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国人喜欢圆通的领导,因为我们善于推、拖、拉。中国人喜欢推、拖、拉,这是大家熟悉的现象。中国人为什么推、拖、拉?这是大家很容易误解的道理。

请问,中国人真的喜欢推、拖、拉吗?认真思索起来,我们似乎很不喜欢推、拖、拉,看到大家一味推来推去,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厌恶。

然而,中国人真的不喜欢推、拖、拉吗?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有一些喜欢推、拖、拉的人,因为一旦有人不推、不拖、不拉,似乎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

老实讲,中国人不推、不拖、不拉,是不行的,会招致人家的反感。中国人过分推、拖、拉,也是不行的,会惹来一大堆的批评。

人家请我喝茶,我丝毫不推,爽快接受。万一对方只有一杯茶,正好他自己口渴得很,稍微尊重我一下,我便不客气地伸手接过来,这样合适吗?是否显得自己不懂礼貌。下一回,他因为只有一杯茶,端起来就喝,请都不请我一下,我又会有什么感想呢?会不会产生“怕什么?礼貌上招呼我一下都不敢?放心,我不会那么不讲理,一请就要”的不愉快感觉呢?

人家请我喝茶,我推来推去,始终不肯接受。如果对方茶水准备得相当充分,心里便觉得奇怪:“茶都不敢喝,是不是害怕有毒?”特别是饮料下毒案件连续发生以来,更容易引起类似的猜测。既然茶都不敢喝,我们还称得上朋友吗?下一回,他根本不准备茶水。我坐了半天,茶都不端一杯,心里也不免纳闷:“难道这是他的待客之道?还是故意对我表示冷漠?”特别是前几次来,起码有白开水喝,这次问都不问一下,一杯水都没有,更容易令人起疑。既然如此,我可以继续把他当作朋友吗?

看起来中国人十分多疑,很难服侍。实际上中国人脑筋灵活,反应快速,自然有这些捉摸不定的念头。

于是,虽然我总共只有一杯茶,自己又口渴得很,我还是不必目中无人,拿起来就喝。稍微表示尊重他一下,端起茶来朝他伸出去:“请。”相信他是个明理的中国人,必定会推说:“不要客气。”这样彼此都有面子,气氛自然和谐。

推的时候,要赶快利用时间,好好斟酌一下:“我到底该不该要?”不应该要的时候,当然不可以接受;应该要的时候,就要适当地接受,不要再推。有人只看到中国人嘴巴“推”说“不要”,实际上,却表现出伸手“要”了,便认为中国人“圆滑”。由于中国人常常推、拖、拉,就认定中国人只要圆滑一些,事情便好办得多。

其实,中国人最讨厌圆滑。任何人只要给人家一种圆滑的感觉,这个人的前途必然十分有限,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表面上看起来,圆通和圆滑长得一模一样,两者都是不断地推、拖、拉,但是结果完全不同。我们可以这样说:推、拖、拉到没有解决问题,叫作圆滑;推、拖、拉到最后把问题圆满化解掉,便称为圆通。

任何人想以推、拖、拉来推卸责任,已经是圆滑。若是利用推、拖、拉这短暂的时间来充分思考,寻找合理有效的化解方案,那就是受人欢迎的圆通。

为什么需要推、拖、拉呢?主要有三大理由:

第一,不推、不拖、不拉,根本就没有思虑的时间,立即反应的结果相当于压宝。万一压错了,如何得了?人不是神仙,不可能一出手就对。最好稍微推、拖、拉一下,争取短暂的思维时间,想好了再动作,比较有把握。若是不推、不拖、不拉,只是静静地沉思,恐怕气氛太严肃,也令人承受不了。

第二,中国人的矛盾性格,使得能力强而又率先施展出来的人,容易招致众人的妒忌,以致成为众矢之的而有志难施。能力强的人,必须懂得“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道理。凡事先推、拖、拉一番,表示礼让,然后在众人推举下,当仁不让。推、拖、拉不一定推给别人,也不一定推给自己,推来推去,推给最合适的人。大家都有面子,才不至于引起嫉妒和破坏。

第三,有效的管理,必须讲求省力,稍具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推、拖、拉最为省力,同时也最没有压力。大家都轻松地推、拖、拉,把事情做好,岂非十分愉快?圆通的领导,必须具有高超的能力,却又同时具备熟练推、拖、拉的功夫,不会自我表现得让下属没有面子。同样下属表现的时候,也会顾及领导的自尊。有人说面子害死了许多中国人,但是弄得大家都没有面子,又算得上什么高明的领导?

用推、拖、拉来解决问题,称为化解。功力高的领导者,可以做到完全没有后遗症。不像一般人那样,不推、不拖、不拉,问题是解决了,却引发更多的问题。谁来收拾这些后遗症?还不是领导者自作自受。

中国人真正欢迎的,是圆通,绝对不是圆滑。我们只有“圆通寺”,哪里都不曾出现过“圆滑寺”,便是最好的证明。中国人一看到“圆滑寺”,必然退避,不敢进入。只有“圆通寺”,我们才会不惜长途跋涉,前去参拜。

圆通和圆滑的差别,真是微乎其微,所以很容易产生混淆不清的判断。圆滑是推、拖、拉。凡是一味推、拖、拉的人,我们都判定其为圆滑,令人讨厌。圆通也是推、拖、拉,不过只到合理的地步。凡是能够拿捏分寸,既不是不推、不拖、不拉,也不是一直推、拖、拉,却能够推、拖、拉到合理的程度,就是圆通。既受人欢迎,也最有成功的可能。中国式领导,初看起来,根本就是互相推卸责任。领导发现过失,马上推给下属;下属遇到责任,立即推给领导。这种乱七八糟的情况,事实上只是中国式的表面现象。

领导如果仅仅想到推、拖、拉,就会陷入圆滑的困境,因为下属也是中国人,同样深谙推、拖、拉的手法,于是彼此推来推去,成为典型的“和稀泥”,为害之烈,实在莫此为甚。但是,领导不推,一切责任自己负,下属觉得自己不必尽心,甚至认为有力无处使,终至袖手旁观。领导表演个人秀,并不是良好有效的领导。下属不推,有事抢着做,领导不断地“软土深掘”,加重其责任,一旦导致“英年早逝”,也不是好结局。

领导者推、拖、拉到合理的地步,被领导者也推、拖、拉到合理的程度,彼此配合,便成为“圆通的领导”,这才是中国人的艺术,不但高明,而且快捷有效。

中国人主张做人要外圆内方,做事讲求圆满而不失原则,在这种条件下,唯有圆通的领导,才能够方中求圆,既合乎人性的需求,而又产生最佳效果。

当然,一些领导者呈现无力感的主要原因便是盲目依循西方的领导理论,想以西方的领导法则来领导中国人,必然无力而缺乏成效。

西方人佩服有能力的人,比较容易接受领导。一些中国人一方面看不起没有能力的人,一方面则讨厌有能力的人,因此特别难以有效领导。

中国人不喜欢被管,却常常爱管别人。被管,就心存抗拒;管人,则沾沾自喜。如何在矛盾中取得统一?唯有圆通,才能解答这些疑问。 7LVl1qbTx9chcV1h8W2XdNijxsi0dP4zhwtbZ/X3AgqFlgc2+mktIIVObI1iH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