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人处世哲学的《论语》

那还是我国上古时期,人文始祖尧帝传位给舜时,在帝位交接那一天,尧举办了庄严而隆重的禅让大典。尧对舜说:

咨!尔舜!天之厉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这句话表明尧已经将天帝的神圣使命托付给了舜,尧告诫舜,要忠于这份神圣使命,并说假如舜辜负了使命使得四海困穷,那么舜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尧对舜告诫很严厉,强调舜对四海的重大责任。

在舜禅让给禹的时候,舜也同样采用了这句话。禹最后本来应该把帝位禅让给一个叫伯益的德高望重的人。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政权日益落入部落首领们的手中了,他们聚集在禹的儿子启周围,开始反对把帝位禅让给伯益,并联合起来打败了拥护伯益的力量,最后启打败了伯益,继承了帝位。

于是,启正式拉开了我国凭借武力进行世俗制度管理国家的历史大序幕,开创了我国第一个世俗强权的夏王朝。到了夏王桀时期,年年发生天灾人祸,夏王朝对内加强剥削,对外加强武力,结果闹得众叛亲离。这时,诸侯王商汤起兵讨伐夏王朝,并采用祭拜天帝仪式,非常虔诚恭敬地向天帝宣布: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 舜帝铜像

意思是说,你们只要辅助我,奉行上天的命令讨伐夏国,我就要加倍地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是决不会失信的。

商汤巧妙借助祭天仪式,成功赋予了自身天帝代言人身份,并自称“天子”,表示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商汤打败了夏桀,拯救了广大人民。于是,人民也就对商汤这个自封的“天子”深信不疑。商朝开创了我国将对神的信仰置于世俗强权之上的格局。

禅让 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人,这是一种“拟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法。就是经过各方部落首领以协商的方式推举部落最高首领,这反映了我国“五帝”时期复杂的部族政治现状,是上古政治舞台上部族政治激烈角力的结果。

由于商纣王时期,商王手握“天命”解释权,实行武力治国,导致人民开始恐怖天命。这时,地处西边的诸侯国周族首领姬昌,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仁”,宣告天帝是仁慈的,于是大获民心,力量也日渐强大。

姬昌的儿子姬发打败了商纣,拯救了人民,人民也信赖这个行“仁”的天命代言人,他就是周武王。周武王追尊姬昌为周文王。

周武王 (约前1087年~前1043年),名姬发,周文王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君主,谥号“武”,史称周武王。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在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姬诵即位,当时由于周成王年幼,就由周成王的叔叔姬旦摄政当国。姬旦,也称叔旦,因是周代第一位周公,又称周公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

在周公摄政之前,商王朝对于臣服的方国、部落虽加有侯、伯等封号,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封制度。没有系统的控制方案,所以天下的方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使商政权很不稳固。

周公就从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吸取了商代的建制不完备的教训,开始对分封制重视起来,目的是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广到广大地区。为了巩固周王朝对分封的各个诸侯的管理,周公从政治及文化方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礼器 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历史悠久,主要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青铜礼器种类数量众多,工艺精美,最为重要,种类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等。

周公发明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颁布给各路“神仙”,并以“礼”来划分人间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调和该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如此一来,礼乐制度使周政权的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和谐起来。由于周政权把很多人都抬到了神的高度,人民由此日益失去了对“天帝”的信仰。

在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国家诸侯割据。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士人们纷纷思考治国良策,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他祖先本是殷商贵族的后裔。自孔子六世祖孔父嘉以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孔子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的陬邑曲阜。

孔子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夫人施氏一连生了9个女儿,却没生一个男孩。叔梁纥为此十分烦恼,晚年便又娶了年轻的颜徵在为妻。颜徵在为叔梁纥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丘3岁时,叔梁纥便去世了。从此以后,家里生活全靠颜徵在一人支撑着,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孔丘从小就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并由此学会了体贴母亲。长大成人的孔丘特别注重孝道,除了时代的原因外,也与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仲尼从小就受到周礼的耳濡目染,他与小伙伴们嬉戏时,常把祭祀礼器摆放出来,练习礼仪。

