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楼上磨刀
——自作聪明的经验主义要不得

有一个人,为国王做很艰苦的工作,做了很长时间,弄得身体十分瘦弱,国王见他可怜就赏赐给他一只死了的骆驼。他得到骆驼以后,就运到家里去剥皮。因为刀很钝,骆驼皮根本割不下来。于是他就到处找磨刀石,终于在楼上找得了一块。于是他就到楼上磨刀,磨完刀以后,再到楼下剥骆驼皮。割了几下,刀又钝了,就又上楼磨刀,磨后再到楼下来割。这样走上走下,跑了多次,使他身体疲劳不已,实在觉得太累了。后来他想出一个法子,把骆驼吊上楼去,以便一边磨刀一边来剥皮,他认为这样做是很聪明的,可是众人都笑他笨拙。

《伊索寓言》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头驴子驮着盐巴过河,不小心滑倒在水中,由于盐遇水即溶,所以驴子爬起来后觉得背上的负担轻了很多,心里很高兴。后来当它驮着布匹过河时,也想当然地认为滑倒之后再爬起来,背上的负担就会减轻,于是就故意滑倒结果浸了水的布匹变得更重,压得驴子起不了身,最终溺毙河中。

看到这里,你是否觉得故事中的苦力和寓言中的驴子很蠢呢?不要笑话他们,因为类似固执、自以为是的心理和行为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相当常见。往往越是工作熟练,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老师傅、老领导,越容易犯这个毛病。“我干了一辈子了……”——一句话能把人噎个半死。然而无数的事实乃至悲剧证明,干了一辈子决不等同于干得好,即使你干得很好,也不意味着你就百分之百的正确。

我们在嘲笑蠢人和驴子的同时,不妨想一想有多少时候自己也是在钻牛角尖呢?生活不是单行线,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有时一个方向走不通了,不妨换个方向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

有一个国王带领文武百官狩猎,行至湖边时,国王心血来潮,问大臣们:“你们说,湖里一共有几桶水?”大臣们听后面面相觑,一个个哑口无言。

“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国王说,“三天之后,回答正确的重赏,否则重罚!”

三天后,大臣们一筹莫展。这时,一个小待卫走上前来,说自己知道湖里有多少桶水。国王鼓励他说下去,小待卫笑着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想知道湖里有多少桶水,关键要看水桶有多大。如果水桶和湖一样大,那么湖里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水桶只有湖的一半大那么湖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水桶只有湖的三分之一大,那么湖里就有三桶水;如果……”

“好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那个小待卫。

文武百官都解不开的难题,却被一个小待卫一语道破,原因就在于大多数人往往囿于思维定势,拘泥保守,按照固定模式思考问题,结果就掉入了思维陷阱。而小待卫则抛开湖的大小,从桶的角度思考问题,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遇到类似的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冷静下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举世崇拜的发明家爱迪生也犯过经验主义错误。爱迪生年轻时,人们称他为天才,他总是谦虚地说:“所谓天才,不过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可到了晚年,他却不止一次地对助手们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结果很多颇有才华的助手负气而走,身单力孤且精力不济的爱迪生,直到去世也没有取得重大的成功。

千万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死钻牛角尖。努力和毅力要放到正确的方向上,否则,即使付出再多,花费的时间再长,也是缘木求鱼。再说,生活中又有多少高深莫测的难题呢?记住,绕道也是“道”! S5hwNSQLzrAbpu6O8+zZ8Y8BLEZzfvyDAY2/rohkfyc+sFFJxzaLo9pj5cI+s3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