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医阶辨证

清太医新安燕亭氏汪必昌辑著
温州薛显名立夫录存
绍兴裘庆元吉生校刊

猝中暴厥辨

猝中者,忽然昏倒,如被射然,故曰中。盖有风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中之五者,此皆因外来之邪而得之。暴厥者,忽然昏倒,如颠蹶然,故曰厥。盖有气厥、血厥、食厥、蛔厥、痰厥之五者。别如癫痫、郁冒、脚气诸病,亦暴然而厥者,皆因里气上逆而得之。风中之状,猝然昏倒不知人,面赤身热,恶风自汗,甚者牙关紧急,痰涎潮壅,脉浮盛,甚则沉伏。寒中之状,猝然昏倒不知人,口噤,身强直,厥逆,恶寒无汗,脉浮迟或沉微,严寒时得之。暑中之状,猝然昏倒不知人,面垢,冷汗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满,脉虚大或弦迟,盛暑时得之。湿中之状,猝然昏倒不知人,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烦闷,脉沉缓或沉细,久居水湿地得之。恶中之状,猝然昏倒不知人,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口噤或错误妄言,脉浮大而疾,吊死问病,入朝登冢,夜行广野时得之。

猝然倒后见有喑(因哑也)、痱(肥,小肿)、偏枯、(歪,不正也)僻之症即为风。或曰火曰气曰温,必挟有风始为诸症。五者初时昏倒,其状皆同,但中风者,随显面赤、身热、自汗之风证;中寒者,随显厥逆、强直之寒证;中暑者,随显面垢、冷汗之暑证;中湿者,随显重痛、浮肿之湿证;中恶者,随显头面青黑、肌肤粟起之恶证。迥然不同,可辨而知。

暴厥五证辨

疾厥之状,忽然颠蹶不知人,痰涎壅上,响如曳锯,声在咽中,脉浮滑或沉。气厥之状,忽然颠蹶不知人,身冷,无痰涎,轻者扶起则苏,气口脉微数或沉迟。血厥之状,忽然身不动,口不能言,恶闻人声,脉如故,妇人有之。食厥之状,醉饱后忽然厥逆,口不能言,肢不能举,气口脉紧盛。蛔厥之状,忽然昏厥,随见心腹绞痛,面青,口吐涎,必带唇红,面有白斑。按:诸厥皆无口噤。

五者皆内因也。一时厥气上逆,初病皆相似,随显本症,皆有明辨。外此有癫痫,亦忽然仆倒,手足搐搦,喉中作声,少顷自苏。有郁冒者,妇人产后,恶露上冲,亦忽然昏眩不知人。有脚气者,厥气上逆,死于顷刻,与诸厥殊异。

中风类中辨

风中之状,猝然仆,不省人事,口噤涎潮,身热自汗,恶风,中后见喑痱偏枯,僻痹痛诸证。火中之状,猝仆不省人事,口噤涎潮,内外皆热,不恶风,自汗,中后或见口喑偏枯,僻痹痛诸证。湿中之状,猝仆不省人事,口噤涎潮,身不甚热,中后亦见口喑偏枯,僻痹痛诸证。

古云中风者,谓八方风邪中人也。火中者,即刘河间所谓心火暴甚,忽然勃发而昏仆无知也。湿中者,即朱丹溪所谓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风痰上壅,故亦猝然无知也。三者内外之因不同而病相类,故曰头中风。然中风者,其人表虚,外为风邪所中,直入脏腑,鼓痰火而作,是风为本而痰火为标。火中、湿中二者,乃痰火内动而生风,是湿痰与火为本,而风为标。治应不同。三者之证相类,有可辨者。在风则身热自汗;在火则内外皆热而不恶风,无汗;在湿痰则痰盛而身不热,以此而辨之。二病中后,随显脏腑之中证者,是必外挟风邪,而作与中风相似一类,故名之曰类中风。

口噤涎潮同异辨

口噤者,牙关紧急也。涎潮者,痰涎上壅也,惟风痰症有之。如火中、湿中,亦有其证,必兼外中风邪而后作,故曰类中风。若无上等证,则不得以风治也。

中寒、中恶,但口噤而不涎潮。痰厥,涎潮而不口噤,诸厥者无此症。

诸喑证辨

风中脏者,心神昏昧而不能言,但噫嘻作声。风痰者,舌本强硬而不能言。

风热者,舌纵大满口而不能言。寒中三阴者,舌短缩而不能言。内虚者,语言蹇涩而不明。劳嗽者,真气极不能上通心肺,语声不出。亡血者,三阴脉虚而不能作声。叫号失音者,风入会厌,而不能开阖作声。咳嗽失音者,痰壅肺孔而不能出声。舌喑者,喉中有声而舌不能转掉言语。喉喑者,喉不出声而舌能转掉也。在外者风寒,在内者热、痰、虚也。

半身不遂手足不随麻木不仁痿躄亸曳辨

半身不遂者,或左或右,半体顽麻,肢节拳曲,而不直遂,在左为瘫,在右为痪。

手足不随者,手足痿罢而不随,或软弱无力。麻木不仁者,肌肉顽痹,搔之不知痛痒。痿躄者,下体筋骨懈弛,机关不束,行则躄而不正。亸(朵)曳者,亸肩而曳行。

半身不遂即偏枯也,四肢不随即痪也,麻木不仁即着痹也,亸曳亦痿之类也。

偏枯三证辨

风偏枯,手足拳挛动摇而痛;火偏估,筋急不能伸,肌肉枯燥;湿偏枯,手足拳曲,肉胕痿约。

振动为风,燥急为火,肉胕为湿。

僻五证辨

风中僻,口目牵引而蠕动,筋脉弛长,不过为病。湿中僻,口目牵引而不急,筋脉弛长为病。寒中僻,口目牵引而紧急,厥逆,筋脉短缩为病。风痫僻,口目牵引,过如故。无猝仆风湿诸证而僻,属风痰上壅,不治将为痰厥。

冬令外伤七证辨

太阳伤寒,其状头项强,腰脊痛,无汗而恶寒,尺寸脉浮紧。两感伤寒,其状头项强痛,见太阳证,又见口燥舌干之少阴证,表里阴阳并传。夹食伤寒,其状头项强痛,又腹满,噫臭吞酸,人迎气口并脉大。劳力伤寒,其状汗出无力,腰膝酸疼,困怠,脉浮濡。

