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邓小平明确精简整编

1977年,邓小平继续强调军队要精简整编,着力改革军队体制。在同年底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指出:

“肿”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臃肿的情况还很严重。

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方案》,肯定了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精简整编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方案”要求全军,继续完成1975年规定的精简整编任务。

邓小平还强调了此次精简整编的重点:

主要是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机关,首先是总部和军、兵种、大军区、省军区机关。

然而,1975年和1977年的军队精简都没有从根本上改革体制编制,军队的“消肿”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情况常常是兵员刚刚减下去,很快就又长了上来。有的部队上报的减员数还没有增加的人数多。

1979年10月,后来任副总参谋长的张震还在总后工作。这天,张震到邓小平同志家里开会,研究1980年的军费预算,提出的初步方案为204亿元,大家均无不同意见。

只有国务院李先念副总理表示,国家财政难以负担,因为当时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各项基础设施正在规划和建设中,到处都需要钱。

其实,中央领导们心里都装着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这些数字告诉他们,像中国当时那样规模的军队,只有美国和苏联那样的超级大国才养得起,而我国的军费还不到苏联军费的一个零头。

在军费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被众多兵员的“人头费”占去了。这不但是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负担,也直接限制了部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斗力的提高。

于是,军委又开会研究,认为军队要顾全大局,压缩军费预算,不能养这么多人,最后确定保留450万人。

这个目标的裁减量比较大,而且,为了防止裁掉的再长回来,就必须进行编制体制改革。

至此,编制体制问题,成了裁军过程中必须处理的首要问题。

1980年3月,中央军委常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集中讨论军队精简整编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作了《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的讲话。

邓小平在讲话中说:

冷静地判断国际形势,多争取一点时间不打仗还是可能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军费开支来加强国家建设。

……

体制问题,实际上同“消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消肿”,不改革体制不行;要通过体制改革,建立起军队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央军委关于精简整编的方案》,决定减少部队数量,提高部队质量,主要是大力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编制体制,裁并重叠机构,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

在会议结束时,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

我们国家现在支付的军费相当大,这不利于国家建设;军队人员过多,也妨碍军队装备的现代化。减少军队人员,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这是我们的方针。

……

三大总部为什么机构这样大?过去,每提出一项新的任务都要增加机构,增加人员,从来没有说要减少人员。大家对公文旅行、解决问题慢,意见很多,这些也都和体制问题有关。

听了邓小平的讲话,与会的全体同志明确了这样一个思路,把精简整编和改革军队体制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这就为军队“消肿”明确了方向。 /LBf3DcFqLRRGdJNw3aC9XWQwW7j+pJevEbfbV4z37TYA9u3HCoWoVoITpZGoFY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