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勃朗特,本名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1855年)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索顿的一个牧师家庭。她的母亲早逝,8岁时就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夏洛蒂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

夏洛蒂在15岁时进入了位于南开夏科恩桥的女子教会学校,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了教师。后来她开始做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她便放弃了这条谋生之路。

夏洛蒂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莉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本书的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妈家里,虽然她百般地努力,但仍然难以讨得舅妈的喜欢。随之简•爱被送进慈善学校,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她仍坚持学习。

简•爱在慈善学校毕业后,她鼓起勇气去迎接新的生活,她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在她获得爱情的同时,一桩隐瞒了15年的秘密使她的婚礼成为泡影,原来她的未婚夫罗切斯特已经结婚,并且有一个疯了的妻子。简•爱只好离开了罗切斯特。

不久之后,桑菲尔德庄园被罗切斯特的疯妻点火烧毁,不仅罗切斯特的妻子在大火中丧生,罗切斯特也因此失明。最后,简•爱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

1845年秋天,夏洛蒂偶然读了妹妹艾米莉写的一些诗,突然想到她们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诗集。于是她们商量之后,每人拿出一些诗合在一起,用当时已去世的姨妈留下的一些钱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

她们没有署真名,而是分别用了三个假名: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尽管她们的诗写得很美,却没有人注意,出版后只卖掉了两本。

但是,诗集的出版激发了她们对创作的热情,于是三姐妹又开始埋头写小说。这时,夏洛蒂已30岁。她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取名《教师》;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

她们把三部小说一起寄给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师》将被退回。

这对夏洛蒂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憋着一股气又开始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简•爱》。

本书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是由尊严和爱构成的。本书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人生有着两个基本旋律,一是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二是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本书通过描写孤女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表现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同时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人”的渴望。

同时本书表达了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至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这在当时的英国文坛造成了巨大震动。

在小说的结尾,简•爱获得了一笔遗产,她回到了孤独无助的罗切斯特身边,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理想,那就是女性要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以及家庭中享受独立平等,还要对爱情坚持忠贞不移。

在写作风格上,作者独树一帜。她的文笔简洁而传神,质朴而生动,加之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使得小说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现实。

本书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特点,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气质。作者在叙述中自然地使用了梦境、幻觉、预感和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小说情节扑朔迷离、扣人心弦。 VwBRMHXkz9K7VbyR6mCHLURLQByPLAyWlK8eTKKBLo6njwMWlFfO7fmiyLMn94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