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春秋战国时的饰物

春秋战国时期继承了商周时期佩饰艺术的传统,除形式的装饰美和材质的珍贵之外,也带有礼教德操和社会等级地位的内涵,至于工艺技巧则发展到更加精美的程度。

这一时期的佩饰物品,包括发饰、耳饰、颈饰、臂饰、腰饰带钩、佩玉、佩璜以及金属工艺装饰等。

■ 错金银云纹车饰

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把梳篦插在头发上作为装饰。春秋战国梳篦的形状,背部呈圆弧形,表面有对称纹饰。梳的形状向扁长而低的形状变化,梳齿也更多了,更便于使用。

■ 龙形玉佩

春秋战国时期梳篦实物,有河南淅川春秋时期墓出土的玉梳、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时期墓出土的竹梳、湖北江陵拍马山和四川青川战国时期墓出土的木梳等。

在山西侯马出土的春秋时期人纹陶范中,女子的头上插着双角形篦,其背部呈弯角形,与商周的梳篦背上缘近乎平直,背正中有凸起物不同,故也有人认为是角形冠。

小型的玦是古代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耳饰,春秋战国的玉玦,有圆形缺口、素面无纹的,有雕琢成纹饰的,有呈柱状加缺口的。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墓出土有夔龙首黄玉玦一件,广东曲江石峡墓出土了圆廓外4个半月形突饰的玉玦,这些玉玦的外形有呈柱形的,有呈椭圆形且孔不居中的,有上宽下窄的椭圆形的,形制多种多样。

中山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前身为北方狄族鲜虞部落,姬姓。国土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3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被魏乐羊、吴起统率的军队占领,从此一蹶不振。

颈饰是原始社会就普遍佩戴的装饰,春秋战国时期的颈饰出土数量很多。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绿松石1000多粒,均有穿孔,大小不一,装一盒中,又有穿孔骨珠100多粒。排成两圈,每隔两排4颗小的,用1颗大的将两排连在一起,穿成大小相间、单双相连的形状。

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时期墓出土两条玉串,大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的、管状的、珠形的、六菱形的、长方形的,都有穿孔。小的由11枚组成,形式质料相同,出土时置于墓主人胸部。

河北怀来北辛堡两座燕国墓,一座出土绿松石串珠264枚,另一座出土1975枚。前墓所出除少数较大外,多数都很小,有的如绿豆,有的如粟粒大小,且都有穿孔,出土位置在墓主人的颈部。后墓出土的除绿松石外,还有白石制成的串珠。战国时期中山国王墓出土玛瑙项链2串,一串222粒,另一串74粒,均呈管形,做工细腻精美。

玉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战国玉瑗形状与新石器时代的瑗有所区别,表现在战国玉瑗纹饰渐多,有些作为纽丝纹的玉瑗,中央加厚,两边变薄,剖面如枣核形。

■ 西周玛瑙玉珠项链

在纹饰内容方面,战国时期玉瑗的纹饰以縠纹和云雷纹居多,也有变化成一条首尾相接的龙形或变化成筒形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指环也有出土,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时期墓出土两件血红色的玛瑙指环,断面呈六角形,使后人得以了解这一时期的指环形制。

玛瑙古称琼,又称赤玉。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东北的扶余、挹娄出赤玉,也就是产玛瑙,有“玛瑙无红一世穷”的说法。

■ 战国时期人们佩戴的金项圈

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曾多次出土玉带钩,大多出于尸骨的下肢部位。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又名绅带。绅即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的部分。

女子的腰带也用丝质,下垂部分称作襳褵。女子的长腰带称作绸缪,打成环状结并易于解开的称作纽,打紧死结不易解开的称作缔。因为在绅带上不好钩挂佩饰,所以又束革带。只有贫寒的人才把革带束在外面,有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把革带束在里面,再在外面束绅带。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民族采用青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上,只要把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钩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所以就把革带直接束在外面了。革带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华丽,后来不但把革带漆上颜色,还镶嵌金玉等装饰。

到战国时期,腰带带钩的功用已经有多种。一种是横装于带端,用来搭接革带两端的;一种是与环相配,直挂在革带上钩挂佩饰的;另有一种较长的衣钩可装于衣服肩部,钩挂衣领,或装于衣领,钩挂衣服于肩部,这种衣钩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扶余 古国名,亦作夫余,是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古老民族扶余人所建立的东北亚国家。扶余人聚居于今日我国东北,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扶余国从立国到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后世的高句丽、百济都是扶余国的延续。

