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倡施行仁政的《孟子》

春秋中后期的时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 孟子画像

公元前408年,强大的齐国攻破了鲁桓公后代孟孙氏的食邑郕城,孟孙氏子孙便分散流落到其他诸侯国,其中有一支迁居到邹国。迁居到邹国的孟孙氏后人中有个名为孟激的人,他妻子仉氏为他生了个儿子,取名轲,字子舆。小孟轲刚3岁时,他父亲孟激就去世了,小孟轲的母亲靠给别人织布艰辛地抚养着小孟轲。

小孟轲家附近有一个墓地,有一次,有个人去世了,发丧的队伍经过他家去附近的墓地。小孟轲见发丧的队伍哭得死去活来觉得很有意思,便和小伙伴们模仿发丧,玩起游戏来。孟母认为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对小孟轲成长不利,便搬到没有墓地的城里去住。

搬到城里不久,小孟轲见家对面卖鲜肉的小贩手提着鲜肉叫卖非常有意思,他便和小伙伴们手拿着萝卜模仿卖鲜肉小贩的叫卖。孟母决定再次搬家。这次孟母决定把家搬到学校附近居住。

■ 孟母教子图

搬到学校附近后,小孟轲5岁了,孟母就把小孟轲送到私塾读书。刚开始的时候,小孟轲读书非常认真,但渐渐地,小孟轲对读书生活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有一次,小孟轲乘老师不注意悄悄地从学校溜回家,正遇到孟母在织布机上织布。孟母这个时候已经织成好大一块布了,她见小孟轲回来,就问:“你怎么不好好在学校跟老师读书,回家做什么?”

小孟轲说:“妈妈,我不想再读书了,读书没一点意思。”孟母非常生气,她从织布机边站起来,拿了一把剪刀将已经织好的布匹一刀斩断。顿时,已经快织好的布散落了一地,变成了废料。

小孟轲看到后十分心疼,他不解地问孟母:“妈妈,这布已经快织好了,你为什么要把它斩断?”

孟母说:“我这么做,就是要你明白,学习知识如同织布,靠的是日积月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如果你现在不读了,岂不是跟这织了一半的布一样?半途而废太可惜!”小孟轲深受震撼,从此以后,他便专心致志地发奋读书,再也不贪玩了。

孟轲15岁的时候,拜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经过青少年时期的饱学和钻研之后,孟轲开始在家乡聚徒讲学,逐渐成为了当时最有影响的儒学大师,被人们尊称为孟子。

在当时,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要有高深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懂得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达到讽劝执政者的目的。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辩士,一次,他到魏国去见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您如果要求‘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那么大夫也会要求‘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下面的一般人士和老百姓也都要求‘怎样使我自己有利’,这必然会使全国上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不就危险了吗?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兵车,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利’的后面,这些大夫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而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夺国君的地位。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梁惠王听后十分惭愧。

■ 孟母择邻图

儒学 也称为儒教,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我国古代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我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态。

过了几天,梁惠王又问:“当年,天下没有比我们魏国更强的国家了,而现在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700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被楚国侵占了8个城邑。我为此感到非常耻辱,希望能早日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做呢?”

孟子回答说:“在任何方圆百里的小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国土推行王道,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原因是秦国和楚国侵占了百姓的农时,使百姓无法耕种田地来赡养父母。他们使老百姓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各自逃散,您如果兴师前往讨伐这样的国家,有谁能跟您较量呢?‘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由此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 《孟子》竹简

孟子对各诸侯国之间发动的攻伐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深恶痛绝,所以,他怀着救民于水火的美好愿望,一再劝梁惠王要以“仁者”得“天下”,而不是靠发动战争争霸天下。然而,当时梁惠王致力于富国强兵,希望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并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齐宣王曾经向孟子问:“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并没有谈论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您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齐宣王问:“那么,怎么做才可以用道德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这就要求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了。”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孟子说:“能够。”

齐宣王说:“你凭什么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曾经有人告诉过我一件事,说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准备杀了取血祭钟。’您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牵牛的人问:‘那就不祭钟了吗?’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回答说:“是有这件事。”

孟子说:“凭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大江南北了。老百姓听说后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齐宣王说:“是的,确实有老百姓这样认为。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会吝啬到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我其实是不忍心看到牛害怕得发抖的样子,所以用羊来代替它。”

孟子说:“您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你之所以要用羊来代替,是因为您当时没有见到羊被宰杀的样子。从古至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之后,孟子又游说于魏、齐、宋、滕、鲁等国,但其“仁政”理想均未能实现。随后,孟子便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论、政治活动和思想学说,属语录体散文集。全书共有7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 孟子说齐图

仁政 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儒家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

《孟子》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孟子的政治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并把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这一学说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以德服人,实行王道,反对以力服人,实行霸道;对臣民应减轻刑罚与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对百姓应施行道德教化,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还指出,国家存在的根本不在于“天时、地利”,而在于“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劝诫统治者要与民同忧同乐。《孟子》中的“仁政”学说,其哲学基础是“性善说”。

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义合一,居仁由义,是现实的伦理与合理的道德。从孟子开始,“义”便在道德哲学体系中具有了特别重要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儒家以“仁、义”为核心和标识的道德哲学体系。

性善说 孟子的学说,孟子提出的一种对人性的一种看法。是在他自己的那套心、性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心、性观主要有以下两点内容:第一,它是“道德层面”的心性,不是“情欲层面”的心性。第二,这个"道德层面”的心性具有仁义的内在先天规定性。

此外,《孟子》还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强调人的自我教育,主张修身养性,“养吾浩然之气”,以完善自我;书中还教育人们为实现远大奋斗目标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吃苦精神。并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

在孟子所处的时代,政治斗争激烈,各派学说蜂起。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孟子不得不与其他各类思想与学派进行交锋,这就使《孟子》中的许多文章充满了论辩性。在论辩中,孟子往往巧妙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采用欲擒故纵,迂回曲折的方式,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东汉著名的经学家赵岐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 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后来元代至顺初年,元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 尊封为“亚圣”,从此,孟子便与孔子合称为“孔孟”。直到清末,《孟子》一直都是科举必考的内容。

■ 孟子塑像

阅读链接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道:“煮肉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f/9qNG/6mEifha9iDUnCMUUWbWRUxNWH45hagTD/cace9MqLgyTOG3G1d0wMcN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