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天开始,鼹鼠就总是和水老鼠说想要结识老獾,可是水老鼠总是再三推托,直到冬季到来,也没有见到老獾。在一个阴冷寂静的午后,鼹鼠趁着水老鼠打瞌睡时,自己偷偷溜了出去,向着野树林走去……
通过整个夏天鼹鼠都常常想起老獾,以及水老鼠总是对鼹鼠再三推托,闪烁其词地说老獾也是有缺点的、不喜欢聚会、不喜欢有人去拜访他的语言描写,说明老獾不喜欢、不善于交际的性格特点。
整个夏天鼹鼠都住在水老鼠的家里。现在恶劣的天气使他们经常待在家中。没事的时候,鼹鼠常常想起在野树林里 离群索居 (远离人群,自己一个人居住,泛指不合群,孤 独的人。) 的老獾。
这位老獾尽管很少露面,但是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们,无不感到他无所不在的影响。
鼹鼠早就想结识这个响当当的人物了,可是每次对水老鼠提起这事的时候,他总是再三推托说:“不用着急。獾总会来的,他说来就来了,到时候我一定将你介绍给他。他可是个好人!但是,你不要把他当成神仙一样,也要看到他是有缺点的獾。”
一天,鼹鼠对水老鼠说:“你能不能请老獾来这里做客,比如来吃顿饭什么的?”
水老鼠答道:“他是不会来的,因为他不喜欢聚会之类的事情。”
鼹鼠又提议道:“那么,我们去拜访他怎么样?”
水老鼠却说:“不,我相信他不喜欢有人去拜访他,他不愿意见人,去拜访他,只会让他生气。虽然我跟他很熟,可我自己都不敢贸然去拜访他。再说,我们也不能去。那地方在野树林的正中央,根本去不了。”
鼹鼠说:“说不定他欢迎我们去呢?那天你不是对我说过,住在野树林里的朋友还不错吗?”
水老鼠 闪烁其词 (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地回答道:“哦!我知道,我知道,我是说过。但是我认为现在还不是去那里的时候。去那里的路很远,而且他现在也不会在家里。只要你耐心地等待,他总有一天会来的。”
鼹鼠听到这里只好作罢。可是,獾始终没有来,他一直住在野树林的那个家里。不过鼹鼠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因此直到夏天过去了很久,他才重新想起要去拜访那位孤独的老獾。
这时候天气已经转冷,道路也泥泞不堪,暴涨的河水在窗外奔腾而过,速度快得让任何船只都追不上,鼹鼠和水老鼠大部分时间只好待在家中。
水老鼠在冬天特别能睡。他白天醒来的时候,或者写上几句诗,或者干点家务活。当然,家里也总有一些动物来串门聊天。
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话题总是离不开夏天。在动物们 的记忆里,夏天是多么丰富多彩的一章啊!里面的插图 有那么多,而且颜色是那么鲜艳!河岸上的美景一个接一个地登场,一个接一个地展现自己五彩缤纷的身姿。
紫色的黄连花最早在河边露脸,她抖开浓密的发卷,对着镜子般的水面绽开自己的笑脸;紧跟其后的是婀娜 多姿 (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 的柳兰,她宛如粉红色的晚霞;紫草开着紫白相间的花朵,悄悄地跻身于群芳之列;最后,某天早晨,羞羞答答的蔷薇仪态万千地出场了,就好像宣布舞会开始的乐曲一样,宣告着六月终于到来了。
通过对黄莲花、柳兰、紫草、蔷薇花、绣线菊等景物的描写,以及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读者眼前铺开了一幅有形态、有颜色的画卷,渲染出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绚丽景色,充分表现了大自然之美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骑士,欧洲中世纪受过正式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代表一个社会阶层。骑士身份并不是继承而来的,骑士属于贵族最底层。在中世纪时,骑士在领主军队中服役并获得封地,但需要自备武器和马匹等。
不过我们还要等待一位出场,就像仙女们在等待她们心目中的牧羊少年,姑娘们在窗口等待 骑士 一样,我们还要等待用一个亲吻把沉睡的夏天唤醒的王子。而当鲜艳、芬芳、穿着琥珀色短上衣的绣线菊优雅地到来时,这出戏就可以开演了。这曾经是多么难忘的一出戏啊!
