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草木枝干上,萤不仅要使它的俘虏失去知觉,结束战斗。而且,无论这个地方如何危险,它也要就地把它解决处理掉,也就是要把它变成腹中之物。所以,萤的食品的获得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萤在捕获蜗牛后,它吃蜗牛的方法是不是很奇特呢?它真的是在食用它吗?是不是要在食用之前将蜗牛分割成片或者块,或者是割成一些小碎片或碎粒什么的,然后再大吞或大嚼一番呢?
我猜想,萤不是以这种普通的食用方式食用蜗牛的,因为,我从来也没有在这些动物体内,找到过任何这种小粒的食物。这就证明萤吃食物的方法,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狭义上的吃,它只不过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巧妙地来解决问题罢了。
萤食用蜗牛的方法是这样的,它要将蜗牛先制造成非常稀薄的肉粥,然后才开始饮用。就像蝇吃小的幼虫一样,它能够在还没有吃之前,先将其制成流质,这样享用起来更痛快些。
萤吃蜗牛的方法非常奇特。不管蜗牛的大小如何,萤都要先使蜗牛失去知觉,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常常只有一只的1/4大小。这时三三两两地跑来一些客人。它们和主人毫无争吵,全部聚集到一起,准备和主人一起分享食物。
过了两三天以后,如果把蜗牛的身体翻转过来,孔朝下放置时,它体内盛的东西,就会像锅里的羹一样流出来。这个时候,萤的膳食已经结束了。它所吃的只不过是一些其他动物已经吃剩下的东西。因而,众虫同时与萤分享了一只蜗牛。
这就是萤吃蜗牛的全部过程。和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过的“扭”的动作相似,它们经过几次轻轻地咬,蜗牛的肉就已经变为流质的肉粥了。然后,许多客人都围过来共同享用。每一位客人都很不客气地一口一口地把它吃掉,而且,每一位客人都利用自己的一种消化素把它做成汤。
萤能够用这种方法吃掉蜗牛,说明萤的嘴是非常柔软的。萤在用毒牙给蜗牛注射毒药的同时,也会将其他物质注入到蜗牛的体内,使蜗牛身上固体的肉能够变成流质。这样一来,这种流质很适合萤那柔软的嘴,它便能方便自如地享用了。
在我的玻璃瓶里,虽然蜗牛所处的地位不是特别稳固,但是,它还是非常仔细小心的。有的时候,蜗牛爬到了瓶子的顶部。玻璃瓶顶部盖着玻璃片,于是,它为了能在那里停留下来,而且更加稳固和踏实一些,它就利用那自己随身携带着的黏性液体,粘在那个玻璃片上。
这样一来,的确是非常稳定安全的。不过黏液一定要多用一些,不然的话,如果稍微少用了一点儿黏液,都将是十分危险的,即便是微微地动一点儿,也足以使它的壳脱离那个玻璃片,从瓶子的顶端重重地摔下来。
萤为了弥补它自己腿部以及足部力量的不足,常常要利用一种爬行器爬到瓶子的顶部去,先仔细地观察一下蜗牛的动静,此后,作一下判断和选择,寻找可以下来的地方。然后,就那么迅速地轻轻一咬,蜗牛便轻而易举地失去了知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于是,一点儿也不拖延,萤开始抓紧时间来制造它的美味佳肴——肉粥,将数日内的食物准备充足。
当一阵风卷残云以后,蜗牛壳空了,萤也吃得很饱了。但是,这个空壳依然是粘在玻璃片上的,并没有脱落到瓶底。而且,壳的位置也一点儿都没有改变,这都是黏液作用的结果。那个毫不反抗的隐居者就这样牺牲了,就这样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任人宰割了,最终,变成了别人嘴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大餐。
蜗牛就在它那受到攻击的原地,逐渐流干了身体的全部,只留下一个空空的壳了。这种详细的情形,向我们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萤的这种麻醉式的咬伤,对蜗牛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可以说,萤处理蜗牛的方法是非常特殊而巧妙的。
萤必须具备一种特别的爬行足或其他什么有利的器官,才能使自己顺利地爬上危险的高处,实现自己的目的。比如,爬到悬在半空中的玻璃片上去,或者是爬行到草秆上去,它要使自己不至于在还未触及到猎物时,就先从高空跌落下来,从而半途而废。显然它现有的笨拙的足是不够用的,这就需要有辅助工具帮助它。
在放大镜下观察萤时,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在萤的身上的确生长着特别的器官。大自然这个造物主是公平和细心的,并没有忘掉赐给萤必要的工具。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萤的身体下面,接近它尾巴的地方,有一块白点,这主要是由一些一打以上的短小的细管,或者是指头组合而成的。
这些东西有时合拢在一起形成一团,而有的时候,它们又像蔷薇花一样,伸展开来。就是这精细的结构,这些隆起来的指头帮助了萤,使得它能够牢牢地吸附在非常平坦而无障碍物的表面上,与此同时,还是它向前爬行时的辅助工具。
如果萤想使自己紧紧地吸附在玻璃片上,或者是草秆上,那么,它就会放开那些指头,让蔷薇花绽放开来,让这些指头在支撑物上伸展开来。萤就利用它自己自然的黏附力而牢固地附着在那些它想停留的支撑物体上。当萤想在危险的地方爬行时,那些指头便相互交错地一张一缩。这样一来,即使在最危险的地方,萤也能自由自在地爬行。