四者皆阳证伤寒也。太阳外伤两间阴凝之气,正伤寒也。两感伤寒,阴阳并伤,不必治,不治症也。夹食伤寒,或外感寒而后内伤食,或内伤食而后外伤寒。先者为本,后者为标。劳力伤寒,因劳伤而受寒。劳为本,寒为标,皆重证也。

三阴中寒,腹满痛,吐自利,恶寒厥逆。或厥逆下利,但欲寐,心烦,或舌卷囊缩,二便利,巅脑痛,吐沫,厥逆而利,脉沉微。猝中寒,身仆倒地,口噤强直,或口目斜,脉细沉。

二者阴证伤寒也。三阴寒证多端,病只在本经而不传变,猝中昏仆,由寒邪直入三阴之脏,即阴寒之甚者耳。冬温之状,头痛、身热、咽干、心烦、咳嗽、痰唾稠粘,比户皆然。伤寒、中寒,冬令时病也。冬温,冬应寒而反热,不时病也。

春令外伤七证辨

太阳中风,其状头项强,腰脊疼,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伤风之状,头痛,身热,咳嗽,鼻塞,声音重,涕唾稠黏,脉洪大。风温之状,身灼热,自汗,鼻鼾,身重多眠,语言难出。春温之状,先热后寒,作止有时,脉紧涩。大头瘟之状,头面焮肿而赤痛,憎寒壮热,脉阳濡弱阴弦紧。感冒风寒,其状如太阳症,头项腰脊痛,恶寒无汗。

太阳中风,风伤卫,故恶风自汗,与寒证异。伤风,风为春病,咳嗽,鼻塞,身重,风壅于肺也。风温,自汗,风也,身灼热,温也。春温,冬伤于寒,不即发,至春气温而后发,故身热口渴而成里热之症,即晚发伤寒也。温疟,亦冬寒春发,重感温气,故先热后寒也。大头瘟,乃风寒湿三气蕴结为毒,而发于三阳也,不独春时见之,而春病为多。感冒风寒,即三时伤寒也。在春分前得者,仍与正伤寒同治,阴寒已退而有太阳病,则宜以风治。

夏令外伤七证辨

夏热病,其状头痛,身壮热,大恶热而渴,脉阳洪数阴实大。伤暑之状,头痛发热,面垢自汗,背微恶寒,身体不痛,脉芤或细或弦迟。中暑之状,猝然仆倒,面垢身微冷,冷汗出,脉虚大。中热之状,头痛躁越,汗大泄,烦渴,口齿燥,脉实大。

湿温之状,发热甚而恶寒,胸腹闷,妄言,自汗,两胫逆冷,四肢倦怠,脉寸软弱,尺小急。感冒风寒,状如太阳症,或有汗或无汗。温疫之状,头痛,身形拘急而痛,恶寒无汗,脉阳软弱阴弦紧。

先夏至日为热,热者冬伤于寒,久郁,至夏而发,故壮热,大恶热,成内外皆热之证,即晚发伤寒也。后夏至日为病暑。暑者,阴邪外覆,阳气内郁,不得发越,故发热而背恶寒,即夏之寒病也。中暑即伤暑之重者,暑中心肺之脏,故猝仆不知人,如中风也。中暑者,阴寒覆于外,夏病之阴症也。中热者,阳热乘于内外,夏病之阳证也。此暑热二证之辨也。夏令,天之暍气盛于上,地之湿气盛于下,两间之热气盛于中,中热者,暍热二气为病。湿温者,湿热二气为病也,此中热、中湿之辨也。感冒风寒,外伤凄清之气,见太阳证者是也。若不身痛、不恶寒而有汗,则为伤暑,非伤寒也。瘟疫者,非时之气为病,若非长幼比户同病,则亦不得以为疫也。

秋令外伤三证辨

伤燥之状,便溺涩少,津液枯涸,筋脉干劲,皮肤皴揭,脉细涩。寒热疟,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有汗,或无汗,或日作,或间日作,或三日一作,然必止作有时,脉多弦。感冒风寒,头项痛,或身痛,或有汗,或无汗,脉浮紧。

秋令燥气流行,有病燥者,时气为病也。白露以前,暑气未退,有病如暑热证者,当从夏令治之。霜降以后,有病如太阳症者,即伤寒也。如冬令治之疟病,始于夏暑,重感秋气而作。经曰:夏伤于暑,秋为痎疟是也。

温疫三证辨

寒疫之状,身形拘急而痛,恶寒无汗。温疫之状,头痛身热,咽干心烦,涕唾稠粘。湿疫之状,头重痛,项强,一身尽痛,憎寒壮热,肢体腑肿,胸腹满胀。

疫者,非时之气为病,比户长幼皆同病者是也。夏病寒疫,状如太阳伤寒;冬病瘟疫,状如伤风;湿气流行,状如中湿。但以病相袭染则为疫(立按:瘟疫,气从中蒸达于外,病即有臭气触人)。

暑霍乱寒霍乱二证辨

霍乱吐利,肢冷烦躁,是中暑证。霍乱吐利,头痛发热,是伤寒证。

吐利证辨

霍乱之吐利是外感挟内伤证。无霍乱状而吐利是单内伤饮食证。

四时疟十二证辨

牝疟,但寒不热,无汗寒栗,头痛,病属太阳;瘅疟,但热不寒,烦热自汗,病属阳明;风疟,先热后寒,恶风自汗,头疼,属少阳;湿疟,先寒后热,身重呕逆,病属太阴;痎疟,寒热间日一作,或三日一作,缠绵不已,病属少阴厥阴。

