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命令建立音乐官署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一直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西汉朝廷负责管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

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西汉从惠帝到文、景之世,见于记载的乐府诗主要是以上两种。

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

文人所创作的乐府歌诗也不再像《安世房中歌》那样仅限于享宴所用,还在祭天时演唱,乐府诗的地位明显提高。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武帝时,乐府令下设三丞。又根据《汉书·礼乐志》所言,至成帝末年,乐府人员多达800多人,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汉武帝到成帝期间的100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

汉武帝不仅创设了乐府这个管理音乐的专门机构,还设置了专管音乐事务的官吏,任命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延年是中山人,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妹都通晓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他“性知音,善歌舞”,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因而歌声愈加好听、容貌更显俊美。他在宫里主管皇帝猎犬的地方做事。

汉武帝知道李延年出身于音乐舞蹈世家,对这个刑余之人倒也蛮喜欢。李延年也曲意奉迎,以讨得武帝的欢心。元封年间,也就是公元前110年至公元前105年,李延年在武帝面前演唱了《佳人曲》: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完之后,他想,这样倾国倾城、羞花闭月的北方佳人,只是在梦中遇见过,真实的人儿哪里会有,怎么去找?不禁摇首叹息。乐人李延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惬意。

汉武帝愁情郁结,一腔多情的爱恋无由排遣。他在一片寂寥的情绪中漫步到了姐姐平阳公主家中。平阳公主知道弟弟正为北方有佳人的一首美曲害相思,平阳公主摆上美酒,汉武帝无心下咽,只是喟叹佳人难得。

平阳公主微微一笑,吩咐摆上盛宴,说有一良方能解皇上心愁。汉武帝笑而摇头,人席默然,只是闷声饮酒。

平阳公主说:“你不是苦叹北方无佳人吗?有!要是不信,就到艺人李延年家里去看看,他的妹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

汉武帝半张着嘴,好半天回不过神来。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后,他便站了起来,乐不可支地和姐姐道别,然后立刻召见了李延年的妹妹李氏。汉武帝那颗本来就不安分的心此时越发奔腾起来,翻江倒海。他无法想象李氏会是如何的一个女人,大概也不会比后宫女子强到哪里。

汉武帝在急切不安的期待中等待着美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宫殿中来回走着,急切地等待着。他猛然回头,只见殿堂门口,站着一位亭亭玉立、一身淡雅装束的女子,那姿容,那清纯,那雅丽,简直就像从天而降的仙女一般。

汉武帝愣在了那里。门口的仙女虽说是清素淡雅,却如一轮喷薄而出的朝日,那样的光彩夺目。

李氏实在太美了,美得脱俗,美得出世,美得自然天成,一尘不染。汉武帝呼出一口气,庆幸自己能结识这样一位美人。李氏无愧于北方佳人,确实是绝世而独立,何止倾城倾国。

汉武帝迷迷糊糊地坐在龙椅上,一双眼睛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李氏。李氏半羞半怯地在御前施礼,然后,轻歌一曲,踏曲面舞。李氏毕竟是女人,女人的舞姿歌喉更能勾魂,被李延年的歌声弄得如醉如痴的汉武帝更被李氏的舞姿和歌声迷得失魂落魄。汉武帝心里知道,从此以后,他再也离不开她。

汉武帝马上把李延年的妹妹纳为妃子,这就是李夫人。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入宫。后来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极得武帝宠爱。

当时,还有音乐家张仲春协助李延年管理音乐事务,有丘仲造笛,作为协律的乐器。每当汉武帝读到自己欣赏的一篇喜欢的辞赋时,就叫李延年配上乐谱,“以合八音之调”。

李延年也承意谱写了许多“新声曲”。汉代著名的《郊祀歌》19章,就是由李延年谱曲而流传下来的。

有一年正月,汉武帝和群臣在甘泉宫的圜丘上,用乐舞祭祀天帝。70名童男童女同声歌唱庄严动人的颂歌,从黄昏一直唱到天明。夜空中不时闪过陨星的光辉。

汉武帝以为这是神光照耀祠坛,是天帝对他的感召。他虔诚地在竹宫里遥望参拜。动人的颂歌声使他和百官肃然动心,无限虔敬。汉武帝十分迷信,把音乐和神权联系在一起,但是由于他对音乐歌舞的重视和提倡,汉代的音乐事业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李延年作为乐师,除了负责制定乐谱、训练乐工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民歌,集中于乐府。古代赵国、代国、秦国、楚国各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因此得到全面地搜集和系统地整理。《汉书·艺文志》里记载了吴、楚、汝南歌诗15篇;燕、代、雁门、云中、陇西歌诗9篇;邯郸、河间诗4篇;齐、郑歌诗4篇;淮南歌诗4篇;左冯翊秦歌诗3篇;河南周歌诗7篇等等。其中很多民歌是在汉武帝时期由乐府搜集、整理的。

每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乐官们就会手拿木铎,带上刀笔走出乐府,到民间去收集各地民歌。乐府里的作曲家们也不停地为乐官送上来的民歌歌词谱曲。同时在隔壁的大厅里,数百名乐工正在那里排练新的乐府民歌,以备宫中宴会时召用。

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其中一首《有所思》被誉为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著名情歌,有人称它为爱情绝唱:

何用问遗君?双珠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这首诗的结构,以“双珠玳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以“摧烧之”“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层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

而把女主人公失恋前后的感情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曲折入微。这种感情,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这正是《有所思》能够穿透时空隧道,千百年来感人不已的主要原因。

同样有一位女子,为了表达她对情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她指天发誓,指地为证,要永远和情人相亲相爱: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情歌便是《上邪》。女主人公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气势豪放,感人肺腑。诗中女子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上邪”3句,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