仲尼6岁的时候,有一天,有位贵族在曲阜南郊进行祭祀活动,他观看完了郊祭大典的整个过程。祭祀结束后,小仲尼意犹未尽,回到家便从屋里找出一些坛坛罐罐恭敬地摆在院子里,模仿刚才在南郊看到的祭礼,按照程序一丝不苟地认真演练了一遍。从此,模仿郊祭便成了小仲尼经常做的游戏。

■ 牧野之战

在母亲悉心教导下,小仲尼进步飞快,只用了6天的工夫,就把300多个字学会了。13岁时,小仲尼进入官学学习,当时学生们所学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礼节。15岁前,仲尼学习了一般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些根本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

仲尼勤奋好学,当时社会上要求士人必须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大科目,他都努力去掌握。他进太庙时遇见什么问什么,表现了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孔丘17岁时,母亲颜徵在去世了。母亲离世后,孔丘的生活更为艰难了。迫于生计,他选择了相礼助丧的职业,也叫丧祝,就是专门为贵族和富裕平民主持、操办丧事。按照当时礼制,丧礼仪式是十分复杂的,也颇为讲究,尤其是富庶人家的葬礼更是隆重奢华。

孔丘虽然严肃认真地从事着助丧相礼的职业,但他却不满足于只做传统的丧祝儒者,他希望把丧祝的礼仪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一套社会规范的礼仪。

于是他刻苦学习周礼,很快他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在丧祝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后来,就连鲁国国君鲁昭公也开始注意到他了。

■ 孔子圣迹图之《二龙五老图》

公元前532年,19岁的孔子结婚了。婚后第二年,他便有了儿子。鲁昭公知道这个消息后,特命人送了一条大鲤鱼以示祝贺。孔子随即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以表示对君王赐鱼的纪念。

孔子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于是便有一些年轻人慕名而来求学于他,并尊称他为孔子。不久,在鲁国执政的正卿季武子派人前来请孔子,让他担任中都宰。孔子恪尽职守,正直公正,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众人赞誉。

■ 孔子画像

孔子从23岁起便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到30岁时,由于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鲁国上卿大夫孟僖子面奏鲁国君,请求准许孔子开办学校教授学生。鲁国君答应了。孔子建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所民间学堂,由此,开启了我国私人办学的先河。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只有心中坦荡做事才没有担忧。孔子认为,做人除了要正直外,还要仁德,因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认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正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周礼,即“克己复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讨论学问。弟子颜渊向孔子请教,说道:“老师,什么是仁呢?如何做到仁呢?”

孔子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是做到仁了!”

弟子子路便又接着问:“老师,什么是仁德呢?怎样做才算是仁德呢?”

孔子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德了。”

老子 (约前571年~前471年),又称李耳,春秋时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存世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学说对我国乃至世界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孔子认为,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孔子31岁的时候,在鲁昭公的赞助下,来到周的京城洛阳考察参访。首先拜见了老子这位高人,老子此时担任周王室的图书档案和文物的保管工作,他热情地接待了孔子。老子的年龄比孔子大得多,大概年长40岁,人生阅历丰富,接触的文物史料也非孔子所能及,所以,孔子见老子是孔子学问事业上的一个大转折。

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来学习,为他的好学所感动,不仅指出了孔子内在涵养的不足,还回答了孔子的很多有关古礼的问题。同时,老子还给孔子引见了擅长音乐的苌弘。苌弘也把自己掌握的有关乐的知识全部告诉了孔子,使孔子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齐景公 (约前561年~前490年),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年幼登基,在位58年,是齐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君。他亲政之初,虚心纳谏,认真听取、采纳晏婴、弦张等人建议,从而使齐国在短短几年间由乱入治。他的文治武功使齐国得以强盛一时,成为后来齐国强大的基石。

孔子离开前,老子告诫说:“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厄、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公元前517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因仰慕孔子的大名,便派人把孔子请到府上,向孔子请教安邦治国的良策。齐景公问孔子:“请问夫子,做为国君,应该如何治理他的国家呢?”

孔子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每个人都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如果君主自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除此之外,君主还应该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齐景公又问:“稳定天下的大计是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要实行清明的政治,用贤惩恶,减轻赋税,助民兴业。”

齐景公问:“教育百姓的良策是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用道德感化教育,用礼教加以约束,能使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改过向善。”

■ 齐景公问政图

齐景公又问:“怎样才能富国强兵呢?”

