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杀了一群牛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二百五十头牛,他常把它们赶到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来一只老虎,把他的一头牛吃掉了。这个人看到后,心里想:我已失去了一头牛,牛群已不完整我还要这些牛做什么呢?于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赶到一个深坑里去,在坑底排好队,把它们统统宰杀了。

这则寓言原本比喻受戒。二百五十条戒,本来很好。后来偶然犯了戒,他非但不生惭愧心,反作这样的想法:“我已破了一戒,戒既然不具足了,何必再继续持它呢。”于是索性无所忌惮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弃不持。这正如因死一牛而杀群牛一样的愚痴可怜!

由于损失了一头牛,就把其余的牛都杀掉,这种极端主义并非只出现在寓言中,受一点小挫折就自暴自弃、犯一点小错误就破罐破摔,这样的人太多了,本文作者在这里讲这个寓言,也不外乎是想借此激励一下那些稍遇挫折便破罐破摔的人。

做事如做人。谁都想做个受人尊敬的正人君子,做个既有能力又有素质的人,但一来人无完人,二来现实生活中好心办坏事的时候也不在少数,有意无意中犯了错误应该说谁都难免,但这本身没什么,有道是“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大的失败、不可饶恕的错误往往都是由一些小过错发展恶化而成的,可怕的是不就此反省,悬崖勒马,跳出歧路,重新做人,而是像寓言中的傻瓜一样,认为既然已经失去了一头牛。牛群已不完整了,干脆把一群牛都杀死算了,即就像某些不法分子一样,做了坏事后,认为自己既然已经是坏蛋了索性就做个大坏蛋吧——这样的想法不仅害了自己,也是对家庭、社会的巨大伤害。

英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意即中文的“覆水难收”,旨在告诉人们不要为那些无法挽回的即定事实大伤脑筋,后悔不迭,痛不欲生……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对自己包容。

二十多年前,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个特殊的班级,班里共有26个孩子,他们都曾经失足,有的吸过毒,甚至进过少管所,家长、老师和校长都想放弃他们,因此把他们安排到了一起。可是与此同时,却有一位名叫菲拉的女教师主动要求接管他们。

第一堂课,菲拉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向孩子们重申课堂纪律、告诫他们要好好学习等等,而是给大家出了一道选择题,题目如下:

根据你的判断,在下列三位候选人当中,选出一位能够造福人类的人。

A.他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嗜酒如命。

B.他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每晚都要喝掉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

C.他曾经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着素食的习惯,从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情。

结果孩子们都选择了C,但是菲拉老师的答案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他们认为最有可能造福人类的那个人恰恰是法西斯恶魔阿道夫·希特勒,而A是担任过四届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B则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温斯顿·邱吉尔!

菲拉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过去的荣誉和耻辱只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的现在和将来的作为。从现在开始,只要努力,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

菲拉老师的话,改变了那些孩子的命运,其中就有罗伯特·哈里森。

的确,过去的一切只代表过去,而且已经过去,无可挽回。真正重要的,是把握好现在和未来。更何况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曾有过上述故事中的失足,让我们无法释怀的过去,不过是一些错误的决定、不当的做法而已。为它们自责连连,有意义吗?

众所周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人们总是希望一开始就来个开门红,但世上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任何人都难免遭受挫折,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应该向遭受九九八十一难才求得真经的唐僧师徒学习,切不可遇到几个妖怪就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

不要为已经失去的东西和已经铸成的错误耿耿于怀,不要感慨“如果当初我不那样做就好了”,“如果当初我那样选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这摆明了是跟自己过不去,摆明了是在自寻烦恼。世上没有后悔药,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什么“如果”、“假如”了。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忘记那些不愉快或者吸取教训,在过去的失意中奋起。

最后,记住卡耐基的忠告:如果可能,就不要打翻牛奶;万一打翻了牛奶,就彻底忘掉它! kreCApC39k6XcolyttmG3BX0VR6uPYA3yR4U9EwHmYTHpoP0q92pG21Eyjev54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