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帙浩繁的历代丛书文献

在我国两宋时期,由于政府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作为最高执政者的皇帝身体力行,带头读书,赋诗撰文,使得全国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宋代的士大夫们勤于著述,图书编撰数量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多有创新。北宋时期,编撰的史书都是前代的历史,而到了南宋时候,无论是官修与私撰,都十分重视当代史的修撰。南宋图书编撰在北宋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在诸多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创新。

■ 朱熹蜡像

■ 南宋时期的书籍

南宋时期,政府专门设立一个以馆阁为主的完善的修史机构,负责编修本朝的起居注、时政记、日历、 会要、实录、同史等。这些繁简不一、体例不同的当代史书,详细地记载了小到皇帝一言一行,大到国家方针大略制定的历史,为宋代士大夫私人修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南宋中后期,因为有北宋与南宋前、中期官方编修的《国史》、《实录》和《会要》,以及大量的北宋与南宋前、中期人的文集、笔记等,为那些家学渊源的史学家撰写当代史书提供了资料上的便利,导致私人修史和修撰当代史的风气盛行。

扬雄 (前53年~18年),字子云。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少年时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辞赋。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正所谓是“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宋以前的史书虽然种类不少,但主要是编年和纪传两种。编年体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史事。这样记虽然时间清晰,但遇到重大事件,从发生到结束,少则几天,多则数十年,这就容易使同一件事情首尾却被分散在好几卷书里,对读者了解整个事件过程造成困难。而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人物为纲、时间为纬。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涉及多人的事件,往往被反复记载数篇。

所以,到了南宋时候,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弥补这种体例的不足,士人学子们开创了纪事本末体史书的新体例。同时,士人学子们还开创了将原传抄和刻印的单独著作,按照一定的体例汇辑在一起而冠以一个总名的丛书。

太学生 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内设祭酒、司业各一人为正副长官,其属有监丞、五经博士、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典簿、典籍等学官掌教务。

1201年,太学生俞鼎孙及其兄俞经编辑的我国第一部丛书《儒学警悟》,就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编辑而成的。

《儒学警悟》将一些单独著作汇辑在一起,有利于图书集藏和保管,便于读者对图书的搜寻阅读,所以自问世后,很受欢迎,从此,编辑丛书蔚然成风。

士大夫 原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我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是我国特有的产物。

当时,有个叫左圭的学者,他在阅读《儒学警悟》时,发现《儒学警悟》带有作者明显的个人倾向。为此,左圭便决定编辑一套不分派别、不限年代、搜采渊宏、体例完备,让阅读者能于学术得融贯之益,于原著无割裂之嫌,如百川之归海的书。

左圭历时70余年,终于在1273年编成了另一部规模较大的丛书《左氏百川学海》,简称《百川学海》。其书名取于汉代学者扬雄《扬子法言》“百川学海而至于海”,意为由众说之学派,而溯学海之渊源。

在编辑过程中,左圭按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把全书分成10集,每集收10种书,共收100种书,177卷。这套书中所收的图书大多是唐代和宋代人所著的记述掌故琐记、朝廷故事、遗闻逸事、典章制度和野史笔记,也有不少宋代人编撰的有关谱录、诗话和书法的著作,除此之外,还有少量两晋南北朝人的著作。

■ 古籍《儒学警悟》

小品 就是小的艺术品。广义的小品包涵很为广泛,在散文中指篇幅较短的文学样式;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喜剧小品。

《百川学海》是我国刻印最早的一部丛书,虽然成书晚于《儒学警悟》70余年,但因其流传较为广泛,影响远远超过《儒学警悟》,故后世尊之为丛书之祖。后来明代的吴永之又有《续百川学海》、《再续百川学海》、《三续百川学海》。在此基础上,明代的冯可宾又编撰了《广百川学海》,分为10集,以十干标目。

宋代是我国古代笔记成熟期,宋代笔记中,原先的志怪传奇内容趋于淡化,注重现实成为主流,可以说,宋代笔记已是晚明小品的先驱。

礼部尚书 我国古代官职。礼部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礼部最高长官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筵、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

此外,宋代笔记也开启了后世考据辨证笔记的先河。如洪迈《容斋随笔》、王应麟《困学纪闻》是其代表作。

■ 古籍《容斋随笔》

洪迈生于1123年,南宋饶州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南宋著名文学家。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在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录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丛书《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5集74卷。其中前四集各16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为10卷。

■ 《容斋随笔》之《五笔》

《容斋随笔》内容繁富,议论精当,是一部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的著作,自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翰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无不有所论说,而且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皆备受称道。

