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称大仲马,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大仲马的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料,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

大仲马最著名的小说是《三剑客》、《基督山伯爵》。大仲马曾自己主编过一份文学性质的报纸,名为《火枪手》,上面刊登了他自己的很多小说和漫谈录。《火枪手》是当时法国家庭妇女深深喜爱的读物。

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大仲马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最优秀、最受人欢迎的通俗小说之一。小说通过青年水手邓蒂斯被告密而遭迫害,越狱后化名基督山伯爵报恩复仇的故事,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时期一些上层人物的罪恶发迹史,暴露了复辟王朝时期法国司法制度的黑暗,同时也宣扬了大仲马所主张的社会哲理:赏善罚恶。

本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湛完善的艺术技巧,博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本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次被拍成电影。

尽管《基督山伯爵》问世已有一个半世纪之久,它至今仍在世界各国流传不衰,被公认为世界通俗小说中的扛鼎之作。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家庭的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饱尝种族歧视,并且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也正因为此,形成了他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

《基督山伯爵》创作于1844年,主要讲述19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邓蒂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作为编故事的圣手,大仲马对这本书有超乎寻常的关爱,是他自认的得意之作。作品中悬念迭生、结构完整、语言雅致、情节曲折、不落俗套,是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大仲马将自己鲜明的爱憎,以及在政治上讨厌专制,在道德上主张惩恶扬善的观点在本书表露无遗。

本书以复仇为主题,并且把人物的复仇放到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去描写,放到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中去表现,那么就能揭露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使作品具有某种社会意义。作者融合了浪漫传奇、故事新奇等多种叙述体裁的元素,写成了一部离奇曲折、充满叙述艺术魅力的作品。

因此我们在欣赏本书时应注意,作者书中表现出强烈的复仇意识、善恶分明的价值观以及当时社会对金钱的崇拜。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作者能从时代的变迁去刻画人物思想的变化和性格的形成。

讲述邓蒂斯的人物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七月王朝的“精华”人物的发家过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大仲马是在表现人物对话的手法上展开情节、甚至交代往事的。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无论两个人、三个人,还是许多人的对话,都写得像戏剧场面那样,其中充满了矛盾冲突,起伏变化。 OcF79mhCw+b28GlTPkRnTxeYW0pIklcdHjQSWEwJ9gnERs+o32uWWVgVdbNm/N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