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形与神俱”“形神共养”。心身整合就是形神整合,就是“形神合一”,属于祖国医学形神疗法。形神合一,合于一气,培养人体正气,提升人体自组织能力,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论衡·谈天篇》 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论衡·言毒》篇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古人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就是气一元论思想,简称气论。《道德经》 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道化生一,这个一就是阴阳未分的本原之气,一气运动化生阴阳,阴阳运动,化生万物。
《素问·宝命全形论》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万事万物统一于一气,包括人,也统一于一气。人由天地之气所化生,这个天地之气,也是生天生地之气,也就是道生一之一气。天地万物与人统一于一气,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天地同根同源,天人合一。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与人的本原,同时,气的运动变化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气的运动变化形成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气的运动,中医学称之为气机;气的变化,中医称之为气化。《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人体生命,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长,气衰则老,气散则死,一切都是气的运动变化的结果。中医学的养生防病重视精、气、神,谓之人身“三宝”。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也与气的生成和运动失常有关。因此,养生之要,在于调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又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出、入、聚、散等。所谓升,是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是指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是指气由内向外的运行;入,是指气自外向内的运行;聚,是指气聚集汇集于一点的运行;散,是指气从集中向四面八方扩散的运行。升、降、出、入、聚、散等运动失常,则为疾病。内气不足,即“正气亏虚”,运动失常,即“气机失调”,如气滞(气机郁滞)、气逆(气机上逆)、气陷(气机下陷)、气闭(气外出受阻而闭厥)、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等。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 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气和病邪邪正斗争的胜负。正,亦称正气,是指人体内在的调节能力、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康复能力等。邪,亦称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和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正气,认为正气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邪气侵犯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人体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抗病能力强,邪气就难以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从人体受邪之后来看,正气不衰,即使受邪也较轻浅,病情多不深重;正气虚弱,即使感邪较轻,亦可发生疾病或加重病情。总之,中医学的核心认识是:邪正斗争是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气是疾病是否发生的内在根据。
综合以上两个论述,养生调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正气充足,另一个是气机调和。两者兼备,则阴平阳秘,形神健康。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八个字是条件,“真气从之,病安从来”是结果,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在恬淡虚无的状态下精神内守,真气就会调和畅通,疾病怎么可能会产生呢?从这个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操作,可以使得人体真气调和。
《云笈七签》:“神常劳役于外,遂使神常秽浊而神不清,神既不清,即元和之气渐散而不能相守也。道,人常用之,而不知根本以形神为主,若人不知守于内,而守于外,自然令宅舍虚危,渐见衰坏矣。”意思是:“人的精神经常思考关注外在事物,忽视自己的身体,就会使得人的精神常常秽浊不清,元气就会失散,身体虚危,渐见衰坏。 ”这与《黄帝内经》所讲的“精神内守”恰恰相反。若是“守于内”,自然就会神清气聚、正气存内。
综合以上两者,可以看出,通过精神内守的操作,既可以调畅人体气机,又可以培养人体正气,使得正气存内,真气从之,从而邪不可干,病安从来。
这个“精神内守”的操作,正是心身整合的核心。心身整合以觉知为核心,也就是“精神内守”。“心身整合”是心身整体合一,也就是“心身合一”“形神合一”。心身形神即一阴一阳,心身整合、形神合一,即阴阳合于一气,这个气也就是正气、真气。心身整合通过“精神内守”,促进人体内部元气的运动,一方面培养正气,同时气机协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从而达到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目的(图3)。
图3 心身整合与形神合一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