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使忧虑不要再发展

获得如何在华尔街赚钱的诀窍恐怕是世界上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如果这本书能够诠释这个秘密,那这本书恐怕就要卖1万美元一本。我虽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但有一个很好的想法,而且很多成功人士都在应用。查尔斯·罗伯茨这位投资顾问,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刚到纽约的时候,身上只有朋友托付我到股票市场上投资用的两万美元。在此之前,我本以为我对股票市场懂得很多,可是后来我却赔得一分不剩。虽然其间我在某些生意上也赚了不少,但统统都赔了进去。

赔光了我自己的钱倒无所谓,只是把朋友的钱也都搭上了,这让我有些难以接受,虽然他们都很有钱。在我们的投资得到这样一种不幸的结果以后,我实在很怕再见到他们,可令我意外的是,他们对这件事情都看得很开,丝毫没有责怪我的意思。

痛定思痛,我决心在我再进股票市场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整个股票市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我去拜访了波顿·卡瑟斯。他是一位成功的预测专家,我相信我能从他那里学到许多东西,因为他多年来一直是个非常成功的人,而我的成功不可能全靠机遇和运气。

卡瑟斯先生先听我讲述了投资的全部经过,然后他告诉我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则:“我在市场上所买的每一宗股票,都有一个到此为止、不能再赔的最低标准。比方说,我买的是每股50美元的股票,我马上规定不能再赔的最低标准是45美元。这也就是说,一旦股票价跌至比买进价低5美元的时候,就立刻卖出去,这样就可以把损失只限定在5美元。”

“那么,如果你的判断够准确的话,”这位大师继续说道,“你的赚头可能平均会在10美元、25美元,甚至是50美元。这样,在把你的损失限定在5美元以后,即使你的失误占到半成以上,你也可以赚上一笔。”

我马上学会了这一原则,并使用至今。这个原则非常有效,为我和我的顾客挽回了几千万的损失。

没过多长时间,我就发现,这个“到此为止”的原则也可以用在股票市场以外的地方。比方说,我经常和一个朋友一起共进午餐。但这位朋友很不守时,总是在我午餐时间过去大半之后才来。于是我就用“到此为止”的原则,告诉他:“以后我只等你10分钟,要是你在十分钟以后再来的话,我们的午餐约会就算取消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多么希望在很多年以前就学会了这个“到此为止”的原则,那样我就可以避免做很多傻事了。不过,至少有一件事我认为做得还不差,那次情况很严重,可算是我生命中的一次危机,当时我眼看着自己的梦想。对未来的计划以及多年来的工作付诸流水。

在我30岁时,我决定终生以写小说为职业,想做个弗兰克·瑞斯洛、杰克·伦敦或哈代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来到欧洲,用整整两年的时间撰写我的处女作《大风雪》。我满怀着信心把作品拿给出版单位,但我的经纪人却告诉我,这部作品一文不值,说我没有写小说的天分和才能。听到这些,我几乎晕倒。我茫然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该怎么办呢?我该往哪一个方向走呢?

整整一个月,我才从茫然中醒来。在当时,我从来没有听过“给你的忧虑定下到此为止的限制”的说法,不过现在回头想想,我当时正是这么做的。我把费尽心血写那部小说的两年时间看作一次可贵的经历。我回到了组织和教授成人教育班的老本行,空闲时就写一些传记和非小说类的文章。

直到现在,我仍为我当时的决定感到骄傲。坦白地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哪一天或哪一个时刻后悔我没有成为哈代第二。梭罗曾在他的日记里写道:“一个事物的代价,也就是我称之为生活的总值,需要在当场进行交换,或在最后的付出。”

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说,如果我们以生活的一小部分来付出代价还可以,要是付出得太多的话,我们就是傻子。

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悲哀,就是只知道如何创作出快乐的歌词和歌谱,却完全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他们写过许多令世人非常喜欢的轻歌剧,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控制他们的脾气。他们竟为一张地毯的价钱争吵了多年。事情其实很小,苏利文为他们的剧院买了一张新的地毯,吉尔伯特认为太贵了,根本不需要买那么好的,很是恼火。这件事甚至闹到法庭,从此,两个人不再交谈。于是,苏利文替新歌剧写完曲子以后,就把它寄给吉尔伯特,而吉尔特填上歌词以后,再把它们寄回给苏利文。

当他们需要同台谢幕的时候,他们就会站在台的两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鞠躬,以避免因此而看见对方。他们就不懂得应该在彼此不快时定下一个“到此为止”的最低限度。而林肯总统却可以从容地做到这一点。在南北战争中,有一次,林肯的几位朋友斥责一些与林肯作对的人。林肯说:“你们坚持原则,这没有错,但是,如果加入太多的私人恩怨就不值得了。我认为一个人实在没时间把他的半辈子都花在争吵上,要是那个人不再攻击我,我就再也不会怨恨他。”

