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画的起源和发展

国画的起源

国画在古代没有确定的名称,一般称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帛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国画的起源可以直溯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

原始制陶人画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绘是最古老的绘画创作。起初表现的仅是原始朴素的理想和生活,同时也反映各时代跌宕的社会风貌与世俗的生活图景。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直到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实用器物和建筑物,并在上面作装饰布置的时候,才注意到对于画面的利用,人们在上面所绘制的装饰图像,便开创了最初具有画面构图意识的先河。

根据史料上记载的以伏羲氏画八卦、黄帝画制服、舜妹螺氏绘影像为最早。早期的绘画经匠人的再造,刻在玉料、青铜器上及绘在陶器上。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历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也在此时萌芽。这一时期,画家们对绘画开始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

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

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

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

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五四运动以后,主张革新的画家们纷纷响应新文化运动的号召,通过变革传统中国画来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美术。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一部分画家积极引进西方美术的写生、写实方法,在20世纪初形成了学习西方绘画、兴办美术学校的热潮。

20世纪开拓者从突破传统笔墨程式的角度,大力提倡到自然中写生,主张减弱“写”的用笔方法,突出“画”的自由表达特性,力图在中西绘画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创作道路。

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家,更加关注具体形象特点的深度刻画,更加突出对自然景物表现的个人感受。这些创新探索,与当时中国新文学创作所提倡的“白话文”“自由体诗”一样破旧立新,开辟了与五四新文化精神相呼应的中国新美术变革的道路。

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画,经过20世纪的变革历程。在“中西融合”与“借古开今”两大创新追求的推动下,产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的新风格,以独特的现代品格立于当代世界艺术之林。 KFTKgRN+70WV0Q/0qyDaXaeaMWetW7xpzguHtXtRzSz8DclTQdjuRUakZfPqKd5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