久了,得出的一个观点是——如果你感到自己生病时,千万不可以胡乱吃药。在没有生病时,可以偶尔服用一些滋补身体的药进行调理,即使这样也不应该多吃。我的一个朋友吴彤云曾经大病二十天,后来竟因不吃药而自然康复了。我的另一个朋友邓寅皆先生也是终身多病,即使这样也不曾吃过一次药。季弟( 曾国葆 ,字季洪)生病时最喜欢乱吃药,并且喜欢更换药方,沅弟(曾国荃)的错误则是吃补药太多了因此我急切地劝诫各位,请弟弟们千万要牢记。现在,弟弟在军营里起床非常早,吃过早饭天才亮起来,对于这一点我很欣喜和宽慰。我们兄弟所要遵从的祖宗家训,其中“早起务农,疏医,远巫”,特别的迫切和紧要。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常习惯和独特看法。在这里,曾国藩强调了四点:早起、务农、疏医、远巫。其中,曾国藩重点强调了疏医和早起的重要性。
按照《曾国藩家书》的记载:“吴彤云大病二十天,竟因不吃药而好了。”可见,即使是看似很严重的疾病,也能够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实现自愈。这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恐怕是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的。据我了解,现在很多人稍微有些头痛脑热,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特别是孩子,刚有一点感冒的预兆,就赶紧给他喂药,美其名曰“预防”。熟不知,病可能被遏制住了,但药物本身对孩子身体的伤害可能远超过病本身。
曾国藩强调“疏医”,在他看来,这也是重要的家风建设,毫无疑问,对于已经陷入对医疗、医药过分依赖中的现代人来说,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重视健康当然没有错,但杯弓蛇影、小病大治、过度治疗的做法,实际已经不是对健康的维护,而是一种无知的伤害。一点小感冒,就去挂几瓶子点滴,各种抗生素、抗菌素大把地吃,可能一时真的对疾病很有效,但却忽略了看不见的潜在后果。一个真正重视身体健康的人,绝不应该这样盲目地依赖医疗、医药。相反,在疾病发生之前重视健康养生,从饮食、锻炼、作息等各个方面来养护一个健康的身体,要远比等到疾病发生之后去治疗要明智的多。而养生,重在回归自然,依靠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来调整,而不是一味地吃各种所谓滋补品。
此外,现代人面对疾病的心态也应有所转变,很多人是一遇到疾病就着急、害怕,一方面是急切地想要治愈,另一方面是非常害怕恶化。其实,人的心态对于疾病的走向也很重要。所谓“病急乱投医”,说到底不是病急,而是心急。
现代社会医疗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绝不抵触医生,拒绝医学,一旦生病,适当地治疗当然有必要,但一定要摆正心态,不可过度依赖医疗。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要相信人体强大的自愈能力。很多癌症病人,在被医院判了“死刑”之后,靠着自己调整心态、饮食,竟然神奇般的康复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人最好的医生永远是自己,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来,而不是任意受到别人的“摆布”。
对于早起,曾国藩也是非常重视的。在曾国藩看来,早起不仅有益身体健康,更是对人意志力的考验和磨练。
实际上,曾国藩在早年是习惯晚起的,直到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六月初七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兹拟自今以后,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同时,为了彻底改正自己晚起的毛病,他还特意写信给弟弟:“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留心儆戒,如闻我有傲惰之处,亦写信来规劝。”在这之后,他就真的做到日日早起了。
如今提到家风建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事”,比如品德建设,但实际上,家风建设无关事情的大小,甚至在很多时候,越是小事情上越能体现出一个家庭的家风。比如早起,就是这样一件事关重大的“小事”。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并不会把“早起”当做一件多大的事情看待,如果不是工作日,多半会选择随性而起,睡够才起,或者想起才起。可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曾国藩却视作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的大事情。实际上,早起带给曾国藩的不仅是一个好习惯,更是一种强大的意志力,即使在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十余年间,他仍然坚持每天写日记,读书数页,下围棋一局,终生如此,不得不说,这与他以早起为基点养成的强大意志力有很大关系。
早起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追求,习惯熬夜刷朋友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手机,早一点休息,以便早一点起床去追求人生梦想呢?
强调早起的同时,曾国藩还提到务农。在当时,曾国藩意在告诫和提醒家人要勤劳,不要忘本。放到今天来说,务农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可实现,但勤劳却应谨记在心。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坐在什么职业、官位上,都应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曾国藩还谈到“远巫”,在封建社会,远巫是必要的,在现代这个崇尚科学的社会,依然必要。网络上热极一时的“伪大师王林”事件的曝光,就很值得我们反思。在这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在知识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均参与其中,不得不让人质疑现代科学信仰的缺失和脆弱。实际上,巫术绵延几千年,是不可能彻底被消灭的,但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巫术的本质不过是欺骗,是给人心理安慰。巫术永远是利用人、欺骗人,传播巫术的人不过是想要借此来谋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