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滔滔不绝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出他的弱点和隐私,自然就不会对他有任何尊敬之感了。如果一个人沉默,没有人当他是哑巴,甚至会由于深不可测感到一种神秘的气场。事实上确实如此,越是沉默,气场越强!
一个人嘴角向下,神情凝重,看上去面无表情,第一给人的感觉这个人够强势,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个人内心是强大的,甚至会让人产生三分敬畏,七分谨慎。这就是沉默的气场。
不知道一个沉默的人,什么时候内心就会爆发,所以,我们才会小心翼翼。从经验上看,沉默往往是一个人愤怒之前的征兆,这个人在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的上司沉默,你会忐忑不安,因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知道他的沉默是不是你的失误造成的。于是,整个环境都低气压起来,一股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
当然,沉默并不仅仅是表情上,还可能是行为上。
曾国藩做翰林院学士时,某天皇上让太监通知他,准备召见。但是,当曾国藩跟着当差太监到了某个房间后,足足过了两个时辰,皇上却一直没有来,曾国藩很是忐忑不安。两个时辰后,太监对曾国藩说,皇上没时间,让他回府,回头再召见。
其实,皇上是考验曾国藩过目不忘的本事,在曾国藩等待召见的屋子墙上挂满了先皇的字幸好曾国藩虽然没有看,但是有个不错的老师穆彰阿,听罢曾国藩的描述,这位老师连夜托太监把房间的字画都抄下来,让曾国藩背诵了一晚上。第二天,果然,皇上问曾国藩看到了什么,曾国藩就赶紧把自己背了一晚上的字说了出来。这次考察,让皇上很满意,于是,曾国藩从此受到重用。
上位者总喜欢用沉默来考验下属。时间越长,下属内心也就越忐忑,因为不知道沉默以后是什么,即使是曾国藩也不例外。
沉默的气场往往要比说话大的多,无声胜有声。鲁迅说:“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可想而知,沉默的背后可能是生死的较量,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前兆。当然,如果你想要震慑你的下属,或者考察你的下属,那么,沉默是个不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