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简 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后世将其尊为“千古一帝”。

康熙8岁丧父,10岁又丧母。公元1661年,康熙的父亲福临突然病逝。于是年仅8岁的玄烨于正月初九日即位于太和殿,并大赦天下,改次年为康熙元年。玄烨年幼继承了帝位,国家大事却由索尼、苏克萨、遏必隆和鳌拜四位辅政大臣决断。拥有野心的鳌拜,为了在索尼退下之后控制朝政,一方面拉拢遏必隆,一方面打击苏克萨哈。鳌拜处理朝政时,十分专横,无视康熙。康熙帝为了收回权利,成功设计擒拿了鳌拜,将其囚死于狱中。

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三人位高权重,曾为清朝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康熙即位后,三藩存在威胁到中央统治。公元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掉三藩藩王称号,随即吴三桂等叛乱,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大片国土相继沦陷。三藩联兵举起反清大旗,数月之间,清朝江南半壁江山失于三藩之手。康熙帝临危不惧,运筹帷幄,重用汉将,做出果断的军事决策进行镇压,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历时八年,“三藩之乱”终被平定。

这场胜利,也彻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遗民的反清之心,使清朝统治趋于稳固。消除了割据和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虽然清军在平定三藩时曾造成许多无辜百姓死亡,但为中国一段时期的长期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清朝鼎盛时期的康乾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公元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收复台湾,在澎湖打败郑氏海军,随后郑氏纳土归降。第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县、凤山县和诸罗县,隶属福建,并在台湾设巡道、总兵等官职,并驻扎军队。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同时也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巩固了海防,也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康熙之初,蒙古地区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着游牧生活。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

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北上迎击,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噶尔。公元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战死。至此,康熙讨伐噶尔丹之战宣告结束,漠北喀尔喀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挫败了沙俄利用准噶尔贵族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巩固了西北边疆的统治。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使塞外地区的邻邦加深了对儒家文化的认识,也加强了蒙、藏民族间的团结,更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和蒙古的管理。

康熙在位期间,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举极大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还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康熙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和与民生息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发展经济。此外,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农业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大建树,也被后世人们所敬仰。他在位61年,使清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最为众多、经济最为富庶的帝国,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和伟大的政治家,对近代中国影响十分巨大。 fp+QenBzVUzAZ96a1B3+Y10zTTIIZL/Wmr0OAF8Y4Dt8NX3tdmpfBIX8LaTS/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