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身体虽然虚弱,却不应该过于爱惜;要知道,人的精神是越用越精神,人体阳气是越提越旺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觉时就越快活。如果心里有一个爱惜自己精神的想法,则就会陷入想进又想退的境地,每天萎靡不振没有精气神,这样必定难以做成任何事。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古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曾国藩在这里强调的也正是“精气神”。所谓“精气神”,从中医学的角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而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通俗的讲,精气神就是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一个精神气十足的人往往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更佳,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曾国藩素来强调,人要活得很有斗志,有精神。他说,一个家族在未来是否可以兴旺发达,可以看这家人早晨几点起床。如果一家人总是睡到很晚才起来,而且起来后浑浑噩噩,不知道做些什么,这样的家族是不可能兴旺的。相反,起得早,人会觉得很有精神,能够长期做到早起的一家人,精神面貌必然是不错的,未来的日子也必定越来越兴旺。

曾国藩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观点,他主张“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因为他相信人只要有足够好的精气神,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关于这一点,我们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就知道了,有些人忙碌了多年身体都很好,一闲下来身体却不好了,为什么?因为人闲下来之后,妄念就多,也是不断在消耗身体的能量,这种消耗远甚于忙碌对人体的消耗。所以,人的能量和精神,都是越用越足。

据贺龙元帅的二女儿贺晓明讲述,贺龙给子女立下的一个最重要的家规就是“做人要有精气神”。贺龙的儿子贺鹏飞上初中时,在一次踢足球的过程中导致腿部骨折。放在其他家庭,父母心疼都还来不及,可是仅仅是一个星期后,贺龙就让儿子打着石膏自己去学校了,决不允许他坐自己的专车。而贺鹏飞,自己每天拄着拐杖坐街头的三轮车上下学,也完全没有觉得不自在。当时,有些老战友认为贺龙不近人情,而贺龙却说,“儿子本来就是普通一员,正好借机让他受到磨炼,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贺晓明小时候给人的感觉总是腰挺不直,贺龙就责令她每天靠墙站立一个小时,进行自我矫正。如今,已经年近古稀的贺小明身板依然挺拔,精气神十足。

曾国藩和贺龙元帅的家风建设都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培养人的精气神,我们今天在进行家风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精气神的培养提起足够重视。试想,一个人若是没有精气神,即使身体健康,是不是也会显得萎靡不振?相反,人若是有十足的精气神,即使身体柔弱一些,也能在充满活力的行动中越来越好。可以说,精气神是生命的钙片,精气神越盛,人的生命就越坚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更应该有十足的精气神,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够怀着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也都能够勇敢面对,巧妙化解。

这是一个比拼实力的时代,而人最重要的实力不是能力,而是精气神,是一种敢闯敢拼的精神。事实也已经证明,很多事情按照常理是做不成的,但是总有一些人咬紧牙关冲上去,结果还真的做到了,这就是精气神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很多人表面上活力十足,但却给人傲慢、跋扈的感觉,这种活力十足其实并不是真正健康的精气神。曾国藩也曾强调,精气神是内在的,由自身的修养决定,自然而然地流露于人的精神面貌之中。所以,要想拥有十足的精气神,还是应该从修心开始。 qXIBPBwXn7rkAJMWnjFhhBu/ydR6sFKsBEJPf4QM+BrF+6uIUZoNX/7VKPrEx6s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