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全家庭平安无事的办法
——谦、勤

余近年在外,问心无愧,死生祸福,不甚介意。惟接到英法美各国通商条款,大局已坏,兹付回二本,与弟一阅。时事日非,吾家子侄辈,总以谦勤二字为主,戒傲惰,保家之道也。

我最近几年常在外面跑,做人做事都能做到问心无愧,甚至连死生祸福,也不怎么介意了。然而,只有一件事让我放心不下:我接到英、法、美各国通商条款,知道国家大形势已越来越坏。现寄回两份抄本,弟弟你也看一看。唉,现在的时事跟往日不一样了,我们家族家的孩子们总要以谦、勤二字为主,戒除骄傲懒惰,这是如今保家无事的办法啊!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四日)

曾国藩身居高位,非但不因此而傲慢,相反,他认为恰恰是因为身居高位,更应该谦虚谨慎,所以,在为官的数年之中,无论是对待上级还是幕僚,他都坚持谦虚待人,没有半点傲慢的样子。曾国藩终其一生能够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应对自如,立于不败之地,不得不说,正是受益于这种谦虚谨慎的美德。曾国藩已然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上很多为官之人遭遇灾祸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傲气太盛,言行无所顾忌。

曾国藩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自己的左右之人也以谦虚教导。

曾国藩做两江总督时,官署中有一个很高的亭子,站在亭子上,可以看到官署内外所有景致。有一日,他在亭子里远望,看见一个头戴耀眼花翎的人拿着手版,向守门的仆人在苦苦请求着什么。可是,守卫非常傲慢地摆摆手,就让他走开了。

第二日,曾国藩又在亭子上远望,恰巧又看到和昨日一样的情形。来人再一次被守卫傲慢的支走了。

第三日,还是那个头戴耀眼花翎的人,拿出一包东西递给守卫,守卫马上往里走。不一会,仆人来到签押房,说有新补的某位监司求见。曾国藩立刻请他进来,原来这就是这三日守卫傲慢相待的人。

曾国藩问:“你是何日来的?”

他回答说:“已来三日。”

末了,曾国藩对这位监司说:“我派这守门的仆人到你那里,只让他得一口饭吃就足够了。”然后又召来那个守卫,说:“特推荐你到某大人处,望你尽心尽力,不得怠慢。”这个守卫虽然心中不快,但只得答谢大人,哑巴吃黄连了。

连一个守卫的傲慢,曾国藩也看在眼里,并巧妙地加以教导,可见,曾国藩十分讨厌傲慢的为人处事方式。

在为人谦虚方面,李鸿章就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为人处世也非常谨慎。当发现有人指出他犯有各方面的错误时,他便立即改过不吝。

一个谦虚的人总是受人喜欢和尊敬的,而一个骄傲的人却招人讨厌。但实际上,为人是否谦虚不仅会涉及到人际关系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不懂得“谦”,还可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灾祸,这在现代社会已经得到了多次验证。回忆一下发生在2010年的“李刚门”事件: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之后被学生和保安拦下后,不仅不知错,还态度冷漠、嚣张地大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他如此的傲慢,原来是有一个在保定市某公安分局任局长的父亲——李刚!

很显然,这个事故的肇事人是一个非常傲慢的“官二代”,正是因为心中十足的傲慢,他才会在学生密集的校园里开快车,也才会在撞人之后叫嚣着“有本事你们告我去”。他已经傲慢到认为法律都不能奈何他了。我们为他的傲慢感到气愤,同时也为他的愚蠢感到可悲,同时,我们更为他的家风建设感到悲哀。

这个事件发生后,不仅受伤和遇害者的家庭遭遇了巨大悲痛,整个家庭的幸福毁于一旦,肇事者本人的家庭幸福不也是因此被毁掉了吗?可见,傲慢不仅害人,一样会伤害自己的家庭幸福。如果这个肇事者的父亲是一个懂得并重视家风建设的人,如果他能够教会自己的儿子谦卑处世,这样的悲剧就可以避免。

类似的,因为傲慢惹祸上身的事件,在现代社会并不少见。这就告诉我们,为人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保全个人和家庭平安无事的智慧,所以,教导子女谦虚待人是当今家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哲学家葛拉西安在他的《智慧书》中告诉我们:“放纵自己的言语,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放纵自己的行为,招来不必要的灾难。”就是在警示我们,做人宜谦虚谨慎,可以巧避灾祸。曾国藩不愧为一代圣贤,十分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坚持低调处事,保得一家人平安无事。 QM94l8iP6gk6CqU7GmcPeLeUOFO3/k1kF4/wmwphawqKHDtTExeYFzpSGRqFRdq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