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傲是凶德,惰是衰气

家中雇长沙园丁已到否?菜蔬茂盛否?诸子侄无傲气否?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留心儆戒,如闻我有傲惰之处,亦写信来规劝。

家中雇请了一位来自长沙的园丁,现在已经到了吗?咱们家种植的蔬菜长得茂盛吗?各位子侄有没有傲气凌人的恶习?要记住,傲是凶德,惰为衰气,这两个都是败家之道。改掉懒惰的恶性,我认为没有比早起更有效的了;戒除自己身上的傲气,我认为什么都比不上养成多走路、少坐轿的好习惯。希望各位弟弟都能留心改变自己。如果你们听到我身上有傲和惰的事情,也一定要写信来规劝我。

(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

如果有骄傲的资本,你会情不自禁地去骄傲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毕竟骄傲的感觉是比较“爽”的。可是,在骄傲的同时,还能够考虑到这骄傲对长远一生是否会有负面影响的人,又有多少呢?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够犯懒——只享受生活而不必劳动,还有多少人依然能够做到勤劳呢?

骄傲与懒惰,乃是人的本性使然。这是人性的缺憾,也是最容易导致人生堕落的根源。曾国藩在家书中特别强调,“傲是凶德,惰是衰气”,就是深知“傲”和“惰”有多么可怕。所以,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的要求也从不松懈。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庸人,大部分是因为懒惰导致的,世界上的才子,大部分都是因为骄傲失败的。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做更深入的理解,庸人之所以庸是因为懒惰,而他如果做到勤奋,是完全可以走出庸人之境的。同样,幸运而依靠天分成为才子,但如果不知谦虚,不知勤学上进,一样会走向失败。

曾国藩的思想观点非常鲜明,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无论是庸人、才人,皆不可以让傲气和惰性缠身,否则都会走向失败。

很显然,曾国藩绝对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人,他并不是等到家中一些人表现出傲和惰之后再去教导,使之改过,而是在事情发生之前不断强调,避免发生。比如,他强调戒傲要多走路、少坐轿(现代社会可以理解为少开车),堪称细致入微。而这样的细致,并不表示曾国藩是一个很繁琐的人,恰恰表明了他是真正重视此事,所以不仅从理论上要求家人,还从可操作性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关于骄傲,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是非常重视的。据说,他曾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弟:

有一天,孔子带着弟子们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去参观,大家看到了一个可以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

孔子便问守庙的人:“请问,这是什么器皿?”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欹(qi)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听到这里,孔子对子弟们说:“我听说这种器皿很奇怪,在没有装水或者装水很少时会歪倒,装水不多不少时可以很端正,而装水过多时又会歪倒了。”说着,孔子还让弟子们自己倒水试试。

弟子们提来水桶,慢慢向这个可以装水的器皿里装水,果然,水量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水一多了,它就倾斜了。

这时候,孔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孔子一语中的,道出了骄傲自满的害处。一个盛水的器皿,水太满会倾倒,一个人骄傲的人也会因为自己的骄傲尝到失败的滋味。反观现代社会,取得一点成就就骄傲自负的人比比皆是,仗着自己或者家人有些地位和权势,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人更是随处可见。当他们沉浸在自己满满的优越感里,当他们鄙夷甚至讥讽别人的时候,只顾着享受这种很“爽”的感觉了,哪里还会想到这份骄傲对自身的影响呢?古话讲,“骄兵必败”,用在带兵打仗上是如此,用在个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傲是凶德,是毁掉个人和家庭的利器。

强调戒骄的同时,曾国藩还提出了“惰是衰气”的观点。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中,曾国藩告诫弟弟,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京城为官时还是在军队打仗时,曾国藩一直保持了深夜方息、黎明即起的习惯。

有付出才有回报,一个人若是懒于做事,他是不要妄想能够获得成功的。懒惰成性的人,整日好吃懒惰,无精打采,就像是中了精神病毒的“病人”,其实都是一个“惰”字害了他,任他有再多的梦想,也注定是一场空。

可以说,曾国藩这一生,能够从一介庸人蜕变成为一代圣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益于他的戒“傲”和戒“惰”。而曾氏家族能够实现人才辈出,当然也跟倡导戒“傲”、戒“惰”的家风有直接关系。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事实证明,靠一味的督促孩子成为“学霸”,未必就是最明智的选择,智商也好,分数也好,并不能保证孩子获得一个成功的未来。

从家风建设角度而言,曾国藩的戒“傲”和戒“惰”应该纳入重要内容,这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警醒和督促。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要从根本上教化孩子,使之成为一个能够自主自觉地追求成长和进步的人,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CdADn/Cd8TCdbXyAyZb+RMsvEnEsIqHUfx9Gvr6LJHn823Uk/wv8/SEsMNe81B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