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商人在一处做生意,一个贩卖金子,一个贩卖棉花。一天,有人向那个卖金子的买金子,要当面试验是不是真金,便把金子放到火里。那个贩卖棉花的商人,趁机偷了一块炉中的金子,因害怕别人看到,便连忙把那块金子塞入棉花中,不料滚烫的金子立刻使棉花燃烧起来。这样,偷窃的行为马上被戳穿了,贩卖棉花的人不但没有偷到金子,还把自己的棉花也烧掉了。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句说之所以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上,就在于它很经典,也很精辟,它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很符合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古训,也是对佛家哲学思想中因果规律的通俗解释。我并不相信命运,也不是佛教徒,因果报应这回事到底有没有,也不在我的关注范围之内。但怎么得到就将怎么失去这一点,却不无道理。
如果你做了一件坏事,你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幌子把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到你那里去了,人们或许敢怒不敢言,但“敢怒”就说明能量已经产生了,再也不会消失了。它如何积累,如何酝酿,如何释放,都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
从前,在欠债不还便足以使人入狱的时代,一介商人欠了一个高利贷债主一笔巨款。那个又老又丑的色鬼债主看上了商人青春美丽的女儿,便提议商人用女儿来抵债。他还故作仁慈,说我们听从上天的安排,在空钱袋里放入一颗黑石子,一颗白石子,然后由商人的女儿摸出其一,如果是黑石子,那就是老天让她成为他的妻子,商人的债务也不用还了如果她摸中的是白石子,她不但可以回到父亲身边,债务也一笔勾销;但是,假如她拒绝探手一试,她父亲就要入狱。
为了父亲,商人的女儿答应了。高利贷债主立即弯腰拾起两颗小石子,放入袋中,敏锐的少女察觉到那两颗小石子竟然全是黑的!但她不发一语,冷静地把手伸进袋子,漫不经心地摸出一颗石子,然后假装没拿稳,手一松,石子便滚落在路上,与众多石子混在一起,根本分辨不出是哪一颗。
“啊!看我笨手笨脚的!”女孩说道,“不过没关系,现在只需看看袋子里剩下的那颗石子是什么颜色,就可以知道我刚才选的那一颗是黑还是白了。”
当然,袋子里剩下的石子一定是黑的,高利货债主又不能承认自己诡诈在先,只好承认她选中的是白石子。
虽然这个故事纯属杜撰,但它提示的道理货真价实。智慧是一把双刃剑,成功的天平总会偏向善良的一方。每个正常人都渴望财富,每个正常男人都希望得到美人的青睐,但仅凭一些小伎俩非但不会得逞,反而往往像那个色鬼债主一样,偷鸡不成反蚀米。对于财富,一定要取之有道;至于美人,她们更喜欢一颗真诚的心。
可惜生活中到处都是不地道的人,相应地,“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究其理,就在于这种人都有一种侥幸心理,都爱自作聪明,损人利己,但我们知道,很多时候人类灾难的根源正是源于人本身的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