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怎样做才能两面圆满

中层领导就像“夹心饼干”,如果饼干两头不讨好,就会被挤破,成为被打击的炮灰。相反,如果得到双方的认可,成功就指日可待。

明首辅大臣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继任并抄了张居正的家,但是这位首辅也很快因病去世。此时,明朝堂中有资历的老辈只有万历帝的老师——申时行,就这样,申时行“被迫”走上了首辅之位。

明首辅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十分风光,但是实在不好当。了解万历年间历史的人都知道,首辅张居正精心辅佐万历帝,最后劳累病倒,但是下场依然让人心寒,不出一个月,墙倒众人推,就被万历帝抄家,弟兄、儿子受累被训,死的死,发配的发配。这让新任首辅的申时明,更加强烈的意识到机关险恶。

相对张居正辅佐期间,申时行要“困难”的多,因为万历帝又已经成人,不在是能被“忽悠”的小孩,有了治国的主见。而掌握政权的万历帝,因为长久“欺压”在张居正之下,反抗意识更是强烈。

当万历帝和满朝大臣,一致性的处理清算张居正后,没有了共同的“敌人”,君臣矛盾开始加重。大臣们还是希望像原来一样规劝万历帝,但是,万历帝已经被规劝起了“戒心”。

此时的首辅申时明作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就要为君分忧,如果和万历帝对着干,朝堂就会乱套。而作为臣子本身,申时明又不能背叛自己的大本营——整个文官团体,否则,当自己权势不在,那么就很可能被小人诬陷,也会像张居正一样死后不得其所家人遭殃。

于是,申时行开始在万历和众文臣之间游走。一边规劝万历帝,但是,看到万历充耳对规劝不闻,也没有强加干涉,而对待众文臣,也是态度友好,保持一致对外——即皇帝。

历经九年的调节生涯,申时行如封箱里的老鼠,两面受饱了气。身心疲乏的申时行,因给皇帝的密信落入文臣手中,其中写道“惟亲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被众大臣痛斥。首辅之位,申时行再也没有办法坐下去,最终选择了归隐告老还乡。其中波折不断,历经了11次的请退,才赢得皇帝的允诺。

总体来说,申时明虽然政绩上并不功不成,但是完整的保存了自己,并且,他不仅过了一个安定的晚年,而死后,还被神宗皇帝赐谥号“文定”。

和事老,搞平衡,弱化双方矛盾

机关的“夹心饼干”,是个和事老的角色,因为两边谁都得罪不起,所以,只好两边抹稀泥,弱化双方的矛盾。,“中层领导”是高层的左膀右臂、是团队的“带头人”、衔接着上下层级之间的关系、缓冲着上下层级之间的矛盾。只有双方的矛盾降低,自己才不会双面受气。关于此,古人总结为“中庸之道”。不过,如果主要问题没有解决,提前暴露“两面派”,就会被双方唾弃,只好灰溜溜的走人。所以,申时行看到“败露”,赶紧告老,因为万历帝还没有知道自己是个两面派,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走钢丝”,不要摇摆不定与盲目屈从

往往两个争权夺势的人,都希望夹心层走向自己的立场。为自己加重赢权的砝码。但是,此时走向任何一方,都会增大自己的“生存危机”。很多人在分析双方利弊后,往往会投向强者,认为自己胜算大一些。但是,机关斗争,只有最后一刻才知道谁笑到最后。你的分析资料往往是自己积累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

在机关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留一张底牌,只有最后决定胜负才会示人。所以,过早的表明态度,或者左右摇摆,往往最终的后果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最聪明的方法就是折中处理,两个都不得罪。你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导面前表示你的难处,让矛盾永远留在他们两人之间,千万不要让他们把矛盾转移到你的身上,时刻做到淡定处理。

就事论事,做实事

只有最客观的态度,才能保证你不受牵连。而当其中之一上位之后,虽然你的“好处”没有,但是,他不会因为你的客观而惩罚你。所以,在面对两者之间的各种问题时,就事论事,不要升级和扩大问题,否则,你只能成为双方排挤的对象。

做实事的人,即使是夹心饼干,别人也不好说些什么。如果只是做虚事,只知道打交际,喝酒聊天套感情,到关键的时刻,还是会被丢弃。而实事,永远摆在那里,不管谁上位,都是功绩,可以成为保护自己的资本。

做机关的夹心饼干很危险,但是,危险背后可能也是更大的机遇。因为,夹心就意味着得到双方的“注意”,甚至可能是欣赏,所以,才会需要夹心来表态。从这个方面说,如果和事老调解的不错,两面都得到认可的,那么,不管任何一方上任,都会得到提升。 kcmlOb5EaTlK+DFHlesv6b0bsQJrsI5+6UirSMiFB5JoB/GmmOYzxGO0YB6HF0t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