当大雨疯狂地拍打他们的门窗时,动物们则都在家舒服地回忆着黎明前的情景:白色的浓雾尚未消散,太阳跃出了水平线,给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河岸和河水里都迎来了早起的人们。
他们回忆着烈日炎炎的中午,太阳为绿荫深处洒下一串串细小的金色光芒;他们回忆着午后的划船和游泳,以及沿着布满灰尘的小道散步。
他们还回忆起漫长而凉爽的黑夜,在这样的夜晚,有许多事情会想清楚,也有许多友谊更加坚固,更有许多的冒险计划被执行。
尽管在这漫长的冬日里,动物有许多聊天的话题,但是鼹鼠觉得还是有许多空闲的时间无法打发消磨掉。在一个阴冷寂静的午后,鼹鼠趁着水老鼠坐在熊熊的炉火前打瞌睡的时候,打定主意要一个人去野树林探险,希望能碰巧结识一下獾先生。
于是,他偷偷溜出温暖的客厅,一个人向野树林走去,希望可以认识那位老獾先生。
通过鼹鼠的视野描绘出了冬日里的树木、小灌木丛、小山谷、小石坑的凄惨景象以及美丽、壮实、纯朴的大地的景象,使夏季和冬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鼹鼠走进野树林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出鼹鼠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也更能表现出鼹鼠想要结识老獾的决心。
漫画,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当鼹鼠走出水老鼠家门时,看到所有的树上都光秃秃的。他觉得什么时候看东西都不如在冬天那样深刻,因为大自然这时候已经脱掉了衣裳,进入了一年一度的休眠。
在枝叶繁茂的夏天显得那么神秘莫测的小灌木丛、小山谷、小石坑,现在都可怜巴巴地 袒露 ( tǎn lù ) 无遗。这种情景是有点儿凄惨,可也有点儿让人高兴,甚至让人感到振奋。
鼹鼠很高兴,因为他喜欢这种除掉了华丽外衣的大地。他现在看到了大地本来的面目,看到了它是那样美丽、壮实、纯朴。
鼹鼠不喜欢夏天茂密的三叶草,也不喜欢晃来晃去的小草,总之,他不喜欢很多东西,但是一想到可以看见老獾,他就满心欢喜地朝野树林走去。
野树林的树又低又茂密,而且非常阴森,鼹鼠刚走进去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怕的。树枝在鼹鼠的脚下噼啪作响,倒在地上的树干不断绊着他的脚,树桩上的蘑菇就好像一幅幅漫画,让他吃了一惊,因为它们很像他所熟悉的某种遥远的东西。
但是这一切又让他觉得很有趣,很刺激。他越往里走,树林越茂密,光线也越来越暗,两边的洞穴就像张开嘴的怪兽,他忽然觉得野树林有些恐怖了。
鼹鼠离开小道,走进了树林里从来没有人走过的地方。这时,他听见了一种鸣叫声。他最初听到的时候,那声音很微弱很尖,好像在他身后很远的地方。
他不知不觉地加快了步伐。随后,那声音虽然还是很微弱、很尖,却好像来自他前面很远的地方。他不由得迟疑起来,想向回走。
正当他打不定主意的时候,左右两边都突然响起了声音,好像在回应,并且把声音一直传到了树林的尽头。不论这是些什么家伙,它们显然已经都警觉地做好了准备。而他现在孤身一个,无依无靠,夜晚又正在降临。
突然鼹鼠又听到了一种“嗒嗒”的声音。起初他以为那只是落叶发出的声音,渐渐地,那声音越来越响,变得很有规律,也很有节奏。他这次清楚地知道那是小脚丫发出的响声。
那声音离他还很远,他分不清究竟是从前面还是从后边传来的。一会儿好像在前面,一会儿好像在后面,一会儿又好像前后都有。那声音越来越大,他焦急地朝这边听听,又往那边听听,觉得那声音正向他袭来。
正当他站在那里仔细聆听的时候,他发现一只兔子穿过树丛,拼命向他跑过来。他等着,指望它会放慢速度,或者避开他往别处去。
可是兔子几乎擦着他的身子奔了过去,并且板着面孔对他说:“走开,你这傻瓜,走开!”