五者皆属外感,六经受病之不同。

痰疟,寒热往来,膈满不思食。食疟,寒热往来,饥不欲食,食即中满欲呕。瘴疟,寒热狂躁或喑不能言。疟母,腹胁有形块,饮食阻滞。

四者皆由先外感暑湿,复有内伤积痰停食,蓄血留饮而成。

疫疟,寒热有时,长幼并作,比户皆同,得之天时。劳疟,寒热不甚,倦怠少气,微劳即作,得之劳倦。温疟,先热后寒,头痛,发于春时。

诸疟皆发于夏秋。唯温疟发于春,由冬伤于寒,而春后伤于温气而作也。

伤饮证辨

伤饮酒,头痛身热,口渴而呕逆,溺色赤。伤饮茶水,腹满冷痛,小便不利。

酒者,湿热,故伤之身热、口渴、溺色赤。茶水为寒湿,故伤之腹冷痛而不身热口渴。

伤食食伤脾胃辨

伤食,食多停滞,膈塞呕逆,咽酸噫臭而恶食。食伤脾胃,饥饱不匀所致气倦、畏食、口不知味。

伤食者,食滞中脘,不能消化,则有膈塞、呕逆等证。若因饥饱失时,损伤中气而为病,是胃脾受伤而不能克化饮食而不食,故无膈塞噫臭诸证。

恶食、不能食、饥不欲食三证辨

恶食,心下痞满,见食恶食,甚则恶闻食臭。不能食,心下不痞满,自不能食。饥不欲食,心下自不嗜食,若饥状。

饥饱伤中劳役伤中辨

饥饱内伤之状,头痛,气喘,少气,寒热困倦,手按心口痛,脉右关损弱,惟显脾脉大而数,时一代。劳役内伤之状,头痛,气喘,少气,寒热困倦,手按心口不痛,右关脉大而数,时一代而涩。

饥饱伤中、劳役伤中,其证多同,但按之心口痛者,饥饱伤也。按之不痛者,劳倦也,脉亦少异。

外伤内伤辨

外伤有余之症,寒热并作,语声重浊,前轻后重,高厉有力,腹中和,口知谷味,手背热,手心不甚热。内伤不足之证,寒热间作,口鼻中气短,少气不足以息,困倦,语言前重后轻,气不相续,腹中不和,不知谷味,手心热,手背不甚热。

内伤、外伤,形证殊甚。外伤所见,皆表证;内伤所见,皆里证。外伤脉见人迎,内伤脉见气口,殊别。

内伤脾胃内伤肝肾辨

内伤脾胃之症,发热恶寒,热发肌表,扪之烙手,口鼻中气不足以息,语言气短,腹中不和,不知味,心下痞,满闷,二便不调,脉见气口大而数。内伤肝肾之症,骨蒸蒸然热,或潮热,心怯气短,夜多盗汗,气不降,痰涎上逆,昼少精神,眼花耳鸣,脉浮大而虚。

饥饱劳役过度,损伤脾胃之阳,故显证皆阳虚。房劳过度,损伤肝肾之阴,故显证皆阴虚。即最易辨者:阳虚热,午前潮,午后止;阴虚热,午后潮,夜半止。阳虚脉见右关,阴虚脉见二尺。

虚损劳伤极辨

虚者,气血不足也。气虚则阳虚表虚。血虚则阴虚里虚。损者,虚甚,五脏有亏损也。肺损,皮聚毛落,面色白夭;心损,惊悸健忘,色不荣;脾胃损,饮食少进,不能克化,倦怠;肝损,目暗爪枯,筋不荣;肾损,漏精遗浊,腰膝痿弱。劳伤极者,形劳则伤肺,甚则气极,皮毛焦,津液枯,乏气喘息。神劳则伤心,甚则脉极,咳而心痛,咽肿喉中介介如梗。愁劳则脾伤,甚则肉极,四肢困倦,不思食,肌肉削瘦。罢劳则伤肝,甚则筋极,肢挛,指甲疼,转筋。房劳则肾伤,甚则骨极,面黑,腰脊痛,气衰,毛发枯,精极,阴寒精自出,齿弱,核小,视听已卸。

头痛寒热内外十五证辨

太阳伤寒,头项腰脊痛,恶寒而无汗,初无热。太阳中风,头项强痛,发热自汗而恶风。三阴中寒,身冷,恶寒而不头痛,发热。晚发伤寒,头痛,身壮热,不恶寒而恶热。伤风,头痛发热,恶风自汗而咳嗽,鼻塞声重。风温,身灼热,自汗,多眠而不头痛。湿温,身热自汗,恶寒而胫逆冷,腹冷而不头痛。伤暑,头痛发热,但背微寒。中热,头痛,身躁热,汗大出,大恶热,不恶寒。瘟疫,头痛身热,或恶寒,或恶热,比户同病。疟,寒热,或单热单寒,或头疼,或不疼,但作止有期。

内伤饮酒,头痛身热而口渴呕哕。内伤食,头颅痛,胸腹胁热,噫臭恶食。

内伤劳倦,头不甚痛,恶小风寒,有时烦热,口不知味。虚劳,骨蒸热或潮热,或恶寒,或有汗,而不头痛。

凡内外之伤,皆有头痛、寒热之证。所可辨者,外伤头痛不止,止则其病愈,或传变为别证。内伤头痛,作止无时。外伤发热而恶寒,寒热并作。内伤蒸热而畏寒,寒热间作,迥然不同。

真热假热辨

伤寒内传阳明,躁热渴饮,舌胎黄或焦黑有芒刺,脉洪盛。内伤血虚,肌热躁热,困倦,口渴引饮,目赤面红,脉大而虚,按之全无。内伤阴虚发热,烦渴引饮,面目赤,舌生芒刺,唇黑裂,喉间如烟火上冲,手足心如火燎,痰壅喘息,脉洪数无伦次,按之微弱。

三者之证相似。但阳明热实之证,脉洪大按之有力;而血虚之脉,无洪大,按之全无;阴虚之脉,虽洪数,按之微弱。实虚之辨在此。

阴分潮热三证辨

阴虚潮热,午后潮,夜半止,其热下体甚。血虚潮热,遇夜身微热,早起如常,其热胸胁甚。大肠有宿食潮热,入暮作,平旦止,其热大腹甚。

痰食潮热辨

痰饮潮热,胸膈壅塞,背心痛。伤食潮热,胸膈痞闷,心口痛。

按:脾胃之俞在背,膈有痰饮,气不得输转,故背心痛。胃在心下,食伤胃,故心口痛。

心烦内外证辨

外邪内入,心烦不得眠,或呕或渴,或不利。内因火动,心烦卧不安,或头痛气短,或心忡口燥。

在外为有余,故所见皆实证;在内为不足,故所见皆虚证。

恶寒反恶寒辨

伤寒恶寒而无汗。郁火反恶寒而有汗。

寒邪在表则表实,故无汗。火郁于内,则里热而表虚,故有汗。

背恶寒三证辨

太阳伤暑,背恶寒,身热,口渴有汗。阳明燥热,背恶寒,大汗出,口中渴。心下有痰饮,背恶寒,冷如冰而无汗。

内外以有汗、无汗辨之。暑为热,又以有汗而冷,大汗热辨之。

振栗五证辨

汗后心动摇,肉 筋惕,心下悸。阴寒身冷,振振欲擗地。振寒,遇炎暑,禁栗,如丧神守。牝疟,作战栗鼓颔,但寒不热,无汗,作止有时。颤振,筋脉约束不住,而不任持,身体动摇。

