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机关第一要义

请牢记机关警世恒言——机关里混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因为身在机关会遇到许多烦事,还必须要处理许多烦事。有的人处理一件烦事还可以,处理两件烦事也还凑合,但三件或三件以上的烦事就耐不住了。这样就有可能心浮气躁,做出不理性的事,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曾国藩告诫弟弟说:“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耐烦,即隐忍,浑厚而不“发露”。正是曾国藩像千年老龟一样的“坚忍卓绝之行”,使得他游刃有余行走于晚清王朝的政治舞台。

曾国藩在机关与人交往,从来都是耐烦的,避免自己“发露”。因为不耐烦,去显示自己,抢口舌一时之快,就会为自己招来无妄之灾。

耐烦是一种保全自我的智慧。机关斗争,处处陷阱,为了权益,每个人都最大化地玩弄手段。耐烦对于机关的弱者来说,是最好的求生保存自己的手段。古人说:“潜龙勿用。”也正是这个道理。而对于强者来说,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掩藏自己的野心,不被当权者察觉,以免被“记恨在心”,除之后快。

历史上,真正的隐忍大师莫过于三国的曹魏的司马懿。20岁的司马懿,算个世外高人。当曹操听到有此人,请他出山。司马懿不肯,装病,被曹操发觉,于是发出狠话,不出山就杀掉。无奈,司马懿被逼上曹魏政坛。曹操万万没有想到,这次逼司马,会导致自己的子孙被司马逼死。

走上曹魏政坛后,司马懿过的并不风光,在期间,还有几次的大起大落,但这并没有削弱他的真正实力,反而让他更好的隐藏自己,一步步接近权力中心。50年后,曹操死了,曹丕死了,司马懿显现出“狼子野心”和惊人的权谋心机,最终掌握了曹魏大权,为司马晋朝打下稳固基础。

当然,历史上司马懿并不多见,几十年的隐忍也不多见,所以,真正因为隐忍成功的人也不多见。靠隐忍取得较大成功的,除了司马懿还有明朝万历年间的首府大臣张居正。不过,首府张大人虽然靠隐忍发家,但是因为位高权重,当万历帝执政后,张大人病倒之后,张家就被抄家了。

过高的权威,本身就是一种“发露”,引人嫉妒和防范,如果张大人早些放弃权威归隐,抄家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无论古今,机关从来步步惊心。作为权益的集散地,机关从来没有真正“安全”的时期。不管是身在高位,还是刚刚走进机关,不管背后有“山”,还是无“山”,能够真正保护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耐烦。

一个人无论是从事什么事业,没有耐烦恒心,是很难把事情做成功的。不懂得耐烦,因为上司的某个训斥,和上司争锋,即使你是对的,也会让你失去原有优势,堵住自己的晋升之路。而在下属面前毫无顾忌,被怀恨在心,为后来机关埋下隐患,阴沟里翻船。

当然,机关中,耐烦并不仅仅是忍术,为了忍耐某种人、某个环境而被逼如此。耐烦是退中求进,是除去眼前烦恼,耐心的等待时机,并且步步筹划好自己下一步去怎么走。

只有这样,忍耐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忍耐而没有作为,那么,就算是忍耐一辈子,在机关也是毫无建树的。

耐烦,是人生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表现在外时,是低头下视;蕴藏于心时,是沉着默照。耐烦的人,能够包容一切人事物境的纷攘;耐烦的人,能够放下内心的杂念妄想。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人要耐烦,才能有人缘;做事要耐烦,事业才能成功。所以说,真正耐烦的人,都是有远见的,从来不会为眼前的利益心动也不会为眼前的烦恼找自己麻烦。有句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机关中,尔虞我诈是是非非,天天上演,顶着这些只能让自己眼花缭乱,而忘记自己最初的方向。

安静下来,多谋划、多思考,潜伏起来,只有这样,做事的时候,你才能专注,与人沟通时,才能圆通。自然,这样才能成就自己,鸿运亨通! th8TbRgo8ZKhHOxc47URuiKicOIaCbVmDJBmTKm9kHAdjdduBL5W7WzovcV8jb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