孔子回答说:“从严治吏、发展生产、节俭,三者结合是强国的关键;从严治军、注重德教、加强训练,为强兵之本。”

齐景公赞扬道:“夫子所谈治国之道言近旨远,切实可行啊!”自从这次交谈之后,齐景公多次召见孔子论政述志。

公元前516年,孔子来到齐国,这是孔子生平中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这一年他36岁。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这可是舜帝时代的乐曲,孔子对它的评价是“尽善尽美”。

在孔子的教学科目中,音乐是很重要的一科,他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经孔子整理过的传统文化,又叫礼乐文化,礼是文化教育,开发人的左脑功能;乐是艺术教育,开启人的右脑功能。用礼来约束行为,用乐来陶冶情操,这就是人文教育。

孔子原本希望从齐景公这里能够得到一个从政机会,可是,他在齐国住了一年多时间,不仅从政的希望没有实现,就连齐景公当面答应的给予尼谿之地的封赏也落空了。后来,孔子得知齐国大夫妒忌自己的才能,不但要挟齐景公收回对自己已许下的赏赐,而且还欲加害自己。于是,孔子又重新回到鲁国,继续聚徒讲学。

■ 孔子圣迹图之《为儿戏图》

孔子一面教导弟子,一面上下求索。孔子提出的“仁”实际上就是赋予仁以普遍人人之爱的形式,换句话说就是对所有人,包括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隶,都要尊重、关心和体谅。当时正是百家争鸣时期,孔子的言论是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

■ 孔子圣迹图之《昭公赐鲤图》

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接受鲁国大夫季氏的聘任,担任了地方官中都宰。一年以后,他擢升为司空,之后又升任大司寇。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国力日益强盛起来,引起了邻国齐国的警惧。于是,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定公赠送大量女乐宝马。从此,鲁定公成天只顾沉溺于女乐而不问朝政。

孔子劝谏多次却无功而返。孔子见与鲁定公、季桓子等人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知道自己留在鲁国也难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便离开鲁国,希望到别的诸侯国实践自己的治国理想,然而他均未获得重用。

颠沛流离14年后,年近70岁的孔子被鲁国权贵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此时的孔子对仕途已经淡漠了,他便将精力主要用在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了。

■ 孔子杏坛讲学图

孔子从事教育达40多年之久,门生众多。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3000人,其中才华出众、品德优良者有72人。这些弟子都非常尊敬孔子,他们把孔子的思想进行广泛传播,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记录并整理成了一部书,名叫《论语》,意思是语言的论纂。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全书共20篇,每篇由若干段文字组成,多数段落是以“子曰”开头的孔子语录,少数段落略有记事和对话。

在《论语》中,表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他对于不同的学生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以及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论语》和儒家伦理学著作《孝经》是汉朝初学者的必读书,一定要先读这两部书,才进而学习“五经”,“五经”就是后来的《诗经》《尚书》《易经》《仪礼》和《春秋》。

汉朝人所注释的《论语》,后来基本上全部亡佚,后来所残存的,以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注为较多。其他所注各家,在三国时期玄学家何晏《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

后来,我国古代文籍《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是用的何晏的《集解》和宋人邢昺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见《论语》影响的深远。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孔子思想的精微就集中在书中。全书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作为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在东汉时就被列为“七经”之一。

在南宋时,著名思想家朱熹将《论语》和《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与“五经”并列,成为后来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一部《论语》,便将孔子及其门生的有限生命融入到了无尽的历史之中,创造了我国古代光辉的人文主义精神,被后人誉为“天不生仲尼,如万古长夜”。后人还称赞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我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阅读链接

有一天,弟子子路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过了几天,孔子另一弟子冉有也问孔子同样问题:“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就去做呢?”孔子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去做。

弟子公西华看见两人问了同样问题,而孔子给他们的答复却截然不同,实在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犹豫不决,所以要鼓励他勇敢;子路遇事轻率,不深思熟虑,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6jTE/J2hWY3DbcxcMS8sFf8Z4UcI18MdiqwIl6TLy0UX+/A/O2/S3geQsWVoXS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