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1章 少年天子

元佑五年夏,皇城垂拱殿朝堂之上。

太皇太后高滔滔面南而坐,低垂的帘幕在她眼前随风摇曳,洽似大宋朝云波诡谲的朝局一般。

在她的对面,还有一排一模一样的御阶,御阶之上,也有一把一模一样的宝座。

不同的是,那上面坐着个十多岁的少年天子,他的面前没有帘幕。

从这少年天子的眼睛里看过去,只看得见数排老臣们高高翘起的屁股和清一色的朝靴。

以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为首的一班守旧派老臣们齐聚一堂,伏地痛哭。

朝堂上萦绕着苍老的悲泣声,如同漏气的风箱一般艰涩沉重。

忽然,在这阵阵悲呜之中,那少年天子竟然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得这帮老臣们伏在地上纷纷侧目。

“皇帝,你笑什么?”终于,帘幕里传来了太皇太后高滔滔雍容平和的声音。

一班老臣们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齐又将皓首转过去,深深的伏在了地面上。

“孙儿只是觉得,我赵氏祖宗奋六世余烈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这帮老臣们却如此轻易的就送出去了,这未免……”

“住口,你一个小孩子家家,懂得什么军国大事,”高滔滔努力的压制着胸中的闷气,打断了少年天子那激昂的话语,“军国重事,皇帝以后要多听少说,明白了吗?”

“多谢皇祖母教诲,”少年天子极力的忍耐着胸中的不快,立起身来,向着对面高台上深深一拜。

“罢了,你坐下吧,”高滔滔叹了口气。

阶下的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大人出班言道:“太皇太后勿须烦心,依老臣看,陛下少年心性,锐意进取,不失为血性男儿。假以时日,以政事历练,必可成一代明君。”

“文大人过誉了,皇帝小孩子心性,言辞未免过激,祖宗的江山,谁又肯轻易舍弃半分?然连连争战,百姓苦不堪言,府库为之一空,没有银两,拿什么打仗?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些岂是他一个小孩子能够理会得。”

高滔滔的眼光穿过幕帘,远远的望向对面的宝座,皇帝正襟危坐,双眼茫然望着前方,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先帝如此英明神武,也不免被佞臣之言所误,筑永乐城,劳民伤财,又使我大宋痛失二十余万工匠民夫,如今你们既已解了定西城之危,夏国也有意达成和议,此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哀家准了。”

“太皇太后为万世开太平,圣德巍巍,足以彪炳史册,”以文彦博为首的群臣高声应和。

“罢了,哀家也不要什么彪炳史册,只要皇帝能够懂得哀家的心思,哀家也就心满意足了。”

言毕,帘幕后的太皇太后在总领太监的搀扶之下,缓缓立起身来,向内殿行去。

“退朝——”

一声尖细的嗓音在大殿内回荡开来。

少年天子恭谨的站起身。那些阶下的老臣们依旧伏在地上,看也不朝他这边看一眼。

“臣等恭送太皇太后,恭送皇帝陛下。”

直到太皇太后的身影隐没于屏风之后,少年天子才一挥衣袖,奋然大步流星的下了御阶,从群臣中穿行而过,进了后殿之中。身后的小太监忙不迭的追了上去。

群臣抬起头来,见两位至尊都走了,这才松了一口气,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虽然已经是初夏时节,殿内的温度也高不到哪里去,冰凉的地面跪的他们双腿麻木,在殿中站了好一会,才陆陆续续的出了殿门。

今日的朝会,议题已经得到了太皇太后的准许,他们将把米脂、葭芦、安疆、浮图等四寨地退还给夏国,夏国把永乐城俘获的我大宋子民退还大宋。

宋、夏休战,罢手言和。

很快夏国的议和使团就将抵达汴梁,遣送永乐城一役中被俘的宋将、军士与子民。

自小皇帝继位以来,太皇太后高氏极力打压新党,以蔡确为首的新党被一个车盖亭诗案株连待尽,一个个被罢官的罢官,贬处的贬处。

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势力在蛰伏了十几年之后,又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旧党不仅控制了整个朝廷,对新党的打击和倾轧也始终如一,从未放松过。

旧党刘挚、王岩叟、朱光庭等人甚至竭力搜寻新党章惇、蔡确的传闻轶事,任意加以穿凿附会,对其进行诋毁,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这车盖亭诗案。新党蔡确被贬出朝廷,并遭吴处厚报复而被贬到新州。

这便是史上有名的元佑更化,元佑更化向征着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变法的彻底失败。

经过旧党数年的清算,如今的朝中,新党被清扫一空,即便如此,朝堂上也并非一团和气。

旧党之中,仍然分为两派,两派貌合神离,一派拥护以太皇太后高氏为中心的实权派,是为后党,一派极力希望太皇太后撤帘,还政于少帝,是为帝党。

而荆王赵勋就是帝党的灵魂人物。

尽管当年他也曾有与少帝争位的想法,但当太皇太后高氏拥立少帝登位开始,他的皇帝梦就已经破灭了。他现在只希望能够将外戚一党踩下去,恢复赵宋王朝的实权统治。

神宗皇帝病危之际,他曾与燕王赵颢有过争位之念,二人时常以探视病情为由,到神宗榻前侍疾。

当时,身为太后的高滔滔利用中宫之便,锁闭宫门,禁止他二人出入,暗地里却紧锣密鼓的命宦官梁惟简赶制了一件十岁孩童的龙袍,匆忙拥立当时年仅九岁的皇孙赵佣为帝,断了他们二人的念头。

每每想及此处,赵勋无不痛恨母亲权力欲 望过重,重用外戚后党,而不相信她自己的亲生骨肉,她本有立成年皇子为储的机会,哪怕太后最终选择了哥哥赵颢,他也决无怨言。

但太后宁愿选择年仅九岁的幼童也不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在他看来,这无非是因为选择了他们,太后将会失去权力,一个幼小的皇孙更符合后党外戚的利益,而不是大宋江山的利益。

这天下是赵氏的,当然要由姓赵的说了算,是以他成了最为坚定的帝党,随着少年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这种执念就越发的强烈。

此时,他正端坐在荆王府中,把玩着一件奇怪的机巧玩物。

那是一辆后世才有的自行车,只是它非常小巧,只有成人的手掌般大小。

今天他接到宫里的传话,这个人提及了他府中的一名兽医士,而这名兽医士的名字他却并不是第一次听说。

哲儿(赵无极的小名)是乎也在他面前提起过几次,只是他整天忙于应酬,没把这个名字放在心上,他不明白,宫里的小皇帝是怎么知道这个人的,他更不明白,小皇帝为什么指名要让他想办法让这个杨行一进宫。

看来这一切谜底都要从这个身在王府的兽医士身上去寻找答案了。

“刘忠,你去别苑把杨先生请到这里来,”他起身走到书房门口吩咐,转念一想,是乎有些不妥,忙招手叫道:“回来,回来,还是本王亲自去一趟吧。”

他理了理袍带,急步出了书房,向后园中行去。 anRXpzl4FSuhrwJ9VUw//IN6lhV41TWbcJzUhKTneX2722vpYQGrvo9CKkWzCG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