然后消失在一个地洞中。
鼹鼠忽然有种感觉,好像树林里所有人都在跑,并且好像要把他包围起来。他被吓得跑了起来,漫无目的地跑。他有时撞上什么东西,有时被什么东西绊倒,有时又跌入树洞或土穴中。最后他躲进了一棵山毛榉树深深的黑洞中。
现在,鼹鼠感到树洞为他提供了遮蔽和庇护。不管怎么说,他已经累得跑不动了,只能舒服地 蜷伏 ( quán fú ) 在飘入树洞内的干树叶上,希望暂时在这儿能平安。他喘着,浑身发抖地躺在那里,听着外面传来的一切恐怖的声音。
就在鼹鼠在野树林中历险时,水老鼠却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睡觉。他的头往后仰,嘴张着,在梦中那绿草如茵的堤岸边漫步。正当此时,一块煤滑动了一下,炉火发出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蹿出一股火焰,他一下子惊醒了。他本想问鼹鼠一些问题,可是鼹鼠不在身边。
通过对鼹鼠在树林里听到鸣叫之后不知不觉加快脚步、想往回走、无依无靠、焦急地这边听听那边听听的一系列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出鼹鼠对自己不听水老鼠的话而孤身一人进入树林的后悔,刻画出鼹鼠此时的心情。
通过对鼹鼠在树林里被吓得漫无目的地跑,以及浑身发抖、喘着粗气蜷伏在树洞里的描写,表现了鼹鼠在进入野树林后的惊恐和狼狈,与满心欢喜地走进野树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水老鼠插上、操起、迈着等动作的描写,以及水老鼠发现通往野树林足印后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水老鼠对野树林的忌惮,对鼹鼠的担心,以及为了朋友而义无反顾的心态,塑造了水老鼠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水老鼠和鼹鼠一个高声呼唤,一个微弱应答的语言描写,二者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可怜巴巴的鼹鼠的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更能表现出水老鼠和鼹鼠的深厚友谊。
他听了一会儿,房子里似乎一片寂静,又喊了几遍“鼹鼠兄弟”,还是没有任何回音。于是他站起来,走出房间来到厅堂。他看到平常挂在钩子上的帽子不见了,而放在架旁的高筒橡胶靴也消失了。
水老鼠走出屋子,仔细察看外面泥泞的地面,希望发现鼹鼠的踪迹。果然,他看见泥地上有鼹鼠留下的足印,这足印一直通往野树林。
水老鼠的神色变得严峻了,他在那儿沉思了片刻,然后走进屋子,在腰上扎了一根皮带,往皮带里插了两把手枪,操起一根立在客厅角落里的粗棒,迈着矫健的步伐,直奔野树林而去。
当他到达野树林边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但是他为了寻找朋友还是走进了野树林。在野树林中,他一边东张西望,焦急地寻找鼹鼠的踪影,一边高声地呼唤,“鼹鼠!鼹鼠!你在哪里?水老鼠找你来了!”
就这样,他耐心地在林中搜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听见一声微弱的应答:“水老鼠兄弟!真的是你吗?”
这使水老鼠十分高兴。他循着声音,在越来越浓的黑暗中,向那棵老山毛榉树的树根摸索而去。那个声音就是从这个树洞里传出来的。
当水老鼠钻进洞时,看见鼹鼠浑身发抖地缩在那里。一见到水老鼠,鼹鼠便大哭着说:“吓死我了。”
水老鼠安慰他说:“哦!我很理解。你不该独自出来在树林中冒险,鼹鼠,我曾竭力劝阻你。我们住在河岸上的很少独自上这儿来。如果一定要来,我们至少也要有个伴儿。另外,有许多东西我们都知道,可是你还不知道,不知道就会遇到麻烦。当然,如果你是獾或者是水獭,这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了。”
听到这里,鼹鼠问道:“那么,勇敢的蛤蟆先生一定不会在乎一个人上这儿来了,对吗?”