五者皆有明辨。汗后振振汗多,亡阳也;身冷振振,阴寒胜也;牝疟寒栗,邪与正争也;炎暑禁栗,炎郁于内也;颤振动摇,风火乘虚也。

寒热八证辨

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满而耳聋。外伤露风,寒热交作。风热内入血室,寒热发作,有时谵语。阴阳相胜,发热而恶寒,口干,心烦,肢节疼。饮食伤脾胃,寒热并作,腹满恶食。经络有痰饮,寒热间作,往来无定期。虚劳,夜发寒热,困怠少气。疟,寒热作止有定时。

八者皆有明辨。少阳传经必口苦舌干。露风,寒热交作。热入血室必值亡血之时。阴阳相胜由脾热胃寒之不和。饮食伤脾胃则寒热间作。痰饮,寒热作止不定。虚劳寒热必发于阴分。疟,寒热先后,作罢有时,可辨。

阳厥阴厥热厥寒厥辨

阳厥,内热外寒,手足虽冷而指甲温。阴厥,内外皆寒,厥逆。热厥,热从足下起,上至膝。寒厥,寒从足下起,上至膝。

阳厥阴厥,在外皆冷。厥逆,冷也。热厥是热,寒厥是寒。厥,下气上逆也。

六郁为病辨

气郁生病,胸胁痛,或喘咳少痰沫,或肺胀咽塞如欲呕,或心下攻走,痛如针刺,或心中痞闷而噫气。血郁生病,上为衄血,下结阴下血。痰郁生病,痰厥,声在咽间,或喘息,喉中有痰声,或为梅核气,咽嗌不利,咯不出,咽不下,或吞酸,或嘈杂,或呕,或哕,或嗳气。食郁生病,噫酸噫臭,或腹满不欲食,或腹疼欲呕。湿郁生病,周身走痛,或关节重痛,遇天阴则作。热郁生病,目瞀,小便赤,或狂越躁扰,或噤栗如丧神守,或喉闭,或耳鸣,或重舌木舌。

六郁为病多端。凡病之久而不已者,皆郁也。

郁痞证辨

郁者,胸中滞而不通,中脏气不平,六腑传化失常而然。痞者,心下痞而不通泰,由脾之湿,上乘于心,与热合而为痞。

痰生百病八证辨

痰因风而生者,病在肝,其面青,四肢满闷(满闷二字可商),便溺秘涩,心多躁怒,变生病为瘫痪,为僻,为掉眩呕吐,为暗风闷乱,为风痫搐搦。痰因热而生者,病在心,其面赤,烦热心痛,唇口干燥,多喜笑,变生病为头风,为烦躁烂眼,怔忡懊 ,惊悸癫厥,喉闭咽肿,口疮舌糜,重舌木舌,耳作鼓声,牙痛腐烂。痰因湿而生者,病在脾,其面黄,肢体沉重,嗜卧,四肢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变生病胁下注痛,四肢不举,恶心呕吐。痰因气而生者,病在肺,其面白,气上喘促,悲愁不乐,洒淅寒热,变生病头痛眩晕,身疼走注攻刺,咳嗽哮喘。痰因寒而生者,病在肾,其面黑,小便急痛足冷,下多恐怖,变生病为骨痹,四肢不举,气凝刺痛,心头冷痛,背冷一块痛。痰因惊而生者,病在心胆,时惊骇,心包络痛,变生病为惊、痫、狂、癫、厥。痰因酒食而生者,病在脾胃,饮酒即吐,腹满不食,口出臭气。痰因脾虚而生者,食不美,反胃呕吐。

饮生诸病五证辨

饮留于上,喘,咳嗽,短气不得卧,时呕清水,或酸或苦,头目眩晕,面目胕肿,胸中结满。饮留于中,喘不得卧,卧则喘,胸满呕吐,肠鸣有声,渴,饮入即吐,胸中瘥,食易消。饮留于下,脚胕肿,阴囊肿,大如斗。饮留于外,身肿注痛,咳唾引胁痛,通身洪肿,水壅皮肤,聂聂而动,行则濯濯有声,喘咳不定。饮留于内,腹中满而肿大,四肢亦肿,按之凹。

痰,精液所生也。饮,水饮所化也。留之为病多端。凡病不可名目者,痰饮病也。

痰饮涎沫辨

稠浊为痰,津液凝聚。清稀为饮,水饮留积。绵缠为涎风热津所结。清沫为沫,气虚液不行。

咳嗽分证合兼证辨

肺生燥,干咳,有声无痰。肺中发咳频多,痰唾少。肺旺,喘咳上气,胸膈壅满。

咳为气病,咳而声微无力为虚,声高有力为实,身热口燥为热,身凉口不燥为寒。嗽而不咳,有痰无声。饮气喘嗽,胸膈满,痰唾多,喉中作水鸡声。

嗽因痰饮出于脾胃,而不动肺,故不咳。风咳嗽,痰唾稠粘,喉中痒,鼻流清涕。

暑热咳嗽,唾沫,口中渴,喘急烦躁。湿热咳嗽,胸满身重痛,小便不利。燥气咳嗽,口中燥,咽干,痰涎少,身热。寒咳嗽,喉中紧,声嘶,畏冷无汗,鼻流清涕。

内伤咳嗽,厥气上逆,骤咳,连声不已,唾痰少。伏火咳嗽,连续不止,身常热,痰唾多。肺伏寒热咳嗽,唾涎沫,遇乍寒乍热皆作。房劳阴火咳嗽,逆气里急。肾气上逆咳嗽,烦 (音软),自觉气从下上,动引百骸。虚劳咳嗽,咽干疼,出痰或浓或淡,或时有血。肺胀咳嗽,喘而上气,胸膈壅满。肺痿,咳唾涎沫,液燥而渴,心中温浸。肺痈,咳引心中疼,涎唾臭,或吐脓,心中甲错。