萤身上特有的形似蔷薇花形状的指头,不是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但是,它们每一个都可以向各个不同的方向随意地转动。事实上,说它们像指头并不贴切,说它们更像一根根细细的管子倒很形象。因为,这一个比喻要更加合适,贴切一些。
如果将它比喻成指头,它们却并不能拿起什么东西,它们只能是利用其黏附力而附着在其他东西上。它们的作用很大,除掉黏附,以及在危险处爬行这两大功能外,它们还可以当海绵以及刷子使用。
在萤饱餐一顿以后,当它休息的时候,它便会利用这种自动的小刷子,对头和身体表面进行扫刷和清洁工作,这样既方便又卫生。
它之所以能够将身体上的这一器官运用自如,主要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有较柔韧的小刺,使用起来相当便利。在它饱餐之后,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再用刷子一点一点,从身体的这一端刷到另外一端,而且非常仔细、认真,几乎没有一个部位会被遗漏掉。可以说,萤这种小动非常爱清洁,而且非常注意文明修身。
从它那副神采奕奕、得意洋洋而舒服的表情来判断,萤非常重视个人的清洁卫生,也非常有兴趣去做。对此,我们当然会产生某种疑问:为什么莹在拂拭自己的时候,是那样的专心致志,而且又那么谨慎小心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把一只蜗牛做成一顿肉粥,要花费很多心思,而且还要耗费几天的时间把它饮食完,肯定会把自己的身体弄得出奇的肮脏,那么,认认真真地在饱餐之后,清清爽爽地刷洗一下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焕然一新,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萤之所以名声大震,不是因为它会利用那种类似于接吻一样的动作——轻轻地扭动几下来施行麻醉术的才能,它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本领,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比如特异功能什么的。那么,它所具备的奇特本领是什么呢?
人人都知道,萤最引人注意的是身上的那盏灯。它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这盏灯,在黑夜中为自己留一盏灯,照耀着自己行进的路程。这就是萤大名远扬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了。
雌性萤发光的器官是身体最后的3节。在前两节中的每一节下面发出光来,形成了宽宽的节形。而位于第三节的发光部位,只是有两个小小的点,比前两节要小得多,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出来,因而我们在萤的上下两面都能看得见光。从这些宽带和小点上,可以发出明亮的、微微带蓝色的光。
雄性萤与雌性萤相比有很大不同。雄性萤只有雌萤那些灯中的小灯,也就是说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在发光。而这两个小点萤类几乎全都具备,从萤还处于幼小的蛴螬的时代开始,就已经具备这两个用于发光的小点。此后,随着萤的成长,这些小点也在不断地长大。它会陪伴萤的一生。
无论在萤身体的上面还是下面,我们都可以从同方位看到这两个发光的小点。但是雌萤所特有的那两条宽带子则不同,它只能在下面发光,这是区别雄萤、雌萤的最好办法。
关于这两条发光的带子,我曾经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过。在萤的皮上,有一种白颜色的涂料,形成了很细很细的粒形物质。这就是萤的光源所在。在这些物质的附近,还分布着一种非常奇特的器官,它们都有短干,上面还生长着很多细枝。这种枝干在发光物体上散布着,其中一部分还深入其中。
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是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的。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与空气接触时立即会发出亮光,有的时候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此等物质,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可燃物”。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作用效果是使之发光或产生火焰,这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氧化作用”。
萤能够发光,便是这种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与说明。萤的灯就是氧化作用的结果。萤通过氧化作用点燃了它的灯,而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氧化作用的产物。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至于那种发光的物质的性质,至今还是尚未解开的谜。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得很详细。我们清楚地知道,萤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它可以随意地调节自己身上的发光的面积大小以及明暗程度,或者是干脆将其熄灭。