通过对鼹鼠深深地钻入树叶中,睡得不太安宁,以及水老鼠握着手枪等待鼹鼠的动作描写,表现出鼹鼠在危险过后的心有余悸以及水老鼠对野树林中可能出现危险的警惕,塑造了各具情态的形象,极其生动有趣。
水老鼠放声大笑道:“他才不会独自在这儿露面呢!就是给他许多金币他也不会来的。”鼹鼠一听见水老鼠爽朗的笑声,又看见他拿的武器,顿时,也不害怕了,情绪也稳定了。
水老鼠见此赶紧对鼹鼠说道:“我们必须振作起来,趁现在天还有点亮赶紧回家。在这儿过夜是绝对不行的!这样的天气会把我们冻坏的!”
鼹鼠非常可怜地说:“亲爱的水老鼠兄弟,非常抱歉,我真是 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了,你必须让我在这儿再休息一会儿,让我恢复一些力气。”
一听这话,本性敦厚的水老鼠说:“那好吧!你就休息吧!反正天差不多已经漆黑一片了,过一会儿或许还会有一点儿月光。”
水老鼠的话音刚落,鼹鼠便深深地钻入干树叶中,伸展开四肢,一会儿便睡着了,不过睡得不太安宁。这时水老鼠也往自己身上盖了一些树叶,以抵御大雪之夜的风寒。就这样,他握着手枪,耐心地等待着鼹鼠恢复体力。
过了好久,鼹鼠终于醒了,他又恢复了充沛的精力。水老鼠说:“我先看一看外面的情况,然后我们就出发。”
他走到洞口,探出头朝外面望了望,随后轻声叹道:“天哪!天哪!这下可糟透了!”
鼹鼠问:“怎么啦!水老鼠?”
水老鼠简单地回答道:“外面下大雪了。”
鼹鼠走到他身边,向外望去,只见曾让他感到害怕的黑色森林正被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住了。这地毯看上去柔软娇贵,经不起笨重的脚在上面践踏。空中飘舞着细粉,温柔地抚摸着人的脸,黑色的树干在月光下格外显眼。
水老鼠想了想说:“唉!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们只有动身,碰碰运气了。糟糕的是,我不知道我们现在究竟在哪里。这场大雪把一切都改变了模样。”
的确如此,鼹鼠简直都认不出这就是刚才那片树林。但是,他们还是沿着看上去最有把握的路线勇敢地出发了。他们紧挨在一起走着,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他们走了好长时间,最后累得只好坐在一棵倒下的树干上,他们真的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了。他们已经累得浑身酸痛,摔得鼻青脸肿了。雪越积越深了,他们几乎难以挪步,更糟的是,已经没有出去的路了。
水老鼠说:“我们不能在这儿久坐,我们必须努力采取一些措施。天气太冷了,雪还会越积越深,再过一会儿我们就更没有办法回家了。”
他往四周仔细看了一番,然后说道:“在我们前方有个地方像个小山谷,现在我们走到那个小山谷,看看能否找个干燥的山洞或地穴,避避风雪,好好儿休息一下,然后再走,因为我俩都已累得够呛。再说,雪也许会停,或者会出现某种转机。”
说完他们挣扎着走下山谷。 当他们在寻找能躲避风雪的洞穴时,突然,鼹鼠尖叫了一声,摔倒了,腿也划破了。他忍着痛,爬起来坐在雪地上,用两只前爪抚摸着大腿。
水老鼠一边蹲下来察看,一边和善地说:“可怜的鼹鼠!你今天好像运气不佳。哎呀!你的小腿跌破了!等一下,我来用手帕为你包扎。”
鼹鼠痛苦地说:“我一定绊到了什么树枝或者树桩上了。”
水老鼠仔细地检查之后说:“伤口很深,不可能是树枝或树桩弄的,看上去好像是什么锋利的金属划的。真奇怪!”
他想了一下,又仔细地打量着周围的小丘和山坡。
鼹鼠痛得连话也讲不利索了:“行了,别管是什么东西划的了。不论是什么东西弄的,我都疼得要命。”
当水老鼠把鼹鼠的伤口包扎好以后,他就走到鼹鼠摔倒的地方乱扒起来。他扒一会儿,铲一会儿,又看一会儿,四只爪子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鼹鼠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水老鼠突然大声喊了起来:“好哇!好哇!”然后他竟然在雪地里跳起了拙劣的舞蹈。
鼹鼠急急忙忙问他发现了什么?
