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赌博的心理

一、贪欲与冒险心理

在拜金主义思潮影响下,不少人急功近利,追求快速致富,占有财富的欲望恶性膨胀,当无法通过正当途径满足其欲望时,赌博这种冒险手段就成为他们通向发财之路的阶梯。

二、投机与侥幸心理

由于赌博的胜负是不规则的,带有极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迎合了人们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财富,甚至不劳而获的投机与侥幸取胜心理。赌博的输赢结果,对赌徒是一个强化刺激,使人失去自制力,欲罢不能,至死不悔。

三、娱乐和消遣心理

赌博以多种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强烈的竞争性和独特的随机性,能满足人们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心理需要。

或是为了放松身心,娱性怡情;或取其热闹,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快感;或追求“寂静”,求得精神慰藉。然而发展的最终结果大都与娱乐和消遣心理相背离,达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四、寻求刺激心理

赌博可以使人们追求刺激的欲望得到满足。它给人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刺激,这种金钱上和心理上的满足会强化赌徒们的赌博行为。

五、公关心理

在一些特殊环境和条件下,为使权钱交易顺利而安全地完成,交易双方精心安排并参与赌博。其间,求助者故意大把“输钱”,以便日后获得各种好处;被求助者轻松地大把“赢钱”后,便利用职权为求助者消灾免难、谋取私利。“输”家心甘情愿,“赢”家心安理得,权钱交易,大家心知肚明。

六、赌博文化心理

所谓赌博文化心理,是在赌博氛围下所产生的一种刺激、支配赌博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赌博首先赋予赌徒一种宿命论的心理状态,即凡是输赢都是命中注定的。其次,赌博还赋予赌徒一种自我解嘲的心理状态,即输钱能够消灾避祸。再次,赌博使赌徒形成以赌博胜败论英雄的心理状态,驱使赌徒们在英雄观支配下赢了还想赢,输了想“翻本”,欲罢不能。赌徒们很快被这种心理所同化,发展到嗜赌如命的程度。

在涉赌人员中,数量最为庞大的自然是参赌人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赌人员在构成与分布上的特点主要包括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广度上,参赌人员的大众化、普及化、全方位化。参赌者已由一些地区的赌博高发人群,如个体户、无业人员向各行各业蔓延,甚至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

深度上,出现了一批参赌“大户”,以巨额款项用于赌博,尤其是前往境外赌城豪赌,导致巨额资金外流,这类“深度”参赌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有赌博恶习的个体老板或私营企业主;另一类是贪污巨款的国家公职人员。

七、赌徒堕落的心理过程

第一步,“凑角儿”。所有赌徒最初对赌博大多表现出凑热闹式的围观,在观望中使自己的好奇心和寻求刺激的欲望得到满足。有的人在观战中随着对赌博规则的熟悉,加上对自己的能力和运气的自信,逐渐滋生出跃跃欲试,亲自体验的冲动,在别人的怂恿和“凑角儿”的召唤下,便半推半就地参与其中,走出了赌徒堕落的第一步。

虽然不一定所有走了第一步的人都会成为赌徒,但所有赌徒都是从第一步开始的。要避免成为赌徒,关键在于把握自己不开戒,不要有第一次经历。

第二步,贪财。赌博与钱和利是分不开的,大家都抱着想赢钱、多赢钱的心态参赌。一旦赌赢了,参赌者在贪婪欲望支配下收手的情况不多,多数是恋战,以致越赌劲越大。

调查表明,由初赌者为赢家变成赌徒的,是初赌者为输家的5倍以上。因此,黑社会聚赌头目,在吸引新人加入赌局时,有这么一句黑话:“开甜!”意思是让其先赢几次,尝尝甜头瞅准机会拉下水。

第三步,翻本。参赌者如果赌输了,是决不会甘心的,在侥幸取胜心理的支配下,一意孤行地想翻本。翻本有两种结果,一是成功了。多数参赌者此时想“现在运气好,何不乘机大捞一把?”从而由翻本挽回损失变成贪财,想赢和想多赢;二是失败了。随着理智感和自控力再次被削弱,不顾一切地想继续翻本……如此恶性循环,走向深渊,难于自拔。

第四步,悔恨。当赌博给自己、家人带来莫大痛苦、伤害和羞辱时,当面对人们善意的规劝和有力的帮教时,有的参赌者也会表现出真诚的悔恨,责任感和良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而痛下决心戒赌。

社会和亲人要充分利用参赌者产生悔恨心理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帮教和监督,促其改过自新。如果一味地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他们,他们将在绝望之余放纵自己,破罐破摔,加速堕落的步伐。赌瘾如同毒瘾一样,悔恨一次,如果再赌,则瘾更大,陷得更深。

第五步,疯狂。在赌瘾和贪婪欲望驱使下,参赌者理智丧失殆尽,自控力严重削弱,有的甚至人性全无,不顾一切地在赌场上搏杀,完全到了不能自拔、不可救药的境地。此时,靠单纯的教育、规劝、感化,甚至治安处罚是无法挽救的,对那些构成严重危害、屡教不改的赌徒,必须实施刑罚制裁。

八、赌博成瘾的心理分析

赌博成瘾,特别是心理成瘾,是赌徒堕落的重要原因。赌博的心理成瘾是指参赌者对赌博活动产生向往和追求的愿望,并产生反复从事赌博活动的强烈渴求心理和强迫性赌博行为。这种对赌博活动的渴求,既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活动,也是一种慢性病态,它强烈地驱使参赌者反复从事赌博活动,并对赌博产生的强烈渴求感。

特别是网络赌博更容易让赌徒沉迷其中,不在意自己的输赢。因为在网络上赌博,不必用现金交易,所有的输赢都是数字。一名深陷网络赌博的赌徒交代,他已经对输赢没有感觉,“我甚至没有时间想到我正在赌钱。我要做的只是打开电脑,上网”。

赌博的心理成瘾的形成既有心理上的原因,也有生理上的原因。就心理原因来说,心理成瘾遵循“刺激—愉悦—愉悦强化—成瘾”模式。赌博本身是富有刺激性的,而赌博的胜负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赌红了眼的赌徒,往往在赌桌上孤注一掷。一旦体验到赌博成功的愉悦后,便形成对这种愉悦的更强烈的期待,要求再一次得到满足,从而鬼使神差般地驱使赌徒重返赌场,这种对愉悦的期待和满足反复多次,不断得到强化,使参赌者生理上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形成心理性成瘾。

就生理原因来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博士实验研究发现,经常参赌的人和偶尔参赌的人都因赌博时的刺激而心跳加快,但赌博后,常赌的人心跳很快恢复正常;而偶尔参赌的人,其心跳却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正常。

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他们心跳加快时,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正是这种化学物质使得参赌的人获得一种异常兴奋的快感。

格里菲斯认为:“由于经常参加赌博的人在赌博结束后会迅速丧失这种快感,故需要重返赌台,以获得新的快感。”同时还发现,越临近赢牌,赌徒的思维能力越低,因为这时正是体内“内啡肽”分泌的高峰期。

这一研究成果使人们对赌博成瘾有了进一步认识,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人容易成为赌徒,而有人却不容易受影响的现象。 IBWTcllb+XYhJGDlS0gLqxhkXS6aSmxx9GmxgAnomu47lUsJU4b0dDvpg1xySE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