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把芝麻炒熟来种
——贪速贪易,终将失败

有一个人吃了生芝麻,觉得不好吃。后来把它炒熟了,吃起来很有味儿。于是他想:“既然熟的好吃,我就用熟芝麻来种吧!”结果熟芝麻种下去了,却永远没有长出苗来。

要准确理解这个寓言,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佛学常识:

佛法有小乘、大乘之分,其中“乘”指运载工具,而大乘简单来说就是比较大的运载工具,比如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乘坐的是一辆大白牛车,这辆大白牛车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悲轮,一个是智轮(比喻佛祖的慈悲和才智),长、宽各有五百由旬(约三千五百米),可以普载一切众生,直抵西方乐土。除了大白牛车之外,还有鹿车和羊车。众所周知,说到拉车,鹿和羊当然比不上牛,所以它们拉的车也就比较小,搭载能力自然也就有其限度了。尤其是羊车,小到了只能搭载一个人的程度,称之为小乘。简而言之,小乘与大乘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修炼小乘佛法至最高境界可得阿罗汉果,只能求得个人的解脱;而修炼大乘佛法至最高境界可成佛,不仅自度,而且度人。

这就好比可以选宝马轿车谁也不会选自行车一样,修行者自然都想弄一辆大白牛车。然而修成正果势必要比修成阿罗汉果花费更久的时间,经受更多的苦行。因此,有些自作聪明的修行者就想:“不如修个阿罗汉果,尽快脱了生死,何必受那额外的苦修呢?”及至驾驭上了羊车,又觉得驾驭羊车太没面子,想换辆大白牛车,岂料政府出了限购令,他们也只能不情不愿地驾驭着自己的羊车向西方乐土孤独前行,再难登堂入室,修成正果了。

引申到我们凡夫俗子身上,就是说我们做人不能一方面贪图安逸,一方面又异想天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如寓言中的生芝麻虽然难吃,却蕴育着丰收的希望;熟芝麻固然口感不错,但想想由此失却的无限未来,聪明人也不难从中品出几分苦涩和失落。佛说:“吃苦是为了了苦。”我们则说得比较现实:“今天的吃苦是为了明天的幸福。”了苦也罢,幸福也好,天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肯吃苦,拒绝投入自己的努力和相当程度的艰辛,却希求获得丰厚的报偿,还有比这更痴人说梦的吗?

另一些人则想得比较“现实”,戴尔·卡耐基说:“有些年轻人会这么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不准备做一流人物,只要做个二流人物就满足了。我也不希望获得一流的高薪职位,只要有一个二流职位就很称心了。’这种见识实在称不上高明,要做一个二流人物还不简单?大街上到处都是二流人物,也不在乎多你一个。假如你的经济条件许可的话,你当然希望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食物。即使你舍不得花钱,但你的内心至少是喜欢高级的。这是人之常情。而二流的人物正如二流的商品一样,除非别人找不到一流人物,才会将就着用二流人物。你又怎么能指望别人对一个将就着用的人才有多好呢?”到最后,这些人终将会像那些坐上了羊车又想坐大白牛车的修行者一样后悔,被佛斥为“焦芽败种”。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网友们则说:“不想当方丈的神父不是好道长。”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力争上游,学佛咱就奔着成佛去学,做事咱得奔着把事做好去做,做人咱们也得奔着做个优秀的人努力。

另一方面,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成功的路上没有快速通道,把那些荒谬的想法抛开,理智地思考,脚踏实地,耐心勤勉,最终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捷径,其实是弯路,乃至歧途。

都说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没错,但是“快”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马虎、潦草。无须讳言,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什么都求快。早晨栽树,晚上就想摘果子。但事实证明,好剑必须得十年磨成。豆腐渣工程不是很快吗?建得快,毁得也快。现在不是流行闪婚吗?但闪来一生幸福的有几个?可见,“快”一定要以“慢”的境界为灵魂。“慢”即冷静、洗心、慎重、稳当。“慢”就是“快”的另一面。“快”与“慢”融为统一体,才会又快又好。 Qg2t8YtIy2refqG9JNUk7f/LxbDuSWoI5Pe88EODukl6gaHh1HVHfXwfMZNvSo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