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颂

“吠陀”意为“明”,“知识”。他所包含底四期文学既如上述。此中颂为本体,名叫诗篇(Sukta),就是印度文学最早的产品,出可以说是印度文学底渊源。诗篇有四类四吠陀中以赞诵明论为最古最好最重要。

赞诵明论有一千多首诗,诗体种类极多,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印度诗家诵这部明论直如我国人诵诗经一样。印度人每信那些诗都是诸天为启示古人而造,并非世人底手笔所能写得出来。一般的人虽然这样信,但书中底作者常显示他们忽略了诸天底启示。他们常说修饰他们底诗如木匠做车一样;有时说“我造这诗犹如工人底工作。”有些诗人也曾自己说明他们底作品是由于他们所奉之天神所启示。这启示底依托,自然能使那些圣典更被崇敬。

赞诵明论是许多原始时代底诗歌集。此明论底十卷,或曼茶罗(Mandalas)中有七曼荼罗说是有名的婆罗门人所写底。第一曼荼罗不署作者底名字,所集底诗也很少数。其余各卷都如大部书一样,是从司祝阶级及其后人传下来底。有时在一部诗歌里头,特别指明从某家传诵下来。我们在那些指明从某家传下来底曼荼罗里头也可以看出集中底诗歌有先后加入底痕迹。除了第八曼荼罗以外,所有家传集颂底编纂次序是以长短为标准底。如从毘斯婆密多罗(Viśvamitra)一家所传底曼荼罗为第三卷,因为他比第二卷乔答摩(Gautama)一家所传底曼荼罗长些。第十曼荼罗所集底最多,并且最长。从第二曼荼罗到第八曼荼罗,所有的诗歌都是以集纂家之名字编成底。第九与第十曼荼罗虽然比前八曼荼罗长,但没曾记载传述家底名气。第十曼荼罗最晚出,作者也不是一个人。第九曼荼罗更奇特,不但没有纂集者底名字,连诗题也没有。从内容看来,他只是赞诵苏摩(soma)底诗集。苏摩是月,也是一种可以制酒底植物,产于北印度,学者还没断定它是现在的什么植物。古印度底司祝用他来制酒,为祭祀底用处。我国佛书译作悦意花。从赞诵明论十曼荼罗底次序看来,全书底编纂很带着机械性质。这书底编纂原则:第一,以所赞颂天神底地位底轻重为标准,重要的在前,不重要的在后;第二,以集家所集诗歌底长短为标准,短的在前,长的在后。我们把这两个原则找出来,所以在各曼茶罗里凡有天神底次序错乱,或诗歌底长短没有伦次底情形,都可以看出是后人加入或讹误所致。

我们从赞诵明论里可以看出印度原始的宗教思想。纂集这书底时代,印度人已有了很高的司祝宗教制度。这书里头凡赞颂天(Dyãvã),地(Prthivī),旧(Sūrya),晓(Ushas),诸天底歌辞,都表现初民底简单思想。但书里重要的天神是三位司祝们所崇敬底火天阿耆尼(Agni),雷天因陀罗(Indrà),与月天苏摩。从集家底名字看来,也可以证明这书成立底时代当在司祝掌教最盛的时期。至于司祝所崇敬底那三位天神是他们创造出来底话就说不过去。苏摩底崇拜远在印度人入印度本境以前;火是初民崇拜对象中一位最古的神灵;因陀罗底崇拜比较晚些,但他最初是风雷底神,也是初民所尊仰底。在赞诵明论底诗歌里,关于这三位天神底赞颂都有一种特殊的情调。赞诵明论底神学与初民思想距离得很远。阿耆尼在赞诵明论里不但是一位火神,他站在祭坛上底一切圣火上头,他是天神三步底化身,最初现在地上,为祭坛上底火,然后现为空中底光明,最后为天上底太阳。因砣罗底雷电从云里射出,为底是把雨水送到地上。他是降霖雨底神灵,不是自然的现象。有时作者以他与阿耆尼为一体,未表示时为火,已表示时为雷。苏摩是月在地上底垂象,饮苏摩酒时必要举行很严重的仪式,就是压苏摩底器具也要被尊重。

