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笨人吃盐
——过或不及都是愚蠢

从前有一个笨人,到朋友家里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吃起来就觉得味道很好。笨人心里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得来的,加不多的盐就已这样好吃,那么多吃些,味道就一定格外好了。这样想了以后,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又急忙把盐吐了出来。

有一个叫杰米扬的人拿鲜美的鱼汤招待街坊邻居和朋友。鱼汤确实很鲜美,客人们吃得很饱,但是,杰米扬仍一个劲地劝客人们再继续吃,并指派家人将鱼汤不断地盛到客人们的碗里,热情地让客人们喝。客人们起初还象征性地再喝一点,后来实在是喝不下去了但杰米扬及其家人们仍热情地劝喝。客人们见状,只好一个个借故离开席间,落荒而逃,并且以后再也不敢接受杰米扬的邀请,甚至一见其面就借故躲开。

东西方的智者都觉悟到了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一个“度”的。在“度”之内,做人做事可以尽善尽美,可一旦超过“度”,“好人或好事”可能就变成“坏人或坏事”。矫枉过正、过犹不及都是表示做人做事做过了头的反面成语。

现实生活中不乏“过犹不及”的人和事。职场上那些才华横溢的青年人,热血澎湃,指点江山,当仁不让,可遇事不饶人,指责同事,冲撞领导,好似地球少了他不能转,结果同事嫉恨,领导不待见,最后也只能是处处碰壁,一事无成。才能并不能意味着你就能为所欲为,才能只有在拿捏得当中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成就他人也能成就自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在“度”中生存的道理。

这些年来热议的“剩女”,那些“高知”的白领精英女士为什么就剩下了呢?我们可以说是精英女士的自主意识的觉醒,但如果细细揣摩却又过犹不及了:“三高”(高学历、高个子、高收入)女性由于自身条件的优越,对于婚姻的要求很高,既要物质又要浪漫,往往高不成低不就,难以找到符合“标准”的人。其实名嘴梁宏达给“三高”女性的建议就很中肯:把所有对意中人的条件赋上分值,满分一百,如果实际得分是八十分,基本上就可以嫁了如果婚姻是坟墓,我们低调地走进去,满可以把坟墓变为花园。

什么是和谐美满,还是先哲早就告诉我们的——拿捏好“度”,遇人遇事莫犯“痴”。可生活的复杂性和诱惑性很容易把我们的言行牵引到“度”的范围之外,也许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做过了头,越过了轨。怎么样才能恰当的把握好“度”呢?其实,只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顾及他人的真实感受,从两方面的判断来决定做人做事的尺度,就能真正拿捏好每句话和每个动作的“度”! 0NWBn50Q1O3NnYw8FdaOpdoEaUBqRfyuj4EMOmL6cbsesRjPD8ryGRmdC7Qi76k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