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奥斯特洛夫斯基,本名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他出生在乌克兰维里亚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

1923年至192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并双目失明。

1930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为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出版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真诚而热烈的称赞。

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卓越贡献。

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由于重病复发,在莫斯科逝世。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贫穷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为祖国、为人民毕生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

年少的保尔曾做过店员,任人欺侮,他为救好友朱赫来,而遭受牢狱之灾。后来他参加了红军,辗转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多次挣扎在死亡线上,在革命胜利之后,他又将全部身心投入了国民建设的事业当中。

在这一过程中,保尔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具有的坚毅、勇敢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把自己宝贵的青春交给了党和人民,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他仍勇敢地拿起笔服务于人民。

本书再现了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如何克服人生道路中的千难万险,并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真实画面,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意义。

1929年初,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他卧病在床,并且双目失明。正是在这个人生的艰难时刻,他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并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

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他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开始构思了本书。

本书讲述了保尔从一个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故事。其中内涵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才能成长为钢铁一般的战士;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时,才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作者描写了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和顽强精神,具有极强的教育作用。

同时作者通过本书又告诉我们,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以及如何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而最终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人的一生应当像保尔那样非常有意义地度过。

本书不仅人物性格鲜明,并且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苏维埃革命建设初期紧张炽烈的战斗生活。作者深刻剖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并把冷静周密的客观叙述同激昂的革命激情融为一体,从而使整部小说的艺术描写既真切自然又富有诗意。

这部作品语言朴实优美,富有表现力,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书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起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结构紧凑自然。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实质。

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以及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从而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和光彩照人。 BOybpQvzDyRBLzJn3iTbw9YX+F2FCTiR5HmgJZhiBC7uaiiuH6Qu+N2JrOLym2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