我们再看赞诵明论里比较能表现原始思想底歌颂便觉得它们底文体也改变了,作者对于晓底赞颂很具有想象底能力,描写她从早晨带着她底金色光明赐福给人间。从文学的价值看起来,对于晓天,水天(嚩噜拏,Varuna)等赞颂是全书最精美的几首。这些诗歌都比较地短,章数也少。在早期底诗里,嚩噜拏不但是空界底神,并且镇座在水上。他具有神圣的权力,群星是他用来鉴察世间善恶底眼睛。在后期的吠陀神学里,水天变为专司刑罚底神,他不住在空界底水上,而住在深海底极底。吠陀颂里别的诗歌许多带着神秘的及哲学的色彩,作者在诗中发出世界和生命等等底来源底疑问和解答。在十曼荼罗中,除集了些古代有趣的婚丧底诗歌之外,还有些是直接赞颂死神阎摩(Yama)底。

赞诵明论颂里底声调大体没有多少变化,每颂底声音多是八言,十一言,或十二言,以三句或四句为一首。作者多半是司祝。颂底内容完全是赞叹诸天底功德,说他们怎样降福于人间,人们怎样表示他们底谢忱。此外有些颂是女人写底。还有些早期的诗哥,作颂者并不是司祝。可见在吠陀初成立时,印度四种姓底分别还未十分明显,那时只有农人,武士,及司祝三个阶级而已。

歌咏明论只是赞诵明论底复本及重订本。书中关于苏摩底赞颂乃是从赞诵明论中改编而成,为在祭祀时司祝们底应用。书中只有几首颂词不见于赞诵明论,它们除了章法上有些不同以外,并没有何等意味,赞诵明论底传授有两个方法,一是诵文,二是诵字。后者是当习诵时,学者只记各字母先后底次序,一音一音暗记起来,所以颂里底文字不容易错漏及讹误。但在歌咏明论里,许多文字已被更改了。因为歌者只求声音宜于从口中唱出,故不恤把故旧的文字更改来迁就口音。

祭祀明论也是为司祝们祭祀时口唱底方便,由赞诵明论改编而成,,全书底内容是在古时的赞颂里夹杂些散文。印度文学中最初见的散文便出自祭祀明论。在祭祀中,司祝所诵底文辞并没有何等论理的程序,只是神秘的咒语。祭祀明论是祭祀中所用咒语底意思在颂辞中间夹注著指示动作,解释关于诸天底神话,及各颂底哲学的说明。这些文体都是散文。可惜这些散文都缺乏文学的兴味;作者底文学手腕也不高超,但这部明论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显示印度欧罗巴文学最早期底散文体式。这书编成底年代当在公元第八世纪左右。它底体裁虽是本集,同时也是净行书,因其中散文底部分已带着后者底程式。这书有许多改订本,其中底差别只在编订底次序,文句并没更改。最著的改订本有两种,就是白祭祀明论与黑祭祀明论(Vãjasasneyi Sanhitã Yajur Veda与Vaittir īya Yajur Veda)简称黑论(Krísna Yajur)和白论sukla Yajur)。

第四吠陀名禳灾明论,相传是从一位古仙阿闼婆(Atharvan)所传授,所以也名为阿闼婆吠陀。虽然这书里含有古代的信仰和仪式底要素,但其编成底年代很后,作者更改赞诵明论里底章句,用它们来做符忏,咒语,及其他等等祈禳底诗歌。书中虽然有些具有哲学价值底歌颂,但从哲学和神学方面看来,它底编成当在那较古的吠陀之后,现代还有些正宗的司祝不承认禳灾明论是纯正的圣典。实际上说起来,它只是巫师或祈禳者所用底经典。全书多是巫师所用迷信的咒语,但其中也有些很好的颂辞,因为作成底年代很晚,未及收入赞颂明论底也被编入这书里头。 ReuwdBgf60gk/ZATDRrq+SUaOl2kVPYloOcpqGjhDBB3tHSzKnu0d09sBMITHqD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