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国远古佩饰的出现

■ 山顶洞人佩戴项饰

我国古代的佩饰行为始于旧石器时期,当时的人们会将许多小物件佩戴在身上,其材料主要为石英石、砾石、石墨、玛瑙、黑曜石,还有兽牙和蚌壳等其他物件。

原始人类从头部到颈部、胸部、手部都有佩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注意到人体整体的装饰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渴望。距今约1.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已经学会用骨针缝制兽皮的衣服,并用兽牙、骨管、石珠等作为饰品装扮自己。

■ 古代骨针

在山顶洞人遗址曾发现穿孔的兽牙125枚,以獾的犬齿为多,狐狸的犬齿次之,并有鹿、狸、艾鼬的牙齿和一枚虎牙,均在牙根一端用尖状器刮削成孔,出土时,发现有5枚穿孔的兽牙是排列成半圆形的,显然是原来穿在一起的串饰。另有骨管、带孔蚌壳、青鱼上眼耳、砾石、石珠10余枚,其小孔是从两面对钻的,这是钻孔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

在山顶洞出土了一枚磨得细长,一端尖锐,另一端有直径1毫米的针孔的骨针,针长82毫米,针粗直径3.1毫米至3.3毫米,这是缝制兽皮衣服的工具。缝线可能是用动物韧带劈开的丝筋,我国鄂伦春族人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缝制方法。

后来考古发现,山顶洞人所佩戴饰品的穿孔边沿,几乎都带有红色附着物,似乎他们将所穿戴饰物都经过赤铁矿的研磨粉染过。山顶洞人不仅关心现实生活的美,而且逐渐懂得表达对死者的关怀,他们将死去的亲人加以埋葬并举行仪式,还在死者身边撒下红色赤铁矿粉末,以表示祭祀或标记。

旧石器时期 (约300万年~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中华文明的萌动,从170万年以前的元谋猿人就已经开始了。考古发现证明,元谋人使用石器捕猎,确证了我国古人类的历史起源和存在。

红色在原始人意识中是血液的象征,失去血液便失去生命,使用红色有祈求再生之意,说明原始人的色彩观念是和原始宗教观念交织在一起的。

■ 原始古玉

我国原始民族这种爱美的观念,贯穿于当时人们的整个生活之中。到了距今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人类社会正处于文明起源阶段,而人类萌发审美意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

这一时期,人们的佩饰更加丰富,形式已不限于项链、腰饰等,还出现了笄、梳篦、指环、玉块、手链等。佩饰的材质也相当丰富,仅出土的梳篦的材质就有骨、石、玉、牙等。

新石器时期 在考古学上属于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在公元前5000多年至前2000多年不等。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期。

另外还出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佩饰,被称为“带钩”。带钩就是腰带的挂钩,最初多用玉制成,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盛行,材料也更加丰富。

我国古代佩饰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固定的佩饰。即直接在人的皮肤上刺绘纹饰,或人为地使局部肌肉结疤及人体局部变形、缺损等人体佩饰形式,如绘身、文身和割痕、烫痕和拔牙等。

其二,不固定的佩饰。即指一切人体上穿戴、佩戴或附着于人体上的经过加工的佩饰品。如在人体上佩戴各种材质的带饰、条饰以及环饰等。

绘身,即绘画身体以为佩饰,这种风俗极为常见。绘身的主要颜色是红色,因为红色似乎特别为原始民族所喜爱。

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两件彩陶盆底所绘的人面鱼纹,二者面部均绘有彩纹,局部涂彩,位置又同是人面的颏部和额头,颏部图案也相同,唯有额部图案有差异,前者中间留倒三角形空白,后者左上角留月牙形空白。

又如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施红彩的彩塑人头像和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一件施红彩的彩塑人头像等,都证明史前人类有着涂朱或绘面的风俗。

因为身体上的绘画容易褪色,所以就产生了两种方法能够使纹饰永久性地保留在身上,这就是文身和割痕。

文身的方法是用带尖锋的工具点刺皮肤,使其成为连续的点状图案,然后将所需染料渲染在点状团内,待炎症过后,显出的纹样便不再褪落。

■ 良渚文化玉器

在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出土了一件模拟男童塑造的陶塑纹面人头像,额头正中用小圆头器物戳印“一”字形排列的5个小酒窝,左右对称,以表示纹面,其年代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存的年代相当。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已有纹面的风俗。

古代文献中也有大量对文身的记载,例如《汉书·西南夷传》中就记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刻画其身,像龙纹”。《隋书·东夷传》载台湾的“妇人以墨黥手,为虫蛇之纹。”而在后来一些民族中,文身屡见不鲜。

有意识地拔掉侧门牙、犬牙或中门牙,人为造成缺损,也是人体佩饰的一种。在我国发现有拔牙习俗的原始文化及遗址有许多处。

有资料表明,拔牙习俗最早产生并流行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最盛行的当数黄河下游的鲁南、苏北一带,直至近代,拔牙之俗还保留在云贵川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当中。

至于人体上的不固定佩饰,在我国史前各类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从材料上看,有石、绿松石、玉、玛瑙、牙、蚌、骨、陶等;从种类上看,有环、珠、坠、串、笄等,其数量更是不胜其数;从佩饰的部位来分有头饰、颈饰、肢体饰等。

我国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有大量头饰出土,头饰包括头发、额部和耳垂的佩饰。梳妆用品发现有梳、笄、约发器等,说明当时人们已不再是披头散发了,而是采用梳子梳理,并用笄或约发器束成一定的发型,额部套上头串饰,耳悬耳坠。

史前人类的发饰是多种多样的。元君庙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的笄,大都位于妇女头顶,长达二三十厘米;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盆内壁所绘人物的脑后都有一束发状物。

■ 原始骨笄

颈饰的饰物可谓最多。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2号墓主的胸部,发现了1串由47颗玉珠、6件玉锥形坠和2件玉管串连而成的项饰;北阴阳营遗址发现人骨颏下有玉璜或玛瑙的项饰。

肢体饰即臂与腿的佩饰,它类似于颈饰。原始人所佩戴的环带等饰物很多,手腕、脚腕上特别丰富,腰部也多系带,以为佩饰。

我国古代佩饰艺术如同无声的语言,默默地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在简陋的生活条件下顽强地追求美、塑造美的。古代先民的这种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使人们既改变了自己,又美化了生活,从而一步步地迈向文明社会。

阅读链接

当地球经过最后一次严寒的冰期,也就是大理冰期之后,迎来了全新世冰后期温暖的气候环境,中华祖先继承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积累的经验,进入了农耕畜牧阶段,改变了被动向大自然觅取食物为主动生产;养殖生活资源。

当时,人们建造房屋,改变穴居方式。男子出外狩猎,打制石器,琢玉;女子从事采集、制陶,发明纺麻、养蚕缫丝,纺织毛、麻、丝布以及缝制衣服。改变了原始的裸态生活,进步为戴冠衣裳、佩戴首饰的文明启蒙阶段。 5NvSv19e42HQXAytDK5Iz9t57Zp66HP7v3RCeXpM6y2SGlXCySkYevg9q3izxo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