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遵勤敬,远骄佚

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者,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要。

各位弟弟们在家乡,应该教子侄辈必须坚守“勤敬”家风。现在我在外面官场得意,咱们家既然有了权势,那么家中的子侄辈最容易被骄奢淫逸所毒害。“骄佚”这两个字,正是千年以来的败家之道,所以我万万期望各位弟弟每一时刻都要留心,千万不要让咱们的后辈靠近这两个字,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啊!

(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

唐代诗人杜荀鹤有一首诗:“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大意是说,一个人在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永葆做人的本色。曾国藩也正是深知这一道理,所以虽然位居高位,却时常提醒自己以及家人,一定要坚守“勤敬”二字。

纵观中国历史,曾有过很多有名望的官宦之家,但多数都兴旺不过三代,而曾国藩家族却能够代代人才出,不仅曾国藩的儿子个个成才,连孙子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在曾孙辈中,还有曾宝荪、曾约农这样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不得不说,这是家风的力量,也是曾国藩一直强调的“勤敬”的力量。

曾国藩之所以特别强调“遵勤敬,远骄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他在官场的显赫地位不是生而有之,而是靠着自己数十年寒窗苦读,以及在官场的步步经营得来的,饱尝艰辛的他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其二,曾国藩在官场之中亲眼目睹了很多官二代挥霍败家的现实,所以对“骄奢”一事深恶痛绝。他深知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所以常告诫自己的子孙,一定要戒骄戒佚,并且还对家人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家里的男人出门必须步行,决不许坐轿或者骑马,而家里的女人,无论老少,都要参与到纺纱织布、养鱼养猪的劳动中去。

至于仗着自己家里在官场有地位就仗势欺人的做法,曾国藩更是严令禁止。包括他本人,作为清末官场上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却从来不以势压人。

借着自己在官场的地位和人脉,为自己的家人谋“福利”,这在现代社会再常见不过了,身为官场之人,几乎没人能够拒绝这种诱惑。可是,当年曾国藩从来不以此来惠顾家人。同治三年七月,曾纪泽赴长沙参加科举考试,曾国藩还特意告诫他不许和考官疏通,在信中写道:“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此种严于律已、公私分明的做法,实在值得今人钦佩和学习。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曾国藩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家人,究竟是为什么呢?他就不能对家人“好”一点么?其实,明白的人都会懂得,他这样做才是真正为家人、后代着想。与其带给家人一时的“福利”,不如留给他们一世的“能力”,当然,这里的“能力”绝不限于谋生的能力,而是一种为人处事的综合素质。曾国藩曾说:“吾不愿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他所追求的“秀才”,不是传统的读书做官的仕人,而是能够明白事理、才德双修的君子。

也是基于这个考虑,曾国藩一直反对置办家业留给后代,他相信,子孙若能成贤才,没有父辈的遗产也能过得很好,可如果是不肖子孙,即使留下再多的钱财,他也会败光。所以,曾国藩曾立下誓言,绝不留钱财于后人。想想现代,有多少父母奋斗一生,目的正在于给后人留下钱财家业?总想着靠自己的家业让儿孙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不想一想,这样真的是对儿孙好吗?现如今,那些家大业大,儿孙却懒惰骄奢的案例还少吗?爱子之心固然令人感动,但爱也是需要智慧的。

勤,是做人必须坚守的第一原则,这是曾国藩一生都在强调的,也是曾氏家风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即使是位居高位时,曾国藩还不忘在京城购买各种北方的蔬菜种子寄回家,让家人种植,同时还要求家里的子弟们,亲自拾柴、收粪,这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理解,但正是这样的严格和坚持,才使得曾氏家风没有流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为了实际行动,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可以说,正是在曾国藩所制定的家规的约束下,曾氏的家庭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曾氏家族涌现出大批的人才。而在现代社会,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推崇,用曾氏家风来武装我们自己的家庭,也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兴旺之家。 dxvvqGfmqrFZjHVusCdCYKjUYxG+7x88luvQtMs+qPeabCQTmDFN7Fc1mjZsys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