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辞,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尚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我认为,一个人要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是发奋自强,站得住的意思。达,是办事圆融,行得通的意思。九年多来,我一直痛下决心改掉没有恒心的弊病,每天坚持看书写字,从不间断。在选将练兵方面,也是在日常中留心用功,这都是自强自立的工夫。上奏条疏和公文要件,必须再三斟酌,确保没有一句过头的话,没有一个自夸的词,这都是圆熟能达的工夫。至于说抱怨老天,本来就不敢;迁怒别人目前还不能免,这需要我要随时强行克制自己要去除的要事。

(同治六年正月初三日)

要真正理解曾国藩在这里强调的“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首先要对“体”和“用”做一个基本的认识。实际上,体”与“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指本体和作用。更具体地说就是,“体”代表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

现在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就抱怨老天不公,或者把责任都推卸到旁人身上,这是典型的“怨天尤人”。这样的人,尽管也都知道埋怨没有意义,责怪别人也毫无用处,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这样做。显然,这是“用”上没有做到“不怨不尤”。由表及里做一个推断,首先这是心态出了问题,以一颗消极的心对待人生路上的不如意。其实,谁的人生都难免会遭遇一些不如意,我们需要的是给自己正能量,把人生从不如意的沟壑中拉出来,而不是陷在沟壑里自怨自艾。

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出现问题,往往意味着“体”也出现了问题。古往今来,凡是有大志向并且能够怀着一颗强大的心冲锋在追梦道路上的人,是从来不会怨天尤人的,这样的人,即使遭遇再多的挫折,想的依然是如何继续披荆斩棘。相反,正是那些不能够立大志向、下大决心的人,才会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

以上世纪的下岗大潮为例,突然丢掉铁饭碗之后,很多人陷入了惶恐、抱怨之中,因为赖以生存的“靠山”没有了,换句话说就是无法自立了。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欢欣鼓舞,因为他们在失去旧有的“靠山”之后又发现了新的“靠山”——自己!的确,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靠山,一个凭着自己的力量闯出一条成功之路的人,他没有必要去怨天尤人,也绝不会去怨天尤人。

曾国藩有句名言叫:“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这里的倔强之气,实际就是一种靠自己发愤图强的精神。

湖南自古以来就属于楚文化区域,一方面崇尚刚烈、浪漫,一方面又崇尚大义与实干,换言之,就是有“彪悍之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曾国藩作为一个湖南人,也深受这一文化的熏陶,骨子里有一种不怕输、不服输的倔强精神,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强大意志力和恒心。曾国藩也相信,即使一个看似平庸人的,只要具备了这样一股子倔强自强的精神,也完全有可能做出一番成绩。

就现代社会而言,依靠自己获得成功的人不少,但沉溺在怨天尤人中的人也同样不少。其实,外在环境对于个人是否成功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再坏的时代也有人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再好的时代也有人平庸一生。这就告诉我们,凡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面临的最大阻碍和限制不是资源,不是才能,也不是人脉,而是精神和灵魂上的软弱。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做得到,他就真的做不到,相反,只有他坚信自己做得到,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收获意想不到的奇迹。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现代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父母认为应该对孩子少批评或者不批评,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另外一些父母则认为这样会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还是多进行一些挫折教育为好,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因此迷恋上了挫折教育,不断地打击孩子。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努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无非就是要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同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的内心更加强大,本质上还是自信的问题。显然,保护自尊心是必要的,适当的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只有把握好这两者的度,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孩子。 NgsajmyG1zFUp1yejp5A7wbrUGP2VI2nApJbxKOt0irDD7I7s3eHrouCftVDNh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