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兵圣孙武著《孙子兵法》

在西周周惠王统治时期,诸侯小国陈国发生了内乱,一时间兵戎相见,人人自危,人们纷纷逃离陈国。陈厉公的长公子陈完预感到大祸即将殃及自己,为了活命,他也匆忙逃离了陈国。

忙于逃命的陈完一时间不知道逃往哪里。他忽然想到了齐国。齐国濒临大海,物产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实力强大。当政的齐国国君齐桓公在大臣管仲的辅佐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齐国一跃成为一个称雄于诸侯的大国。陈完决定逃往齐国避难。

陈完逃到齐国后,改姓田氏,成为管理手工业生产的“工正”之职。经过几代之后,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已经成为齐景公王朝的大夫。

■ 陈完画像

■ 孙武画像

田书在一次战争中立了大功,齐景公十分高兴,就把乐安这块地方封给了他,作为他的采邑,并赐姓孙氏,田书也就成了孙书。

孙书有一个儿子叫孙凭,字起宗,在齐景公朝中为卿。公元前535年前后,孙凭的一个儿子出生了,新生命的降世对于这个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家族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

这个新生命出生的当天晚上,同在朝中为官的孙书和孙凭父子俩都赶回家中。全家上下自主人到仆人都沉浸在无比喜悦的氛围之中。

孙书决定给孙儿取名为“武”。武的字形由“止”“戈”2字组成,能止戈才是武。这是孙书对孙儿的极大祝愿。

黄帝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我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传说中的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即河南新郑,亦称有熊氏。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的伟绩载入史册,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制音律,创医学等。

孙书还给孙儿取了个字,叫“长卿”。“卿”为朝中的大官,与大夫同列。孙书为齐大夫,孙凭为齐卿。他们希望孙武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在朝中为官,成为国家栋梁。

如他们所愿,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且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富有创见。更令他们欣喜的是,小孙武特别喜欢军事。每当孙书、孙凭自朝中回到家里,小孙武总缠着他们,让他们给他讲故事。他特别喜欢听打仗的故事,而且百听不厌。

渐渐地,在一旁侍候孙武的奴仆、家丁也都学会了讲故事。于是,当祖父和父亲不在家时,小孙武就缠着他们给他讲故事。

古代官名,如三公九卿。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以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才废弃。其次为古代对人敬称,如称儒学大师荀子为“荀卿”。 还有就是自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的称号。

除了听故事,小孙武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尤其是喜欢看兵书。孙家收藏的兵书非常多,《黄帝兵书》《军志》《军政》《军礼》《管子兵法》及上自黄帝、夏、商、周,下到春秋早、中期有关战争的许多竹简,塞满了阁楼。

小孙武喜欢爬上阁楼,把写满字的竹简拿下来翻看。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请教家聘的老师,甚至直接找祖父、父亲问个明白。

■古籍《孙子兵法》书影

■ 孙子兵法竹简

有一次,孙武读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不明白,就跑去问老师:“先生,祀是什么?戎是什么?”

老师想今天孙武问的问题倒是简单,于是随口说:“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孙武接着问:“祭祀是种精神的寄托,怎么能和兵戎相提并论为国家的大事呢?”

老师感觉有些奇异,一时答不出来。

孙武振振有词说道:“只有兵才是国家的大事,而且是君臣不可不察的大事。”

孙武8岁时,被送进“庠序”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教育。在所有的课程中,孙武最感兴趣的是“六学”中的“射”和“御”。

受尚武精神的影响,齐国从国君到士兵,都以勇武为荣。“射”和“御”是齐人首练的武技,主要用于长距离的攻击,是军事活动的重要手段。

齐人向来以“射”术和“御”术的高低为荣辱,这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要想出将入相,为国家重用,首先必须练好这两门科目。

孙武对“射”和“御”做出了比其他学生多数倍的努力。他刻苦练习,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很快,孙武就成了掌握这两项技能的同辈中的佼佼者。

孙武没有满足,更没有就此止步,依旧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此时,孙武心中朦朦胧胧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长大后要像他的祖父孙书、叔父田穰苴一样,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大将军。

在孙武勤练“射”和“御”期间,齐国内部矛盾突发,且愈演愈烈,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已经白热化了。孙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不纠缠其中,他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施展自己才华的想法。

他把目的地定在了地处南方的新兴国家吴国。他认为新兴的吴国是他才能施展和实现抱负的理想地方。大约在公元前517年,18岁的孙武携带妻子鲍氏、小儿子孙明和仆人们,从山东逃奔到了吴国。

进入吴国境内后,孙武在吴都姑苏郊外结识了从楚国潜逃来的楚国名士伍子胥。二人一见如故,结为密友。孙武在姑苏西南的穹窿山隐居下来。

孙武和家人住在穹窿山,过着自耕自作的隐居生活。山坞中平畴田陌可供耕作,宜于农桑,适于饲养禽畜,种植菜蔬。

虽说这里浓荫蔽日,溪泉潺潺,却并不显得潮湿,高地茅舍,僻静幽深,交通都非常便利。孙武除了帮助家人从事耕作,干点农活,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兵法研究上。