战国时期的带钩形制有多种类型,形式也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呈“S”形,下面有柱。比如,形制像螳螂之腹,钩短,呈龙首或鸟首形,下有圆柱,近于一端,柱顶圆形;做成方形的带钩,钩短,呈兽首形,下方有方柱,近于一端,柱顶较为粗大;还有一种呈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等等。

带钩的材质高贵,有玉石、金银、青铜和玛瑙等。工艺精美,制作上除雕镂花纹外,有的在青铜上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制作十分考究。

在我国北方居住的匈奴、东胡等部族也在革带上使用一种类似带钩的金属装置,即在革带上装斗兽纹铜饰牌,用铜鐍扣结。这类革带在用鐍扣结和装饰牌等方面都与中原革带的带钩不同,属于不同发源地的带饰。

古人佩玉大有讲究,佩有全佩、组佩及礼制以外的装饰性玉佩。全佩由珩、璜、琚、瑀、冲牙等组合。组佩是将数件佩玉用彩组串联,悬挂于革带上。

战国时期墓出土的10件组佩彩绘俑中,有一件高64厘米,身穿交领右衽直裾袍,宽袖,袖口饰菱纹缘,腰悬穿珠,玉璜、玉璧、彩结、彩环组佩,后背腰束黄、红相间的三角纹锦带,衣襟内露出鲜艳的内衣,气度不凡。

■ 镶绿松石铜带钩

装饰性玉佩包括生肖形玉佩、人纹佩、龙纹佩、鸟纹佩、兽纹佩等,这类玉佩比商周时期细腻精美,逐渐演变为佩璜和系璧。

更为精巧的则是镂空活环套扣的玉佩。例如,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青玉4节佩,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系由3个镂空的活环套扣相连,可开可合;3个活环上饰有首尾相连的蛇纹,4节皆镂空,刻有不同姿态的龙纹,最上面1节有穿孔,可佩挂。

■ 青玉节佩

同时出土的玉器多节佩,长48.5厘米,最宽8.5厘米,全器可分解成5组,插榫接合后可成一器,接合后可展可合,共26节,均由活环套接。其中有4个活环套由金属材料的接榫插接而成,可以拆卸。有8个环套是镂空的,不能拆卸。通体饰有龙纹和勾连纹,精巧无比。

佩璜和纽座系璧都是礼器以外的饰品,更具有审美的赏玩性和装饰性。商代已经有人纹、鸟纹、鱼纹、兽纹的佩璜,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佩璜纹饰日趋繁复,题材多龙凤蟠螭云纹,周身施饰。同时,玉珩、玉觿、玉璧及其他玉佩、玉饰的纹饰也日趋繁缛华丽,工技美巧。

春秋时随着青铜器物轻型化的趋向,系璧也成为单独的佩饰而多施纹饰。但作为璧的圆形是保留着的,一般在圆形周围附加装饰。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金属工艺加工方面已经掌握焊接榫卯、镶嵌、鎏金、镂空、失蜡浇铸、金银错嵌等技术,制作各种精美器物。

金属工艺加工技艺不仅在华夏地区发展,在北方匈奴族地区也很先进。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曾经出土一件战国的鹰鸟顶金冠,被考古研究者认为是匈奴王冠,由冠顶和冠带两部分组合而成。

鹰鸟冠顶高7.1厘米,重192克,雄鹰展翅立于半球冠顶中央,其下为厚金片捶打的半球面体,饰有4只狼与盘角羊咬斗的纹饰。鹰的头部、颈部镶有两块绿松石,头与尾可以左右摇动。

冠带径16.5厘米,重1022.4克,由3条半圆形金条组合,从前面看,冠带上下是两条绳纹饰边,这两条金条饰边的中间有榫卯相互接合。从后面看,另有一条金条围过来与前面两条金条榫卯连接成圆环形帽圈,再在圆环左右分别装饰虎、盘角羊、马等动物浮雕,与冠顶组合成金冠,二者可以拆卸组装。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更加丰富。由于当时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得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日渐繁多。比如河南襄邑的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山东齐鲁的白细绢、绮、缟、文绣等,久盛不衰。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总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佩饰,品类多样,材质高贵,制作考究,服饰工艺精美,寓意丰富,是我国佩饰和服饰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阅读链接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古文献记载春秋时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成为齐国的国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实现霸业。 YdqQzJ160laKF9L7P1fkUFIFW48929x5AaafTNZMM0zxNcqG1So86+uUdO9ccm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