内伤外伤皆令人咳嗽。内为虚,外为实。

喘哮短气三证辨

喘,但呼而不能吸,出而不纳也。哮,呼吸不能自由出纳,留滞也。短气,下气不上续,能吸而不能呼,纳而不出也。

喘上气二证辨

喘之状,促促气急,喝喝痰声,甚者张口抬肩,摇身撷肚,而不能自已是也。气上冲之状,咽不得息,喘息有声,不得卧者是也。

喘由肺气上壅,气上冲由冲脉厥逆。

短气少气二证辨

短气,气短而不能接续,作呻吟声。少气,气少而不足以言以动。

吐食反胃二证辨

吐食,食入即吐,食刹即吐。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再食而吐出前物。

呕吐哕三证辨

呕,有声有物,所出是痰水。吐,有物无声,所出是食物。哕,即干呕,有声无物。

嗳气呃逆二证辨

嗳气,即意(慨)气,胸中气郁而不伸,嗳而出之。呃逆,即呃忒,其气自下而上,反而作声。

噎、膈、膈咽不通三证辨

食不得下咽曰噎。食不下膈曰膈。膈咽之间,阴阳之气不得升降,曰膈咽不通。

走哺关格辨

走哺,呕逆不禁,二便不通。关格,饮入则吐,下不得小便。

走哺由下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关格由上下阴阳之气倒置,上不得入,下不得出。

噎、膈、反胃三证辨

食入咽,即反出,曰噎。食下咽入膈,少顷反出曰膈。食下膈入胃不反及再食三食而反出曰反胃。

嘈杂心瘥辨

嘈杂之状,心悬悬如饥,似痛非痛,得食暂止。心瘥之状,心中热郁不安,似痛非痛,痛得食易消。

嘈杂懊 烦躁三证辨

嘈杂之状,心下扰扰不安,思食,得食暂止。懊 之状,心下热,如火灼不宁,得吐则止。烦躁之状,心中扰乱而愤激,兀兀不安,得吐则止。

嘈杂由肝木乘土,得食以禀之。懊 、烦躁,由邪热内陷,心火不宁,得吐以安之。

心下痞胸痹胸痛三证辨

心下痞,心下满而不痛。胸痹,胸中满而痛。胸痛,胸中痛而不满。

水肿气肿二证辨

水肿之状,肿而胕,按之有深凹,怔忡喘息,皮薄色泽,四肢胸腹皆肿。气肿之状,腹独肿,按之不成凹,皮厚色苍,胸胁膨胀,四肢瘦削。

水肿水胀辨

水肿之状,或先足跗肿而上,或先眼窠肿而下,或面目足跗一时并肿,渐至于胸腹,甚者外肿而内胀。水胀之状,先腹内胀而后外亦大,渐至四肢亦肿。

水胀气胀血胀谷胀四证辨

水胀,腹大,四肢渐肿,皮肤内漉漉有声,怔忡喘息。气胀,腹独大,四肢不肿,胸胁满,频叹气。血胀,腹内有形块,外有青紫筋,小便自利。谷胀,内有形块,痞闷停酸,早食,暮不能食。

水胀,水饮流溢而成胀,即肤胀也。气胀,七气 郁而成胀,即鼓胀也。血胀,妇人经血不行,夹水而成胀,即血分也。谷胀,饮食留积,渐大而成胀,即食积也。

中满如胀辨

中满者,腹内满而外肿大。如胀者,胸腹自觉常满,外无胀形。

中满者,实满也。如胀者,不满也。

内伤发黄外伤发黄辨

外伤发黄,邪热入里,不得发越而发黄,其病皆实。内伤发黄,饮食湿热,积不得解而发黄,其症多虚。

疸黄二证辨

疸病,面目齿甲昏黄,黄而明,暴病也。黄病,但病身面黄,黄而晦,久病也。

五疸证辨

黄疸,遍身热而黄,面目黄,食已即饥,安静嗜卧。酒疸,身目黄,小便黄,腹如水状,足下热,时欲呕。谷疸,遍身黄,食谷不消,食已即眩,心中懊 。女劳疸,一身尽黄,额上黑,大便黑,应作黑疸。黄汗,汗出如柏汁,身热,足冷,四肢肿。

黄肿疳黄血黄辨

黄肿,身面黄而腑肿,俗曰内胖。血黄,脱血而黄,枯萎无血也。疳黄,身面黄而不肿,痿弱,腹内有虫,即食劳发黄。

癥瘕痃癖四证辨

食瘸,腹内坚实,按之应手。血瘕,在少腹及左胁下,假物成形,无常处。气痃,在脐左右肌肉间,条长紧急痛。痰癖、饮癖,侧在两胁隐僻处,不可见。

盖此四证,内伤气、血、痰、食,留着而成积也。

五积辨

肝之积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肺之积曰息贲,在右胁下,大如覆杯,气逆背痛。心之积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之下。脾之积曰痞气,在胃脘,如覆盆,痞塞,饥减饱见。肾之积曰奔豚,若豚奔状,自少腹上至心,或上或下无时,饥见饱减,少腹急,腰痛。

肥气者,肝之留血。息贲者,肺之滞气。伏梁者,心之郁火。痞气者,脾之湿气。奔豚者,肾之水寒。脏之气与外之淫邪合而为病也。此五脏之邪自为积也。

积聚辨

积者,停积不散,按之坚而不移。聚者,忽聚忽散,推之移动不定。

积,即癥、瘕、痃、癖之为积也。聚,气聚而未成积也。

诸积兼见证辨

食积,腹满醋心。酒积,目黄口干。痰积,涕唾稠黏。涎积,咽如曳锯。水积,足胫肿满。气积,噫气痞塞。血积,打扑肭瘀,产后不月,少腹腰胁有形块。癖积,两胠(即胁下)刺痛。