《容斋随笔》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正,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不仅在我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它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王应麟字伯厚,生于1223年,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经史学者以及文字学家。其父曾任温州知州。王应麟从小受家父培养教育,中进士后21岁即任衢州主簿,受程朱学派王野、真德秀等人影响,任官同时勤于读经史,后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

■ 古籍《困学纪闻》

1276年宋亡后,王应麟在家乡隐居,讲述经史20年。其著作甚多且学术价值甚高,其中《玉海》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为其准备博学宏词考试时所整理的。《困学纪闻》是笔记类的著作,集合其大量经史研究的心得成果。《汉制考》为历史著作。《通鉴地理通释》是历史地理学的著作。《小学绀珠》则是关于文字学的著作。

《困学纪闻》采用笔记形式,分类编排,对文献典籍、学术渊源、文化现象,进行疏理、考证、鉴定与评介。凡说经8卷,天文、地理、诸子2卷,考史6卷,评诗文3卷,杂识1卷,共20卷。由此可见内容广博,凡属后学所当知当学的方方面面,均有所发明,有所创见,其文辞简约而道理融通,探奥穷源而真知洞见,成为学子视为珍宝的案头书。

翰林院 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唐朝始设。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后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以备起草急诏。宋沿唐制设学士院,称翰林学士院。元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清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

后世历代治学者对《困学纪闻》极为重视,特别是清末民初以来从事古籍整理的专家学者,每每利用该书的原始资料与考据成果。

南宋刊刻丛书之风在明代得到了蓬勃发展。明代著名学者解缙,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他在18岁时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次年,会试名列第七,选为庶吉士,读中秘书。

解缙初入仕时,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宠爱,常侍奉左右。一日,明太祖在大庖西室向解缙询问治国安邦良策,对解缙说:“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内阁首辅 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明中期后,大学士又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为“首揆”、“元辅”。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极重,亦称首辅。

解缙遂日上万言书,剖切陈词。明太祖连连称赞解缙有安邦济世之奇才,治国平天下之大略。不久,缙又献《太平十策》,再次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亦得明太祖赞许。遂官至翰林学士。

明太祖去世后,朱棣登上帝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自幼喜欢读书的明成祖为了实行文治,遂任命翰林院学士解缙为内阁首辅,下令由解缙领导编纂一部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质量最好的大型图书。

明成祖希望编纂一部自有图书以来,包括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包罗万象的大规模的丛书。然而一开始解缙并没有真正领悟明成祖编一部终极之书的意图,才一年工夫,和同事们就编成了这部把历代文献分门别类的书。

当解缙把这部名为“文献大成”的著作献上时,明成祖十分不满意,认为所纂尚多未备,过于简略,不符合他的原意,因此又下令大规模地予以修改充实,并增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等协同解缙为监修官,又从翰林院和国子监抽调2000多名学者参加编写、校订、录写、绘图等工作。

■ 解缙立像

解缙这才意识到,明成祖实际上是想借由这部大书的编纂,使意识形态高度集中到他指定的方向上来,以达到文治的目的。

接着,解缙便带领着这支由朝臣文士、宿学老儒组成的2.16万人的庞大的编纂队伍,重新开始了工作。经过3年寒暑,到1407年12月,这部名为《永乐大典》的皇皇巨著终于全部编成。

《永乐大典》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北剧、南戏、平话、工技、农艺、志乘等,共计11095册,22877卷,3.7亿字,全书被装订成11095册,仅目录就达60卷之多。

《永乐大典》纂成后,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1421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选了一部分藏书带到新都,《永乐大典》在正统年间正式被放置在文楼中。

在明代皇帝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最喜爱《永乐大典》,平时在案头上常备几册大典以供随时翻阅。1557年宫中发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烧毁。火势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楼中的大典。明世宗连夜下了3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时抢救出来。

■ 古籍《永乐大典》

为防止今后再遭受类似的祸患,明世宗便萌生了重录大典的想法,并同大臣徐阶反复商议此事,最终完成了重录工作。

自明成祖朱棣以皇家名义组织辑成《永乐大典》后,民间富学力之士纷起效仿,乃至明代出现私家撰著丛书盛行的文化现象。如通州学者撰著的大型丛书就有两部:曹大同的《艺林花烛》160卷和彭大翼的《山堂肆考》240卷。但只有后者得以流传后世。

1595年,彭大翼历经40余年的博览群书,采集辑录,终于完成了大型丛书《山堂肆考》,并由周显金陵书林刊印。

《山堂肆考》以其洋洋26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在我国古代私家撰述的众多丛书中确实出类拔萃。该书采集宏富,内容浩博,门类繁杂。经史子集、释经道藏,无所不及。

