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文学最后的产物便是修多罗,其时约当公元前五百年到二百年间。“修多罗”这个名词,从文学底观点看来,本没有多少兴趣。这名词底原意是“线” ,意为助记忆底线索。这类典籍常附著于各吠陀学派底独立的著作里,属于解说仪式或祭祀底修多罗没有何等文学上趣味,而属于家庭的礼仪和法度底,却是印度法典文学底先锋。它们通常是用散文写底,中间也用颂体文。它们在文学史上也和现代学校底教科书一样地没有地位。但它们实在是后来印度那部伟大的法论(Dharma Śãstra)底历史背景。法论底韵律文体是从较古的散文箴言变成底。
修多罗文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所闻经书(Srauta Sūtras)是根据净行书所指示底启示(Śruti)而写底。它们构成净行书底仪式部分,只为司祝们底应用,并不视为神圣。这类书最古的作品正当佛教兴起底时代。第二类为家宅经,或家范经(Grihya Sūtras)是根据传闻(Smriti)造成底。这类书详述人生及家庭礼仪等等底节目,如童子从师礼,冠礼,婚礼,丧礼等,都是这一类经书所载底。第三类为法经(Dharma Sūtras),也是根据传闻写成,可以说是风俗底记集。
最古的印度法律与家教律仪都可以在这类经书里找出来。许多法经已经佚掉,现在只存五种,都是关于清洁食物,忏悔,结婚,罪罚,承继等等法规底著作。修多罗编成底年代约当公元前第六世纪,此后还不断地产生,如关于家庭及律法底经书直到纪元后还有人写。修多罗底文句只有一部分是吠陀的,大部分已用了雅语文体。
属于赞诵明论底修多罗有两本阿湿婆罗衍那经(Ãśvalãyana Sūtras),一本关于仪礼,一本关家政。还有两本赏伽衍那经(Śankhãyana Sūtras)也和前本一样,分为仪礼与家政两部。
歌咏明论底修多罗属于二十五净行书底有蚊氏经(Maśaka Sūtra)及居氏经(Lãtãyana Sūtra)两种。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家庭底经书,其中最重要的,是乔毘罗氏经(Gobhila Sūtra),也是属于二十五净行书底。还有些不连属于净行书底修多罗都是不甚重要,和晚出的作品。
祭祀明论底修多罗也分为黑白二种。属于黑论底经有灾厄经(Katha Sūtra)及儒童经(Mãnava Sūtra)。白论底仪礼经书相传是几何氏(Kãtyãyana)传授下来,其主要的家礼书名他作家范经(Pãraskara Grihya Sūtra)儒童,几何,与他作,或者是立宗底祖师底名字。儒童底家范经是后来儒童法集(曼奴法典,Manu-Samhita)底原型。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经和论在文体上底变迁。属于黑论底慧觉氏经(Baudhãyana Sūtra)虽是晚出底经书,却很重要。
祈禳明论只有一本祀三圣火经(Vaitãna Sūtra),并不如其他经书底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