“过来看看吧!” 乐不可支 (意思是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的水老鼠一边说,一边继续跳着。
鼹鼠仔细地察看了一番后,慢吞吞地开了腔:“我看清楚了,一个门上的泥刮!这又有什么名堂呢?为什么值得让你围着它跳舞呢?”
通过对水老鼠“糟透了”“没有别的办法”“碰碰运气”等语言描写,以及对大雪后的场景描写,表现出水老鼠对下雪的无奈和害怕,与雪后美丽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水老鼠和鼹鼠累得浑身酸痛、摔得鼻青脸肿、没有出去的路了,以及找地方休息、等待转机的语言描写,表现出水老鼠和鼹鼠的狼狈和野树林的危险,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通过鼹鼠受伤后与水老鼠的对话,以及对水老鼠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水老鼠的聪敏细心和在有所发现时的惊喜兴奋,与上文的可能出现转机相呼应。
水老鼠不耐烦地嚷嚷道:“你还不明白它的含义吗?你这愚笨的家伙!”
鼹鼠也说道:“我当然明白它的含义!这意味着某个粗枝大叶丢三落四的家伙,把他门上的泥刮丢落在野树林深处,丢在可以把大家都绊倒的地方。”
水老鼠对他的迟钝十分绝望,于是说道:“得啦!不要争论了,快来刨吧!”他又接着干起来,把雪花弄得到处乱飞。
水老鼠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一个破烂的门露了出来。他得意非凡地叫起来:“嘿!刚才我跟你怎么说的?”
鼹鼠十分坦诚地回答:“你什么也没说呀。”
水老鼠接着说道:“你觉得好像又发现了一件用坏了被人扔掉的家庭垃圾吧?你难道真的从这门垫上看不出任何意义来吗?”
鼹鼠怒气冲冲地说:“一点儿也看不出!我觉得我们简直是在做蠢事!”
水老鼠也生气地喊道:“听着,如果你想在今夜住在舒适的地方,就赶快起来找,不然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水老鼠十分卖力地在旁边干起来,他用他的棒子四处探测,然后就疯狂地挖起来。鼹鼠也跟着使劲干起来,倒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鼹鼠想让水老鼠高兴,他总觉得水老鼠有点神经质了。
大约过了十分钟,水老鼠的棒子终于碰到了什么东西,发出了一声脆响。他又刨了一会儿,直到能伸进一只爪子触摸,然后他叫鼹鼠过来帮忙。当他们的劳动成果最终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的时候,一直持怀疑态度的鼹鼠变得十分惊愕了。
就在刚才他们认为是雪堆的旁边倒立着一扇漆成绿色的小门,铁质的拉环手柄悬挂在旁边,在那下面,有一个小铜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獾先生的名字。
鼹鼠惊讶了半天,然后,大声地说:“水老鼠,我全明白了,你真的是太了不起了。从我跌倒把大腿划破起,你就用自己那聪明的脑袋一步一步地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你看了一下我的伤口,立刻想到那是刮泥器划的,之后你就开始寻找,果然找到了那个刮泥器。你有没有就此罢休呢?没有!换了别人也许会非常满足,可是你没有。
“你的聪明才智继续在发挥着作用,你在心中想着:‘等我找到一块垫子,我的假设就成立了!’你果然找到了垫子。你真聪明,我相信你只要愿意,什么东西都可以找到。
“接着你就想:‘这里肯定有一扇门。我们只要把它找出来就行了!’我只是在书中读到过这种事儿,却从来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过。若是我有你的脑袋,水老鼠……”
水老鼠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可是正因为你没有,因此你就打算一整夜坐在这雪地上唠叨,是吗?快站起来,抓住门铃拉手,使劲拽,用上全身的力气。我来捶门!”