萤是聪明的小动物,它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调节自身光亮的呢?经过观察我了解到,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它发出来的光亮就会明亮一些;要是哪天萤不高兴了,把气管里面空气的输送停止下来,那么,光的亮度就会随着空气输入的减少而变得很微弱,甚至是完全熄灭了。
直接影响气管空气输送的因素来自外界的一些刺激。这盏精致的小灯——萤身后最后一节上的两个小点,哪怕只有一点点的侵扰,立刻就会熄灭。
我对这一点体会很深,每次当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便悄悄地和我捉迷藏。我明明就在刚才清清楚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是,只要稍不留意,踩上石头或树枝,发出一点儿声响,或者是我不知不觉地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树木,那个光亮就会立刻消失,这个昆虫自然也就不见了。所以,我也就失掉了一次捕捉它的机会。
其实,情况也不全相同,即便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与扰动,都不会影响雌莹的光带发光。比如说,在铁丝笼子里放一只雌萤,空气是完全可以流通的。然后,我们再在铁笼子旁边放上一枪。就是这样高强度的爆炸声竟也对它没有丝毫的影响。萤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它的光亮依然如故,丝毫没有改变。
于是,我又换了一种探试方法。我取了一个树枝,而且还把冷水洒到它们的身上去,但是我失败了。各种刺激居然都不奏效,没有一盏灯会熄灭,顶多是把光亮稍微停一下。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很少发生。然后,我又拿了我的一个烟斗,往铁笼子里吹进一阵烟去。这一吹,那光亮停止的时间长久了一些,还有一些竟然熄灭了。但是,瞬间又会点燃。等到烟雾全部散去以后,那光亮便又像刚才一样明亮了。
假如你把它们拿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只要你的手对身体压力不太大,那么,它们的光亮并不会有大程度的变化。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身体上的灯完全熄灭。
从任何角来看,萤对自己的发光器官能够进行控制或调节是千真万确的,而且是不容置疑的,它可以随意地使它更明亮,或更微弱,或熄灭。不过,在某一种我们还不知道的环境之下,它也会失去它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
如果我们把萤的发光部位的皮割下来一块,并且放在玻璃瓶或管子里面,虽然发的光并没有像在活着的萤体上那么明亮耀眼,但是,它也还是能够从容地发出亮光的,因为对于发光的物质而言,它是不受生命支配的。
原因在于能够发光的外皮,直接和空气相接触后,发生了氧化作用而发光。因此,并不需要氧气在气管中流通。就是在那种含有空气的水中,这层外皮发出的光也和在空气中发出的光同样明亮。
如果把外皮放在煮沸的水中,由于空气已经被“驱逐”出来了,于是,发出的光就会渐渐地熄灭了。这个证据十分有力地证明了萤的光是氧化作用的结果。
萤发出的白色光,对人的眼睛不刺激而且平静、柔和。这种光看过以后,便会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它们简直就像那种从月亮里面掉落下来的一朵朵可爱的洁白的小花朵。这种光十分灿烂,但同时又是微弱的,点点萤光把整个夜晚烘托得温馨而浪漫,同时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假使在黑暗之中,我们捉住一只细小的萤,然后把萤的光向一行油印的字上照过去,于是我们便会很容易地辨别出一个一个的字母,甚至连不是很长的词也可清楚地辨认出来。不过,超过了这份光亮所涉及的比较狭小的范围以外,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不过,这样的灯会令读书的人感到厌倦,因为它的光亮照射的范围太狭小,亮度也很弱,所以容易使人疲劳。
萤能够发出亮光,心中本应也是一片光明的,但是,事实上却是一群心理很黑暗的家伙。它们根本不存在家族感情,家庭对于它们而言,是无足轻重的。柔情对于它们也是没有丝毫实际意义的。
它们能够随处地产卵,地面上草叶上、树枝上,随处可见,无论何时何地,它都可以随意散播自己的子孙后代,真可谓四处闯荡,四海为家,随遇而安。而且,在它们产下卵以后,就再也不去注意它们了,生死全凭自然,无人问津。
萤在一生中都是放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和幼虫都是发光的。当寒冷的气候马上就要降临的时候,幼虫就会立刻钻到地面下边去,但是并不钻得很深。假如我们轻轻地将它从地面下掘出来,它的小灯仍然还是亮着的。就是在土壤的下面,萤的小灯还是点着的,萤永远为自己点燃那盏希望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