■ 古籍《山堂肆考》

《山堂肆考》全书分宫、商、角、徵、羽5集,共45门:每门又分子目若干,每一子目有小序一篇,述其内容、范围、沿革等,下录引文,或标书名。剪裁得当,浅显易懂。

到了明万历年间,在宰相张居正和申时行等人的大力改革下,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出现了“万历盛世”的繁华景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文化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拔出地面,丛书也在这个时期得以蓬勃发展。

张居正 (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代政治家、改革家。明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代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当时有个叫何镗的人,为人刚直,在任进贤知县期间,很有政声。后来,何镗又晋升为开封府丞、潮阳知县、江西提学佥事等职。

何镗崇尚理学,勉励读书。他在读书研习的过程中,发现古代书籍由于时代变迁而发生的散佚现象非常普遍,感到非常痛心,便立志于从事对亡佚之书的辑佚整理工作。

■ 古籍《汉魏丛书》

后来,何镗在任云南参政间以亲老乞归养获准。他在家亲老期间,政府又升任他广东按察使和河南布政使,他均未赴任,而是在家闲居著书,先后编成《古今游名山记》和《中州人物志》,并撰有《修攘通考》、《翠微阁集》等。

由于明代丛书刊刻之风盛行,于是,何镗别出心裁地专辑了一套以汉魏时期的旧作为主,间有南北朝时晋、梁、陈人以及隋人著作的丛书,并以这一时期冠名为《汉魏丛书》。

《汉魏丛书》的内容主要是汉魏及两晋南北朝的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之作。何镗编辑完成后并没刊行。直到1592年,藏书家程荣得到此书后,才选刊了其中的38种。10年后,藏书家何允中将《汉魏丛书》分为经翼、别史、子余、载籍四部刊行,名为《广汉魏丛书》。

布政使 明太祖洪武初年罢元代的行中书省,至明宣宗时,除南北两京外,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为加强统治,设置总督、巡抚等官,布政使权位乃轻。

《汉魏丛书》内容大多是古经逸事、稗官野史等。这部丛书子目38种,计251卷,以编校细、篇目全、刻印精,成为古代大型出版丛书之祖及著名的精善本。

《汉魏丛书》是我国第一部名副其实的综合性丛书,也被誉为“开创古代大型出版丛书之始祖”。自《汉魏丛书》出版后,许多学人纷纷涉足考据学、目录学、文献学等领域,开拓性地对编纂类书、丛书进行研究。一时间,整理、刻印古代典籍蔚然成风。

明代丛书的大量出现,促成了清代历史的新发展。清代学者朱筠早年任翰林院编修,后被授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后又擢升为侍读学士。

六书 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6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朱筠任安徽学政时,遂刊布宋版《说文解字》,并意识到“六书”之学的重要性:

六书者,所以辅史而通经,其道大,非独一端而已。

朱筠在诲导士子时,特别指出“六书”为研究古学的入门之径。此说一出,遂为学者认同,流风所向,士子因多有通“六书”及注疏家言者,学风为之一变。

此时正是清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乾隆帝下诏向天下广求遗书,以昭示盛世文治之意及自己对载籍的重视,并为士人指明了为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而朱筠这种以经义古学为宗尚的取向,正好顺乎时代潮流。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朱筠遂上一则《购献遗书折子》以示对皇帝之谕的积极响应。他还上有一则《谨陈管见开馆校书折子》,阐发了自己对购求遗书事宜的看法。

■ 古籍《说文解字》

朱筠的建议得到皇上的肯定和采纳。不几日,清乾隆皇帝即下命开馆校核《永乐大典》,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1772年征书开始,次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大学士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编修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

在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等人的领导下,把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10类。

“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15类;

“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14类;

■ 纪晓岚蜡像

■ 《四库全书》

“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5类。全书共44类。

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为了保存这批精典文献,由皇帝“御批监制”,从全国征集3800多文人学士,集中在京城,历时10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7部,连同底本,共8部。虽然9部书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

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清乾隆皇帝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分别将这8部书分藏在“北四阁”和“南三阁”。七阁之书首尾都钤有玺印。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为了便于阅读,清乾隆皇帝还下诏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书。

《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四库全书总目》200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100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我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万多册,约10亿字。《四库全书》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我国书目学,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在此之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藏书家鲍廷博父子又刊刻了丛书《知不足斋丛书》全书30集,其前27集由鲍廷博所刻,后3集由其子鲍士恭续刻。共收书208种,含附录12种。后来还有《续知不足斋丛书》和《后知不足斋丛书》等,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一批重要古代典籍。

阅读链接

清代文献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我国后世的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我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从清代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这些文献已成为我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堪称我国历史上的“传国之宝”。 nZd02DoGZFVjqryK6XPmCY4BGebHNWUQ8dQxHBrcAXvUuynVnOz7gD4S8G9dC5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