水老鼠用棍子敲门,鼹鼠则像荡秋千一样拉铃绳,这时,他们仿佛听见了远处传来了铃声。
通过对水老鼠和鼹鼠关于泥刮和脚垫的一系列对话的描写,表现出鼹鼠的迟钝和水老鼠的聪明,预示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找到老獾的家埋下伏笔。
通过对水老鼠和鼹鼠疯狂挖掘后终于发现一扇小门的描写,可以看出水老鼠和鼹鼠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们终于找到了老獾的家,水老鼠的聪明得到了充分体现,呼应上文中找到泥刮和脚垫的描写。
通过对水老鼠用棍子敲门和鼹鼠荡秋千一般拉铃绳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水老鼠和鼹鼠在发现老獾家门时的兴奋、惊喜和期待,使本章在声音中结束,为后文留下悬念。
身( ) ( )伏 ( )明 ( )景 漫( ) 坚( ) ( )巧
遥( ) 优( ) ( )护 ( )狂 ( )静 阴( ) ( )爽
唠( ) 跌( ) 唤( ) ( )怖 茂( ) 迟( ) ( )听
( )劣 ( )然 ( )挂 凉( ) 恐( ) ( )峻 ( )厚
抵( ) 充( ) 抚( ) ( )软 ( )贵 ( )踏 惊( )
迟( ) 打( ) 尽( ) ( )响 着( ) ( )绍 ( )人
贸( ) ( )仙 缺( ) ( )客 ( )会 拜( ) 生( )
作( ) 作( ) 欢( )( )谷 够( ) ( )直 ( )适
( )当当 ( )秃秃 ( )经质 无( )不在 闪( )其词
冰( )雪地 五( )缤纷 袒( )无遗 神( )莫测
无( )无靠 离( )索居
飘舞 遮蔽 凄惨 繁茂 漆黑 充沛 绝望 露面 结识 耐心 等待
鲜艳 抖开 绽开 悄悄 宣布 宣告 出场 开演 疯狂 舒服 消散
洒下 冒险 计划 执行 消磨 除掉 阴森 可怕 熟悉 遥远 刺激
有趣 恐怖 鸣叫 微弱 迟疑 响起 警觉 降临 焦急 聆听 避开
利索 绊倒 庇护 蜷伏 发抖 历险 惊醒 严峻 沉思 矫健 搜寻
微弱 摸索 安慰 理解 劝阻 竭力 稳定 振作 伸展 耐心 充沛
覆盖 娇贵 温柔 抚摸 挣扎 跌倒 包扎 耐烦 拙劣 嚷嚷 得意
使劲 悬挂 惊讶 荡秋千 慢吞吞 不耐烦 一串串 白茫茫
怒气冲冲 丢三落四 粗枝大叶 可怜巴巴 五彩缤纷 婀娜多姿
羞羞答答 筋疲力尽 东张西望 烈日炎炎 不知不觉 烈日炎炎
他们回忆着烈日炎炎的中午,太阳为绿荫深处洒下一串串细小的金色光芒;他们回忆着午后的划船和游泳,以及沿着布满灰尘的小道散步。
空中飘舞着细粉,温柔地抚摸着人的脸,黑色的树干在月光下格外得显眼。
白色的浓雾尚未消散,太阳跃出了水平线,给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河岸和河水里都迎来了早起的人们。
1.鼹鼠是在什么季节进入野树林的?
2.在野树林里,谁受伤了?是用什么包扎伤口的?
3.鼹鼠和水老鼠有没有找到老獾的家?
鼹鼠勇敢探险,为结识獾先生独自涉足野林,却被暮色中幽森恐怖的野树林吓得躲藏了起来,幸得及时赶到的水老鼠英勇相救,最终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寻到一处温暖安全的庇护所,如愿以偿地找到了老獾先生的家。
野树林中发生的故事充分表现了水老鼠的聪明、机智,歌颂了朋友间的友爱、互助、真诚与团结。
格雷厄姆在银行上班之余潜心研究伦敦,特别是饮食餐馆,引诱着他对南方和地中海文化的热爱。
有一天晚上,他在一家饮食店遇到了早期英语学会的创始人弗里德里克·詹姆斯·福尼伏尔,一位具有约翰逊风度和拉伯兰西聪慧的著名人物。福尼伏尔带格雷厄姆去划船,还把梅罗里·哈克鲁、罗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的著作送给他,并且鼓励格雷厄姆写作。
通过早期的写诗努力之后,格雷厄姆觉得自己的长处是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有点像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生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