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迁徙而来的客家人

■ 秦始皇 (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他是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他派兵60万“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福建、江西和广东边境入抵广东的揭阳山,直抵广东省的兴宁、海丰两县。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派兵50万“南戍五岭”,平定岭南后,他设立了龙川县,由平定岭南的副将赵佗任龙川县令。之后,赵佗又主持南海郡事。

■ 赵佗 (约前240年~前137年),汉族,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公元前204年,为了防止中原战乱祸及岭南,赵佗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并自封为南越武王。赵佗在任龙川县令和建立南越国时,为岭南的开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带来了中原文化,改变了岭南百越人过去野蛮落后的风俗。他施行“与越杂居”“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汉人与百越各民族的融合。

百越 是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浙、闽、粤、桂等地,因其部落众多,故总称为“百越”。越,即粤,古代粤和越通用,也指百越居住的地方,也叫“百粤”“诸越”。

赵佗还将几十万军队留驻在岭南,成为南迁到此地的第一批北方移民。当地人称这些南迁到此的中原汉人为客家人,以此来区别这里原有的居民。

赵佗在任龙川县令时,为解决驻在这里的将士兵卒的缝补浆洗问题上书朝廷,要求拨3000名北方妇女到此,结果朝廷拨给了5000名。

于是,朝廷拨给的妇女和留驻在这里的将士兵卒组成了家庭,成了这里最早的客家先民。

■ 黄巢 (820年~884年),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由他领导的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至西晋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这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和氐等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当时人们称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为胡人。

这些胡人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

五胡乱华 是我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的与中华正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5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

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把农田用来放牧牛羊,抢掠汉人来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又一次大举南迁,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了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两百万之多。

至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诈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

不久,就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驰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多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

王仙芝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濮州人﹐贩私盐时奔走各地,为抗拒官府查缉,练功习武。攻郓州,袭沂州,推动农民反抗斗争迅猛发展,到十一月,农民起义军“剽掠十余州,至于淮南,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在黄梅,王仙芝义军被曾元裕包围,经过激战,义军5万余人英勇牺牲,在突围中王仙芝不幸战死。

战乱所及,唯有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东北还是一块平静之地,于是,这些客家先民,也就是第一次南迁到此的汉民中的大部分,又南迁到了这些地带定居。

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次南迁,延续至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北宋都城开封,于1127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也就是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当时随高宗一起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

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再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江西、福建和广东交界处,成了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

■ 福建南靖土楼

福佬民系 福佬民系是古闽越后裔融合于汉族的一支,其文化特质既有别于作为南越遗裔的广府民系,更与自称为中原汉族世胄的客家民系迥异,具有丰富的风俗文化内涵,而且对东南亚诸岛土著文化产生过显著影响,有着广东风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群落。

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广东省东部的梅州和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对福建地区而言,从308年起,中原汉人开始大规模进入,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和胡八姓。进入福建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福建省西部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也就是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省永定县是纯客家县,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南宋、元、明三代,特别是元末明初从宁化石壁村一带辗转迁徙,最后到永定境内定居的客家人。

客家人勤劳又勇敢,适应能力强,他们饱尝饥荒战乱、流离失所之苦,来到了这片蛮荒之地,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一方面披荆斩棘,开荒垦殖,一方面建筑遮阳避雨的栖身之所。

■ 土楼建筑群

■ 集防卫与居住为一体的福建土楼

他们凭着灵巧有力的双手,用山区盛产的竹、木、茅草、泥土和石块等搭盖起简陋低矮的竹篱茅屋,既防风避雨,又抵暑御寒,在此建家立业,虽远离战乱的中原,但他们对战争仍心有余悸。

客家民系 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支系,客家民系最集中的地区是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广东东北部交界的三角地区,这三角地区被称为客家大本营。客家民系是两支源流汇合而成的。一支源流是南迁汉族,在客家民系的源流汇合中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支是当地的土著。

战争提升了他们的防卫心理,又因为朝政腐败、社会动乱、群盗流窜,迫使分散在群山之中的客家人聚集而居,联合防卫外敌。而这样的居所最起码要有相当大的空间,足以容纳整个家族并具有相当强大的防卫功能。

永定随处都有的木材和生土,为这些客家人建造既能防卫又能居住的住所提供了条件。于是,他们就地取材,运用中原古代的版筑技术,仿照军事用途的土城土堡,在定居地夯筑土墙,建筑土堡、土围,在当时人们称之为“土寨”。这些堡、寨已不是原来的军事建筑,而是军事用途与居宅合一的新型建筑,是后来永定土楼产生的基础。

■ 福建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

随着生土夯墙技艺的进步,兼作围护和承重的外墙基部的厚度逐渐控制在1.5米以内,墙高则达到10米以上可建造三四层,再结合木构架,能够用比堡寨小得多的地盘获得更大的居住使用空间。

建筑结构和形制发生相应的变化,促使“堡宅合一”逐步演进为具有坚固、防卫等优点的多层居宅。被后人称为“永定土楼”的民居就这样诞生了。

由“堡宅合一”逐步演化而来的这一时期的土楼都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点,即都是方形土楼,四向外墙既作为护围,又具承重作用。沿外墙内侧,运用抬梁式木构架与外墙共同构成房间,房间朝向楼内天井,房间外的回廊及二层以上的走廊为贯通全楼的通道。

土楼的土墙没有石基,底层墙厚1.7米至2米,房间都比较狭小,外墙一二层都不开窗,三层以上开极狭小的窗,全楼只开一座通向楼外的大门,大门用木框。土楼内几乎无装饰,屋顶为悬山式两坡瓦顶。

这时期的土楼,在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立面造型等方面,就已显示出独特的风貌。

这一时期的永定土楼均建于元代至明代中叶。如建于元代奥杳日应楼和高头振兴楼,建于明代的洪坑崇裕楼、五云楼、洪坑南昌楼和古竹大旧德楼。

阅读链接

福建华安各地的土楼是典型的福佬民系土楼。封建社会是以土地私有为条件,人口增加必然向外拓展,开辟新的领地,有的是以家族为单元,举族而迁。

为了拥有生存空间,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和防卫要求,需要一为种既能适应家族共同居住条件。于是,福佬民系的世族期从福建北部、福建中部向福建南部迁徙,他们选择适合当地特殊地理条件,就地取材,建筑土堡、兵寨,并在土寨形式演化下,逐步过渡到土楼的建筑形式。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随着海口开放、对外经济交流的发展,闽南地区经济有了重要进步,福佬民系世族经过十多代人的耕耘,家族人口急剧增加,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

为了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模仿兵寨建筑的圆形、方形和府第式等丰富多彩的土楼应运而生。

从记载时间看,华安至今保存完好的68座土楼都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而建筑的。 Ua3NCsbAfTEMrAoi2FEAErgAWwxTgET8l1eAaQ9sRpFFIM0SImymypLadLzbNV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