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立在政坛上的婚姻

顺治帝临终时遗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4位大臣辅政,他们为了表示同心协力辅佐幼主,还在顺治帝的灵位前立下重誓,表示:竭尽忠诚,同生共死,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结党羽,不受贿赂,唯以忠心,仰报先皇大恩。可是,时间不长,他们4个人就出现了分歧。

4位辅臣中,索尼是正黄旗人,遏必隆和鳌拜是镶黄旗人,苏克萨哈为正白旗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一直存在着对立情绪。因此,隶属于两黄旗的索尼、遏必隆和鳌拜,与苏克萨哈貌合神离,关系并不融洽。

索尼历事太祖、太宗、世祖,是前三朝的元老,在4人当中资历最深,居于首位,但他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在朝廷中发挥的作用已大打折扣,受到很大的限制。

鳌拜年富力强,虽然排在末位,却是一个很有权力欲又十分能干的人。遏必隆与鳌拜同旗,他对鳌拜毕恭毕敬,事事都顺从鳌拜。这样一来,不愿完全附和鳌拜的苏克萨哈就处于被孤立的境地,尽管他已经与鳌拜结为儿女亲家,但二人之间的矛盾却日趋尖锐。

与4位辅臣联盟不断瓦解相伴随,辅政体制的弊端,也逐渐地暴露出来。由于玄烨年幼,孝庄太皇太后虽然是大政方针的最后决断者,但辅臣有权直接处理一切政务,有权在题奏本章上面标写处理意见,甚至代替皇帝写朱批。而对此清朝又没有一定的监督机制进行约束,所以辅臣们的所作所为,特别是鳌拜的专权行径,逐渐构成对皇权的潜在威胁,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成婚对少年天子康熙帝来说,其意义就非同寻常了:一方面表明他已经成年,另一方面表明他可以决策国家的大事了,辅政大臣应该开始把权力移交给皇帝了。而且这时的康熙帝已经今非昔比,有了管理国家的能力,再加上孝庄太皇太后的辅佐,就更是如虎添翼。出于这样的考虑,孝庄太皇太后急于让幼孙尽早举行大婚典礼,以便从根本上遏制鳌拜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而皇后的人选,孝庄太皇太后已经心中有数。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负责主持后宫,其位置至关重要,谁当上了皇后,就意味着谁取得了除皇帝以外的最高权力和地位。因此,有条件的权臣亲贵们,莫不望眼欲穿,莫不竭尽全力为自家女儿谋取这一荣誉而奔走。

当时康熙帝后位的竞争,主要是在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与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之间进行。4位辅臣中的索尼,希望立自己的孙女为皇后,鳌拜、遏必隆以及苏克萨哈则为另一派,他们坚决主张立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皇后。

对此,在宫廷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孝庄太皇太后权衡利弊,毅然决定立赫舍里氏为后,同时将钮祜禄氏也纳入宫中,这一方面可以防止代表镶黄旗的鳌拜集团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也可以拉拢正黄旗老臣索尼及其家族,分化两黄旗,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孝庄太皇太后的决定引起遏必隆与鳌拜的不满,他们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入宫,加以阻挠,并在私下里大发牢骚,表示不满,但已无济于事。

康熙四年,也就是1665年,农历九月初八,遵照祖母慈旨,康熙帝与赫舍里氏在紫禁城的坤宁宫内举行了大婚典礼。坤宁宫,是清代皇帝举行大婚典礼的地方,顺治帝福临的大婚典礼,就曾在这里举行。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平民百姓结婚还要举行一个结婚仪式,作为封建皇帝,其大婚的仪式就更要举行,而且要办得隆重,显示出皇家的气派。所以,大婚前夕,礼部做了周密的安排。

对于举行合卺礼的地点,他们奏报孝庄太皇太后说,坤宁宫七间,“北座向南,本年均吉。即隔首间、次间,于五间之中间合卺吉”。孝庄太皇太后阅后下达懿旨:“中间合卺,因与神幔甚近,首间、次间虽然间隔,尚是中宫之正间内北炕,吉。两旁间既非正间,均不可用。”于是,康熙帝同皇后便在祖母精心选定的房间内举行了合卺礼。

康熙帝大婚,标志着他已经长大成人,再也不是一个没有发言权的幼童,而是一位即将亲政、总揽朝纲的年轻皇帝了。不久,他便开始直接处理政务,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他与满汉大臣之间的联系,密切了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 GbigAr5eHPTjf/IU9UYd5Mx9OGbQQwQfof+/vPHKRuzKCJ8yzNWSWco/9EIfZvs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