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烦恼飞
——逆来顺受的悔字诀、硬字诀

弟当此百端拂逆之时,又添此至交龃龉之事,想心绪益觉难堪。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朱子尝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初凋。”又尝以元字配春,享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弟当此艰危之际,若能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以悔字启春生之机,庶几可挽回一二乎?

弟弟你正赶上百事不顺之际,又加上好朋友闹别扭的事,想必你心绪烦乱更觉难受。然而事情既然已经这样,我们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办法,仍旧不外是牢记悔字诀、硬字诀罢了。朱熹常说:“悔字如春,万物蕴藏勃勃生机开始萌发。吉字如夏,万物繁茂旺盛到了极点。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叶纷纷坠落。凶字如冬,万物凋谢衰败。”又曾经用元字配春,享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作为兄长的我认为,所谓的贞字就是硬字诀。弟正处在艰难危急中,如果能够以硬字诀学习冬厚积薄发的品德,以悔字诀激发春天的旺盛生机,或许还可以挽回一二吧?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

曾国藩有一个有名的做人“三十六字诀”,其中便有“悔”字诀和“硬”字诀。

“悔”字诀的内容是:逆来顺受之法,不外“悔字诀”而已。“硬”字诀的内容是: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类”,以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身份作为起点,假以并不出色的天资,竟然能够成为力挽狂澜,平定天下大乱的一代重臣,跟他终生遵守的悔字诀和硬字诀有很大关系。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曾国藩多次提到“悔”字诀,在规劝弟弟要知道“悔”的同时,也足可以看到曾国藩对“悔”的重视。

曾国藩非常喜欢朱熹的“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悔”字让曾国藩懂得了“知错就改”。曾国藩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不久,他的父亲也一起住到了北京。有一次,曾国藩给父亲过生日,有一个叫郑小珊的好友也来了。郑小珊跟曾国藩向来关系很好,两人之间也素无争吵,可这一次,两人不知为何大吵一架,最终,郑小珊拂袖而去。曾国藩的父亲问明原由后,把曾国藩严厉地批评了一顿。至此,曾国藩才意识到自己错了,不久之后,便主动给郑小珊主动赔礼道歉了。

当然,后来曾国藩总结出来的“悔”字诀绝不只是“后悔”、“悔过”这么简单,而是一个重视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过程。正是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中,曾国藩才得以在宦海沉浮中保全自身,成就一番伟业。

细数曾国藩的一生,他经历的最大的悔事,就是带领湘军进入江西,陷入困局之后,抛弃大军不顾,回家为父亲守孝。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他卸下了军队的担子,可就是在这一年里,他的部下却把湘军从困局中给带拉出来,战事也进展得出人意料的顺利。这一切,曾国藩看在眼里,悔在心里,一再上书给皇帝要求尽快出山。而后来终于再度回到湘军的曾国藩,性情大变,在领军打仗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成熟。

《易经》上讲:“大易之道,莫善于悔。”意思是说,要实现改变的最好的方法,没有比悔思更好的了。曾国藩的“悔”字诀,正是这样一种富含深意的“悔”与“思”。实际上,一个懂得并且善于“悔”的人,在“悔”的同时就会化解掉很多的烦恼,比如曾国藩遭遇的与朋友之间的矛盾,得益于“悔”,这种矛盾很快就化解了,而如果坚决不“悔”,不仅内心烦恼,甚至还可能失去一位好友。

除了“悔”,曾国藩还强调“硬”。所谓“硬”,曾国藩又称之为倔强。从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开始,曾家历来把“懦弱无刚”视作人生耻辱,所以曾国藩也一直追求一种“硬”的性格。当然,曾国藩所追求的这种“硬”绝非是鲁莽、强硬的性格,而是一种有追求、有决心的心理状态。正是得益于这种“硬”性格,曾国藩虽是一介书生,却带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湘军,居然能够把已经蔓延了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军给扑灭了。

一个“硬”字诀,一个“悔”字诀,相得益彰,使得曾国藩柔中带刚、威而不猛,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恰到好处。我想,这也正是曾国藩能够做到自强自立、圆融通达的重要原因。

在现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悔一悔”?不只是“悔”自己的错误,更要“悔”自己的现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反省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追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同样,我们很多人也缺乏一股“硬气”,一种在挫折面前不服输的精神。看看你的周围,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失败就感叹“这就是命”,这真的就是命吗?其实,这令人无奈的现状完全可以不是我们的命,但前提是我们不认命。你认了,你就输了,这就真的是你的命。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一点,每个人都是遇到问题指责别人很容易,悔过自己却比较困难。一方面这是人性使然,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其实,无论我们怎样指责别人,最多也不过是撒气罢了,并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烦恼。相反,一个人只有真正用心地去悔,想清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心才能够释然,才能彻底放下烦恼,从而愉快地去迎接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全新的征程。

抛开人生的成功与否这个大话题,单是在家庭的范围内,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做到善于“悔”,很多家庭矛盾一定能够迎刃而解,即使是现在令很多人头疼的婆媳问题,如果婆媳双方改变一贯的挑剔做法,多花一点时间反思自己,相信这个看起来根深蒂固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许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不是为了约束家庭成员,而是为了通过在某一方面的约束,最终帮助到我们。我们都知道,没有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有所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一个家庭要获得幸福,必然离不开家风的约束。 3MqSBMy9hQdKzSz5ZlAZyxdbf1tNW2wawyi6PGUtaEx4DVEjRrvb9OKPc3Woim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