息奔息积辨

息奔在右胁下,大如覆杯,气逆背痛。息积右胁下满,气逆息难。

息奔已成积也。息积未成形也。二者皆肺气成病。

新血衄血畜血辨

新血,血出新鲜。衄血,血出污蔑。畜血,血蓄胸腹,内结满痛。

血色辨

血色鲜赤是新血。血紫黑成瘀,是因热而污。血黑黯成块,是因冷而瘀。

口中出血诸证辨

咳血,咳而出血,如丝缕,出肺络。咳血,不咳,痰中带血,出于脾脉。咳唾血,咳而唾出纯血,出肺肝肾三脉。咳嗽唾脓血,身热、咽痛、上气,其病为肺痿。咳唾脓血痰,如糯米粥,胸中隐隐痛,其病为肺痈。咯血,咯甚血少,如针末,出于肾之脉。呕吐血,或多或少,或鲜赤,或污蔑,出于胃之脉。

鼻衄血二证辨

鼻出血少,自脑,下出自肺脉。鼻出血多,夹鼻而下出于胃脉。

溲血淋血辨

溲血,溺出血,利而不痛。淋血,溺出血,痛而不利。

下血诸证辨

肠风,先血后粪,血清鲜,出于胃经。脏毒,先粪后血,血污浊,出于脾经。结阴,即肠风脏毒,久而不已,已而复作,出脾经。肠癖,水谷与血,另作一派,如渍桶涌出,久则为痔,患也。血痔肠头有疮,因便而出血。暑毒下血,夏月下鲜血,将成肠癖。酒毒下血,酒过于多,下血污浊,久则为痔。

外痛证辨

风痹,抽掣痛,走注不定。寒痹,绌急,痛甚拘挛。湿痹,重着痛,麻木不仁,胕肿。

热痹,满闷痛,身烦热。痰饮痹痛,牵引走注。瘀血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滞气痛,延上下,郁闷不安,日重夜轻。

内痛证辨

寒痛,悠悠不止,喜热恶寒,痛下延。热痛,紧急作辍,喜凉恶热,痛延上。虚痛,隐隐不甚,喜以物拄按,二便自利。实痛,满闷瘅渴,内实不大便。郁气痛,如针刺,攻走上下。酒积痛,泄黄沫,口渴身热。蓄血痛,口作血腥,饮水则呃,一点痛,不行移。痰饮痛,去来无定,发厥时眩晕,吐白涎及下白积。虫积痛,面白斑,目无精彩,唇红,食即痛,痛后能食,口吐清水,腹有青筋。食积痛,手不可按,不能食,痛甚,欲大便,痛随利减。

头痛分经辨

太阳巅顶连项痛,抽搐为风,挛急为寒,重坠为湿。阳明额显痛,目痛鼻干为燥热,胸膈亦痛为伤食。痛而晕,喜热按,为阳气不升。少阳耳中,痛起连耳,上及额角,为风热。鱼尾痛而上至额角,为血虚有火。厥阴脑中痛,吐沫,或脑痛齿亦痛,并为寒脑痛,不可已,为肾气厥逆。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

太阳寒水之经主表,其痛为外入风寒暑湿之邪。阳明燥金之经主里,其病为燥热。少阳相火之经主表里之半,其病为寒热。厥阴风木之经与督脉会于脑,在脑属少阴寒水,其病为阴寒,内外之邪皆得犯之。

厥气痛辨

肝厥,头痛,严寒喜风凉,见烟火则作。肝厥,心痛甚,烦躁而吐,身热足寒。肾厥,头痛,巅脑痛,不可已。肾厥,心痛,手足厥逆,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不渴,气微弱。

肝厥者,厥阴风木之气上冲而为热痛也,故所见皆风热症。肾厥者,少阴寒水之气上冲而为寒痛也,故所见皆寒冷症。

大头瘟雷头风二证辨

大头瘟,头面肿大而痛。雷头风,头起核块而不甚痛。

头面肿痛分证经辨

太阳头脑巅顶,病属风寒。阳明额颅,病属燥热湿热。少阳耳前后上下及额角鱼尾,病属风热。

心痛心胞络痛胃痛脾痛胸痛膈痛辨

真心痛,手足青过节,手足冷厥,死不治。心包络痛,痛彻背,寒热皆痛。胃痛,胃脘当心处痛,其因多端。脾痛,脾脉络心,痛不下食。胸痛,心之俞,胆之络脉,引痛背胁。膈痛,心胃之间,横满而痛。