“长命无绝衰”5个字,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一个“欲”字,把不堪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艺术角度来看,《上邪》的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间的爱情欲火犹如岩浆喷发不可遏制,气势雄放,激情逼人。读《上邪》,仿佛可以透过明快的诗句,倾听到女子急促的呼吸之声。

乐府收集全国各地的民歌,其主要范围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自从汉武帝创立乐府,京城之中民乐的地位竟有超过正统雅乐的趋势。在汉朝京城长安的街头,很容易听到赵地、秦地和楚地等不同风格的歌声。

在汉武帝的热心搜集和推崇下,民间音乐风行于上流社会。皇室子弟们也爱好俗乐,有些甚至能自己作曲和吹弹乐曲。贵族们更是竞相效仿,在自己府里招收乐工。

由于蓄养乐人的贵戚豪富之家也参与了搜集民歌的活动,使得汉朝出现大量的民歌和有较高技艺的乐工。来自民间的歌声,给沉闷的京城带来了清新、芬芳的泥土气息。

乐府经过文人加工,但仍然保持着浓郁的民歌特色。它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形式活泼自由,句子从一二字到八九字,参差错落。

这种现实的内容,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充满生活情趣的风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新兴的文学体裁的出现与发展,也是与武帝的大力提倡分不开的。

文学是汉武帝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喜欢搜罗一些有名的作赋能手在身边侍奉之外,他自己兴之所至,往往也能借景生情,一抒自己的心声。他派出贰师将军李广利,两度出征大宛,死伤数十万人的性命,终于打败大宛国,把汗血马牵了回来。为了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他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

天马来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在这首《西极天马歌》中,怡然自得,自称是有德之君,因而四夷降服,万国来朝,远在万里的宝马也到了他的手中。

有欢乐也有哀愁,其中《秋风辞》就被誉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到河东汾阴祭祀后土,共有5次。只有一次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十月,也就是公元前113年。这时刘彻44岁,即位已27年。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

他采取的国家专卖、统一货币、重农贵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长期用兵造成的生产破坏和财政危机。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全盛高峰。但他的雄才大略,还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平定南越和东越,振威名于世界。

这次出巡,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瑟,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还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身为大汉天子,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所以写下了一首《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首二句写秋景如画,三、四句以兰、菊起兴,融悲秋与怀人为一。以下各句写舟中宴饮,乐极生哀,而以人生易老的慨叹作结。这首诗语言清丽、明快,句句押韵,节奏快,乐感强,在艺术风格上受楚辞影响较大,首两句受到宋玉《九辩》的影响,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雁靡靡而南游兮,鸥鸡啁哳而悲鸣”等等,均为《秋风辞》所取影。

汉武帝一生文治武功,家国天下,从不将儿女私情放在心上,却唯独对李延年歌词中的这位佳人念念不忘。可是就在李夫人为刘彻生下一子,恩宠正盛时,她却身患重病、卧床不起。

李夫人这一卧病就是很多时日,那绝色的容颜便也同时被病魔吞去,剩下的只是一张苍白而清瘦的脸,是白中泛黄的一副病容。汉武帝刘彻急切地要见到她,但一次次都被御医和李夫人阻住。但是,独断专行的汉武帝哪里会被御医劝住?便自顾自地闯进了李氏的寝宫。

李夫人正躺在床上,和众姐妹说话。得知皇上来了,便不顾一切,拉过一床被子,盖在自己的脸上。众姐妹忙在房中跪迎皇上。汉武帝进入李夫人寝宫后,箭步跨近床前,叫着李夫人,探问病情。

可是李夫人却不说话,只是将被子严严实实地盖着自己的脸。皇上很奇怪,便问:“朕是来探望病情,何故这样,怎么不让见上一面?”

李夫人在被中哀声说道:“请皇上容谅奴婢无礼,奴婢卧病很久了,形貌都已毁坏,不能再见皇上了。只是,儿子和兄弟,这就托付给您,我就放下心了。”

汉武帝坐在床边,对李夫人说:“夫人,你的病有段日子了,是有些重,还是能够治好;即便难有好转,见上我一面,当面把王和兄弟托付给我,岂不是更好?”说着,便想动手掀开被子。

李夫人在被子中捏着被子,哭了起来。李夫人边哭边哀声说:“陛下,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

汉武帝在床边急得团团转,随即扶着床恳求着李夫人:“夫人,只要你让我看一眼,我就封你的兄弟做官,还赐给你1000金。”李夫人依旧哭泣,却坚决拒绝。汉武帝没想到是这种结局,便恼怒地站了起来,恨恨地看一眼被中抽泣的美人,怏怏而去。

元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8年之后、太初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04年之前的一个秋天,李夫人病故。汉武帝的一腔热望无法倾诉,满腹情思不知道该如何发泄。汉武帝食不甘味,无时不在想念着李夫人,令他夜不成眠,难以忘却。汉武帝思念心切,还写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李夫人赋》纪念她。

由于汉武帝对文学艺术的倡导,一时间诗赋歌曲之风大盛。

汉武帝提倡文学、设立乐府,应该说是符合儒家传统的诗教精神的。推广文学,本身就具有教化和移风易俗的意义,同时又为文治武功提供了优美的修饰。

这些民间文学宝藏,经乐府的专职人员加工、提炼后,文学性和音乐性都大大提高,成为著名的乐府诗,充实了汉代的诗坛,开辟了中国诗史的新局面。 hwNPZAX/8gLH16so1a82IZ82DjyIZdWzK29x80ulqNg8l7jwEZyV+esVy4mhTqg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