■ 春秋时期城墙遗址

■ 《孙子兵法》

孙武离开齐国时,把自己喜爱的古兵书和自己撰写的兵法十三篇,全部带到了吴国。辗转了好几个月,现在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研究了。他不停翻阅着这些古兵书,对自己撰写的兵法十三篇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修改。

孙武还花费大量时间,对穹窿山及其周围的太湖、其他山脉等环境进行了实地勘查,掌握了翔实的地理资料。

孙武将掌握、了解来的吴国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吴国和楚国的关系等,充实进兵法十三篇中去,使兵法十三篇更符合吴国国情,更适合吴王及其大臣的取向。孙武坚信,吴国就是他建功立业的地方,就是他实现全部理想的地方。

伍子胥 (前559~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原是楚国椒邑人。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楚平王子建的太傅,因受奸臣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

孙武新结识的密友伍子胥和吴国公子光是好朋友。在光成为吴王阖闾后,伍子胥向他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伍子胥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旷世奇才。阖闾开始不信,伍子胥不厌其烦,反复推荐孙武,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阖闾终于答应接见孙武。

孙武见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机会来了,就带着修改完成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去见吴王阖闾。见面后,阖闾说:“今日请先生进宫,是想借此机会探讨一下兵法,先生身边的几位将军,是我朝的几员老将,他们都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先生来自齐国,我们想听听吴国外的用兵之法。”

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其国君为熊氏,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的部分地方。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

孙武环顾四周,看眼前阵势,知道吴王要来考验自己。吴王对一位老者说:“你作战经验丰富,你讲讲如果深入敌国作战,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老者慢条斯理地说道:“在我看来,率军深入敌国,振奋士气、统一军心是极为重要的,要注意休养士兵,安抚好他们的家属,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训练。千万不可率疲惫之师与敌军战斗,士兵只有积蓄起足够的力量才能斗志昂扬。”

然后,吴王又问孙武:“先生又有什么高见呢?”

孙武说:“我想,士兵遭遇无路可走的境地也可以激起他们作战的勇气,当士兵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怕了。如果只有死路一条,拼出生命作战或许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这样的军队往往能展示出意想不到的战斗力。

■ 伍子胥画像

■ 古战场复原图

“还有平日里整顿军队是十分必要的,军队里要严格禁止谣言、迷信的传播,以稳定军心。”孙武滔滔不绝,析理透彻,说得众人不住点头。大谈一番后,孙武献上了写着《孙子兵法》的竹简。

阖闾粗略一看,便频频点头称赞。由于时间已经太晚了,阖闾只得带回宫去仔细观看。阖闾仔细读过后,十分惊喜,感觉孙武将兵战论述得真是太透彻了。可以说字字珠玑,篇篇华章,真言警句,比比皆是。仅仅五千余言的一部兵书,深刻阐明了兵战的利害关系、战争规律、将帅素质和胜战要求。

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至纸张出现后才得以改变。

孙武在兵法十三篇中自比商朝开国大臣伊尹和周朝开国大臣姜太公,体现了他的远大理想、宏伟抱负和辅佐吴王创建千秋伟业的愿望。

阖闾对孙武的军事之才大为叹服。他任命孙武为吴国将军,统领吴国军队。从此,孙武的军事生涯开始了。

《孙子兵法》是一部内容完备、结构严谨的兵法谋略专著。在书中,孙武把与战争有关的军事问题,分为十三篇加以论述。各篇既能独立成章,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上下承启,前后衔接,浑然一体。

姜太公 (前1156年~前1017年),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称吕尚。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子牙曾帮助周武王讨伐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成为周朝建立的大功臣。姜子牙被认为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孙子兵法》十三篇,分别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

作战篇主要是讲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篇是讲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军形篇和兵势篇是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和“势”。

■ 两军交战场景

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

《孙子兵法》是孙武在总结商、周、春秋时代战争经验的基础上,融入个人对战争的精心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其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强,其中针对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专门论述,其准备、应对之法简洁有效,具有针对性,被广为援用。

《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科学、丰富,战略战术变化无穷,集“韬略”“诡道”之大成,是兵家的谋略宝库,被尊为“谈兵之祖”“兵经”和“兵学圣典”。其博大精深的军事内涵和逻辑缜密严谨的论证对后世军事理论的创作起到了启蒙和借鉴的作用。

阅读链接

相传孙武去见吴王阖闾,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拨了一百多位宫女给他。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用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的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还要遵守军令,不可违背。不料孙武开始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

孙武以为自己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只顾嘻笑。这次孙武生气了,便下令把队长拖去惩罚,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吴王听说要惩罚他的爱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结果还是惩罚了她们。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都吓得脸色发白。第三次发令,没有一个人敢再开玩笑了。 XrX+gbuSbDd2Rigtm8DpS8WNAngutZdgVq17A6W4L+4ggDG3zIeSyGdSIilSJ5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