三阴腹痛辨

大腹居脐上,属太阴,其痛为痰食。脐腹居脐中,属少阴,其痛为寒热。少腹、小腹居脐下,属厥阴,其痛为溺涩及虚寒。

腹痛诸证辨

小肠气,远脐耕起,走注痛。膀胱气,少腹肿痛,不得小便。肝气,少腹痛,引两胁。疝气,少腹痛,引阴囊睾(音皋)丸。肾气,少腹上冲心,痛有形块,即奔豚气。

腰痛诸证辨

腰痛在两腰眼横过处痛,乃足少阴。腰连背及项痛,乃足太阳。腰连腿痛,亦足太阳经。腰连胯痛,乃足少阳。腰连膝痛,足少阴、厥阴。

风寒湿热四痹证辨

风痹,即行痹,走注痛,俗称为流火。寒痹,即痛痹,痛甚苦楚,俗名痛风。湿痹,即着痹,麻木不仁,俗名麻痹。热痹,即上三痹之郁,病肌肉变色,唇口反张。

诸痹证辨

周痹,周身痹痛,即一身之痛症。血痹,即血风痛之症,体如风吹,卧不时动摇。

肠痹,即飧泄之症,数饮,小便不通,时飧泄。胞痹,即膀胱气之症,少腹按之痛,小便涩,上流清涕也。

行痹支饮痹辨

行痹,肢节走注痛。支饮作痹,腹胁肩背流注痛。

脚气脚肿辨

脚气,足胫顽麻肿痛,经曰痹厥。脚肿,脚胫虚腑而肿,不痛。

太阳风痉二证辨

太阳中风,颈项强急,恶风自汗。风痉,身强直,手足搐搦,而有汗或无汗。

痉,亦太阳伤风寒证,为因湿胜,故身强直。

痉项强二证辨

痉,身强直,颈项强急,甚者头摇口噤,角弓反张。项强,但颈项强直,急,无诸证。

痉外因内因辨

外因风湿,柔痉,身强直,自汗而恶风。外因寒湿,刚痉,身强直,无汗而恶寒。

内因亡津液,阴痉,身强直,厥逆,筋脉挛急,合面卧,闭目,口中和。内因痰火,阳痉,身强直,搐搦动摇,不厥逆,痰壅不醒,仰面卧,开目,口中燥。

瘛疭诸证辨

痉病,身强直而瘛疭。痫病,眩仆而瘛疭。破伤风,病筋挛急而瘛疭。暑风病,汗大出而瘛疭。

鹤膝风筋挛脚气三证辨

鹤膝风,两膝肿大而痛,足胫枯细。筋挛,手足拘曲而不伸。脚气,脚胫顽麻肿痛,亦有不肿但痛。

眩晕郁冒昏冒三证辨

眩晕,是目黑而头旋,犹知人,但不欲开目,视物皆黑者为眩,转者为晕。郁冒,是一时火郁于上,不知人。昏冒,是风中脏,猝仆,昏迷不知人。

癫狂痫谵妄四证辨

癫者,神识不清,语言颠倒,俗指为痰迷心孔者是。狂者,猖狂刚暴,语不经见,俗为著神。痫者猝仆不醒,口作畜声,俗曰羊癫风、猪嫌病。谵妄,妄言妄见,俗曰心风。

谵妄谵语辨

谵妄,语不经见,言鬼言神,久而不已,有曰中干恶气。谵语,狂言妄语,邪热内入阳明,心热神乱。伤寒病及风邪入于血室者有之。

惊恐二证辨

惊者,外有所触,而心因动惕不安。恐者,外无所触,而心常恐惧,不能独宿独处。

汗辨

风暑病自汗,寒湿病无汗。表虚有汗,表实无汗。内热蒸而多汗,内虚燥而少汗。心之阳虚,自汗发厥。肾之阴虚,盗汗发热。

发汗自汗盗汗辨

发汗者,以汗药发其汗。自汗者,不用发汗而自然出汗。盗汗者,睡熟汗出,醒而敛汗。自汗者,不分寤寐,而皆汗出。

头汗手足汗辨

头汗者,剂颈而还,下却无汗。手足汗者,手足偏多,余无汗。

寐瞑卧安四证辨

不寐,夜常长寤也。阴虚神清不寐,痰扰神昏不寐。不瞑,夜目不闭也。卫气不入于阴,目不瞑,阳邪入于阴,烦躁不得瞑;汗后虚烦不得瞑。不得卧,身不得卧也。水气,卧则喘喘,故不得卧。卧不安,反侧不得安卧也。邪热在阳明。

多卧嗜卧但欲寐三证辨

多卧,早夜皆卧也。卫气久留于阴,故多瞑。嗜卧,身怠惰也,湿胜嗜卧,阳虚嗜卧。但欲寐,不能寤也,寒中少阴,阴气胜,故但欲寐。

消渴口渴嗌干辨

消渴,渴而欲饮,饮多而渴不解。口渴,欲饮,饮则解。嗌干,不欲饮,饮不解。

强中筋疝辨

强中之状,玉茎不痿,精流不住。筋疝之状,玉茎肿胀,挺长不收,精自出。

伤寒下痢常病泄泻诸证辨

伤寒下利,有合病表不解而下利。有太阴,阳病腹满,吐而自利;阴病腹痛,自利益甚,溺清白。有少阴,阳病自利,纯清水,心下急痛,口燥渴;阴病心烦,自利而渴,小便白。有厥阴,阳病下利,脓血下重;阴病下利,厥逆而恶寒。常病泄泻有濡泄(湿)、鹜泄(寒)、溏泄(热)、飧泄(风)、滑泄(虚)、大瘕泄(实)、有脾泄(脾积)、肾泄(关门不固)等症。

泄痢辨

泄泻者,大便注下,水谷一并而后出也。有腹满、腹痛、肠鸣、食下则泻之症。所下有泡水,黄赤汁,白物,完谷不化之异,不里急后重与痢别。但有大瘕泄,亦里急后重如痢状,却无脓血稠黏之症。痢即滞下,经名肠癖,其状大便频利,腹痛,里急后重,逼迫恼人,所下或赤,或白,或脓血稠黏,或肠垢,或清水,或如豆汁之不同。

大便燥大便难大便实大便秘辨

大便燥,因汗多亡津液,大肠枯燥,此当润下之症。大便难下,直肠干结而难出,此当外导之症。大便实,按之肠内坚实而不得下,此当攻下之证。大便秘,日多闭塞而不行,此当与大攻大下之症。

