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道长久不恃一时之富贵,而恃长远之家规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我若有福,罢官回家,当与弟竭力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

一个家族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不能依仗一时的官位权势,而是依靠长远家规的熏陶。不能依仗一两个人的突然发达崛起,而是依靠大家共同的维持。我如果幸运的话,等我辞官回到老家,一定与各位弟弟们竭力维持家族的兴盛。对老亲戚眷属以及许多在贫穷中挣扎的宗亲族人,我们千万不能有任何的怠慢,无论对方是贫穷还是富有,对待他们都应该一样。在家业繁荣兴盛时,我们要想到衰败的时候怎么办,这样一来,家业的长盛不衰就自然有了深厚牢固的根基了。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曾国藩看来,无论是之于一国还是一家,规矩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国家要长盛不衰,必须有“国法”,而一个家庭要累世兴旺,也必须要有“家规”。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藩这个家族能够名留青史,做到“代有人才出”就是直接获益于曾国藩留下的家规。要知道,曾氏家规不是挂在墙上的空洞条例,而是借着曾国藩的一封封家书,传递到了每一个家人的手中,内化到了每一个家人的心中,最终则融入到了每一个家人的行动中。

毫无疑问,曾氏这样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家规是真正有意义的家规。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现代很多家庭中,这样的家规是少之又少了。

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家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家规都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而且,从先秦到明清,流传下来的经典家规也并不在少数。古代家庭之所以很重视家规,大抵与我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很大关系,强调一个人只有先治理好一个家庭,才能进一步成就大事业。

多说无益,还是让我们从真实的家族故事中去体会家规的魅力和威力吧。有“江南第一家”之称的“郑义门”,就是以家规严格治家,并因此兴盛900年的大家族。从南宋至明代中叶,郑氏家族十五世同居同食,人口最多的时候,3000多人同食一锅,屡次受到朝廷的旌表,甚至还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钦赐的“江南第一家”之称。

关于郑氏家规,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间,一个叫郑淮的青年从安徽辗转来到浙江省浦江县东部的玄鹿山下,见到这里不仅景色宜人,而且水草肥美,于是就落下脚来,在这里生活。公元1193年,郑淮已经75岁高龄,自感将不久于人世,把所有的子孙招到郑家的祠堂,刺破手指,将血滴入酒杯,让子孙共饮,并立下遗嘱:“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至此,郑氏已经在此繁衍了三代。

在时光的流转里,郑氏子孙创造了一个奇迹,而这,或许正是彼时的郑淮滴血立家规时的心中所愿。只是他可能并未料到,他的子孙们可以做这么好,可以创造一个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必须承认,对于我们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故事”,因为太不可思议——怎么能做到十五世同居,3000人同食一锅呢?但这不是故事,是一段真实的家族历史。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部名为《郑氏规范》的家规,自郑淮立下遗嘱开始,郑氏子孙历经几代人修订、增删,最终确定为168条,涉及到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堪称历史上最齐全的一部家规。

郑氏原本也是一个寻常人家,但何以能够拥有这样强大的凝聚力,何以能够创造这样亘古未有的奇迹,说到底都是家规的力量。

与郑氏“同居同食十五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很多家庭都在上演“分家”闹剧,甚至悲剧。很多年轻人一成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分家,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如果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因为财产分配不公等各种原因,彼此之间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的,也并不在少数。据我所知,还有一些儿子儿媳干脆把老人赶出家门,置其流落街头于不顾。在这样的家庭战争里,或许有人在财产、气势等方面成为了“赢家”,但谁又是真的“赢家”呢?其实,在家庭战争爆发的同时,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已经输了。

客观地说,现在很多人眼里只有金钱,看不到亲情,只看到当下,看不到未来。从这一堪称“悲观”的现实出发,更可以凸显出制定家规的必要性,以及家规对于家庭的和睦兴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如果一个家庭有家规,甚至是几代人相传的具有相当震慑力的家规,分家之事何以成闹剧和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现代家庭对家规的长期漠视,使得人心中“无所忌惮”,进而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益任性妄为。

有了“小家”,便丢掉“大家”,这也是现代家庭中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兄弟姐妹各自成家之后,便只顾着为自己的“小家”着想和忙碌,而忽视“大家”的存在,相互之间虽有来往,但多是出于礼节,比如逢年过节才登门拜访,而平常日子里相互之间的实质性提携和帮衬少之又少。更有过分者,甚至以比自己的兄弟姐妹过的更好为荣,暗地里鄙夷和嘲笑对方。这样的一家人,真的还是一家人吗?

历史已经远去,但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下来的经典家规,无论是《曾国藩家书》《郑氏规范》,还是《朱子家训》等,对于现代家庭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起来,也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

或许有人会说,家规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因为那时候就“流行”几世同堂,以及几十口人同居同食,可现在的主流是“三口之家”。其实这是对家规的误解,我们当然没有必要必须回到过去大家族同居的状态,但这与我们重提家规、重视家规并不矛盾。要知道,家规的本质是精神约束和引导,是牵引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阶梯。所以,是否同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是否装着家规,脚下是否在践行着家规。

如果我们去做一个调查,现代的父母最想留给子孙的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财产。其实,这不是已经掉进了“授人以鱼”的误区吗?财产再多,总有耗尽的一天,相反,如果能够给子孙留下一个能约束他、指引他去为人处事的家规,这才是“授人以渔”,这才是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家规就是一个家庭的信仰和追求,有家规的家庭才是真正“富有”的家庭,才能走得更远、过得更好。 VBHtefMqZaDTBBuZ6bSmEK3eWfJrSmL2Zy1a0D7HMOS/T6gnzlnqFKK+FjtZoQM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