如果我的老姑妈爱迪丝也能有林肯那样的胸怀和意识该有多好啊!她和费兰克姑父住在一栋抵押出去的农庄上。那里土质很差,灌溉不良,收成不好。他们的日子很艰难,每时每刻都得省吃俭用。可是爱迪丝姑妈却喜欢买一些窗帘和其他的小东西来装饰家里,她向密苏里州马利维里的一家小杂货铺赊账买这些东西。费兰克姑父是个注重信誉的人,他怕债务越积越多,还也还不清,于是,便偷偷地告诉杂货店老板,不再赊账给爱迪丝姑妈。不料,爱迪丝姑妈知道后便大发脾气,到现在已经过去50年了,她还没有消气。我就不止一次听她说过这件事情。我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快80岁了。我对她说:“爱迪丝姑妈,费兰克姑父那样做是有些欠考虑,可是,你为这件事埋怨了他半个世纪,你不觉得这更过分,更不应该吗?”

爱迪丝姑妈对她这些不快记忆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她付出的是她半生安稳平静的生活。

当富兰克林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犯了一次一生都记忆犹新的错误。许多年以后,富兰克林成了一位世界知名人物,做了美国的驻法大使。他还记得因为他买哨子多付了钱,他得到的痛苦多过哨子带给他的快乐。

那是在富兰克林七岁的时候,他喜欢上了一只哨子。于是他非常兴奋地跑进玩具店,把他所有的零钱都放在柜台上,也不问问价钱,拿起哨子转身就走了。“当时我兴奋极了,”70年后,他写信告诉他的朋友,“我吹着哨子在家里转着,对我买的这只哨子非常得意。可是等到我的哥哥姐姐发现我买哨子多付了钱以后,大家都来取笑我。我痛心不已,大哭了好几场。”

富兰克林在这个教训里学到的道理非常简单:“长大以后,我发现有很多人有过类似行为,他们都付了太多的钱。简而言之,我相信,人类的苦难部分产生于他们对事物价值的错误估计,也就是他们买哨子多付了钱。”

事实上,不仅吉尔特和苏利文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过多的代价,我的爱迪丝姑妈也同样如此,我在很多情况下也做过这种傻事,连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托尔斯泰也在此列。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托尔斯泰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当中,可能是“全世界最受尊敬的人物”。在那20年中,去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都希望能见他一面,听到他的声音,甚至只摸一摸他的衣角。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人记录在本子上,就像那是一句“圣谕”一样。但在生活上,70岁的托尔斯泰还能与七岁时的富兰克林相比,他显得十分愚笨,一点儿也不会变通。我这样说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有据。

托尔斯泰喜欢上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美好的时光,以至托尔斯泰经常跪下来感谢上苍对他的厚爱。可是那个女孩善妒的天性慢慢显现出来了。她常扮成乡下姑娘,去打探他的行动,甚至溜到森林里去看着他。他们发生了许多次很可怕的争吵。她甚至嫉妒她亲生的儿女,有一次她竟用枪把女儿的照片打了好几个洞。她会在地板上打滚,拿着一瓶鸦片对着嘴巴,威胁孩子,她要自杀,吓得她的孩子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哭作一团。

托尔斯泰都做了什么呢?如果他暴跳如雷,把家里的东西砸得稀烂,这倒可以理解,因为他有理由发泄一下。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更糟糕的方式,他记了一本私人日记!在那里面,他把一切错都推在太太身上,这就是他的“哨子”。他下定决心,要下一代能够原谅他。而他太太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他的这种做法呢?不用问,她当然是把他的日记撕下来烧掉了。她自己也写了一本日记,在日记里,她把过错全都推到托尔斯泰身上。她还写了一本名叫《谁的错》的小说,在小说中,她把她的丈夫描写成一个破坏家庭的恶魔,而她自己则成了一个烈士。

为什么这两个人会把他们唯一的家变成托尔斯泰自称的“一座疯人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极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不错,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对方的意见。我们会不会在乎谁对谁错呢?不会的,我们只会注意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会浪费哪怕一分钟去想托尔斯泰家里的事。这两个无聊的人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过了50年地狱般的生活,只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动一下大脑说“不要再吵了”,因为两个人都没有足够的价值判断力,并能够说:“让这件事情就此结束吧,我们在浪费生命,让我们现在就说停止吧。”

我非常相信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人获得心理平静的诀窍。同时,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能定出一种标准来,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比起来,什么样的事情才是争吵的标准,我们的忧虑就会立刻消除一半。所以,任何时候,我们想拿出钱来买东西时,和生活比较起来不算好的话,那我们先停下来,问问自己下面这三个问题:

第一,现在困扰我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利害关系?

第二,在这件令我忧虑的事情上,我应该在什么地方设定一个“不要再发展”的最低限度,然后把它整个忘掉。

第三,这只“哨子”的价值到底是多少?我是否超值付出了? Ntq6K/NbEvyecJ9Qlk5JCwdl+sIMCGxgfJhW7F1HayZ8D0rcYDZ7th8MPQ0FMy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