癃淋辨

癃,少腹满,小便秘而不痛。淋,小便淋沥,茎中痛。

癃闭关格辨

癃闭,但小水不通,而上不吐逆。关格,是小水不通,而上且吐逆。

溺秘转脬辨

溺秘,小便不通,小腹满急不痛,痛为脬痹。转脬,脬系反戾,小便不得通,少腹痛。

小便秘小便少小便难小便淋沥辨

小便秘,小水全不出,少腹满,膀胱燥。小便少,小水出而不多,津液少。小便难,小水点滴而难出,茎中却不痛。小便淋沥,小水点滴而淋沥,或痛。

膏淋白浊辨

膏淋,败精凝结而为痛,溺窍塞,出不快,故痛。白浊,败精流溢而不痛,肾气虚脱,故不痛。

气淋胞痹辨

气淋,浊有余沥,少腹满而痛,脐下妨闷。胞痹,小便不通,少腹满而痛,又名膀胱气。

小便不禁遗溺辨

小便不禁,日夜溺自出,不能固禁。遗溺,夜卧遗溺,日能自禁。

梦遗漏精辨

梦遗,是梦与鬼交而遗,因而惊觉。漏精,是夜不梦与鬼交而精自出,觉乃知。

白浊小水浑浊辨

白浊,因小便出如膏脂或常自流溢。小水浊浑,小便出泔水。

囊缩辨

伤寒舌卷囊缩。急,烦满,大便实,为阳热;不渴,二便利,为阴寒。常病囊缩入腹内,为肝厥。

寒疝木肾辨

寒疝,阴囊冷结,如石而痛。木肾,囊硬顽痹而不痛。

水疝 疝辨

水疝,阴囊肿如水晶,痒,流水,少腹按之作声。 疝,阴囊肿大,不痛不痒。

冲疝奔豚辨

冲疝,下气上逆冲心,痛无形块。奔豚,下气上逆,痛有形块。

厥疝寒疝辨

厥疝,囊冷而不坚结,腹中冷痛。寒疝,囊结如石,控睾丸痛。

内障外障青肓辨

外障,由翳膜遮睛,障在外。内障,睛内隐隐,有云气遮掩,障在内。青肓,无内外障,瞳神如故,只自不见,是元府抑遏,不能发此灵明。

目昏目暗目眩辨

目昏,是视物不明,如在云雾中行,或如隔缣视物。目暗,是 无所见,神水变色。目弦,是目睛掉眩,一时眼黑不见物。

耳聋耳闭辨

耳聋,耳不鸣,只不能听,是肾气不通于耳。耳闭,耳中鸣,或痒,或气满不能听,是外声不得入。

鼻鼽鼻渊脑漏辨

鼻鼽,鼻流清涕,由寒伤脑。鼻渊,鼻流浊涕不已,由风伤脑。脑漏,鼻流下如鱼脑状,由胃中湿热,上蒸伤脑。

鼻流白涕黄水辨

头风脑痛,鼻流白涕。虫蚀脑痛,鼻流黄臭水。

牙齿出脓血四证辨

齿,牙龈虫蛀,痛,腐烂出脓汁。龋齿,齿黑烂,出脓血。齿挺出肉,消出脓汁。牙宣,牙齿宣露出脓血。

重舌木舌辨

舌肿而胀如两舌,为重舌。舌肿而强硬,为木舌。

舌胎辨

外伤病,邪热传半里,在胸,舌胎白;下阳明入里,则舌黄;热盛则转黑,生芒刺而焦枯。内伤脾热,舌白而滑,脾闭,舌白如雪。

喉痹喉闭咽肿咽嗌痛辨

喉痹,喉中痛,且麻,且痒,而肿透于外,又名缠喉风。喉闭,喉痛而喑,呼吸不通,语言不出。咽肿,咽门肿痛,一边肿名乳蛾,两边肿名双蛾,饮食难入。咽嗌痛,内痛而外不肿,咽唾与食皆痛。

咽痛喉疮辨

咽痛,咽中痛。伤寒少阴病,阳热咽痛而心烦满,阴寒咽痛而厥逆下利,虚劳,阴火游行,咽痛而喑。咽疮,喉内生疮,痛。伤寒、虚劳皆有之。伤寒为实热,虚劳为虚火。

经水淋沥崩漏辨

经水淋沥,经行数日不断。漏下,少妇经水一月数行。崩中,老妇经断,复下不止。

错经妄行血溢辨

错经者,当经时而血上出于口,为错经妄行。血溢者,不当经期而血上出于口,为血上溢。

带下证辨

带下,所下白液淫淫,是带脉之精液下流。带下,所下污秽如红津烂瓜之类,是胃中湿热下流,非带液。

产后郁冒眩晕辨

郁冒,是恶露扶火上冲,令神昏不知人。眩晕,是痰扶火上行,令头旋目黑,自能知人。

肠覃疝瘕辨

肠覃,冷气结积在小肠之外,按之则坚,推之不移,月事以时下。疝瘕,冷气结于少腹, 热而痛。

石瘕宓瘕辨

石瘕,寒客子门,衄血留止而成,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宓瘕,内居大肠之处,按之不得。

虚劳三证辨

血劳,夜分潮热,咳嗽盗汗,或咯唾血,经水断绝。血风劳,寒热自汗,恶风或咳嗽痰血也。蓐劳,产后虚乏少气,咳嗽潮热或寒热已成劳。

郁风血三痛辨

郁气痛,其状胸膈满闷,气不得升降,痛在气分。血气痛,经行腹内痛,产后少腹痛,痛在血分。血风痛,发寒热,恶风自汗,经产时得之,痛在筋骨肌肉,不已则成劳。

寒热如疟二证辨

风入血室,寒热谵语,经产时得之。思怒不遂,寒热面赤,心忡,脉弦出鱼际。

血分水分辨

经闭而后身腑肿曰血分。身腑肿而后经闭曰水分。

经闭妊娠辨

经闭,三月、两月不通。实者,胸腹满闷,或恶心多痰,或消谷善饥;虚者,烦热肌燥,倦怠,脉右尺数或微,左关沉涩或弦数,此为经闭。妊娠,经断三两月,饮食形容如故而无病,或恶心呕逆,阻其饮食,或腹内有形而动,脉太冲盛而气虚,或少阴脉应手而动,或尺脉滑疾,按之散大,此为有孕。

漏胎行经辨

漏胎,经断两三月,饮食形容如故,尺脉有力,或恶心阻食,腹内有形迹,忽然下血,或淋沥,或暴多,此为漏胎。行经,经断两三月而复行,腹痛,内无形迹,脉多弦,或数,或涩,此为行经。

附:虚症用药法

凡人之一身,曰气虚,曰血虚,曰阳虚,曰阴虚,四者须分开而治。

夫气虚者,气中之阴虚也。血虚者,血中之阴虚也。

阳虚者,心经之元阳虚也。阴虚者,肾经之真阴虚也。

治气虚,当用四君以补气中之阴。

治血虚,当用四物以补血中之阴

治阳虚,其病多恶寒,责其无火,宜以补气药中加乌、附等药,甚者三建中、正阳散之类。治阴虚,其病多壮热,责其无水,宜以补血药中加知、柏或大补阴丸、滋阴大补丸之类。盖阳虚,以心经元阳虚甚之躯,不可投芎、苓辛散淡渗之剂,恐反开腠理而泄真气。而阴虚以肾经真水衰极之候,切不可服乌、附等补阳之剂,恐反助火邪而灼真阴。第遇血脱血虚之证宜乎益气以参、芪。正谓阳生阴长之理。惟真阴虚者,若用参、芪,恐不能抵当,而反益其病耳。然血虚者忌参、芪也。是以必须将气、血、阴、阳四虚辨明方可以用药。不然,即杀人矣,可不慎欤!

《医阶辨证》终 ZW3fbVNQ2d9s1V7zERJIu0x7ANjVJn9OZ5XnFeQLhbkgbQEhqMcUmAjKw+vF0+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