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顺利拿下长安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围困长安的20万唐军之中,竟有16万是李世民直接统率的部属。李世民丝毫不敢大意,每日驰驱于各个县城之间,督促诸将领们日夜操演兵马,夙夜操劳,事必躬亲。

一天傍晚,李世民从扶风骑马赶回武功的中军大帐,已成为他贴身侍卫的雷永吉进来禀报:“将军,军门外有人想见您。”

“让他进来就是了。”“他不肯,指名道姓要将军到军门外迎接。”“唔,是个什么样的人?”李世民顿感诧异。“看样子40多岁,像个教书的学究。”“你没问他叫什么名字?”“问了,他不肯说,只说姓房。”“啊呀,是他!你怎么不早说,走走走,快去迎接。”

李世民疾步趋至军门,便见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外边,不时地缓缓踱步。李世民一边走一边仔细地打量着他,只见此人约四十六七岁的样子,黄面皮,黑胡须,两道淡眉下,一双不大的眼睛黑白分明,闪动之间,于精干中透着沉稳老练。

见李世民走出军门,那人方迎上前来,略施一揖说:“在下房玄龄,一介布衣,却必欲将军枉驾出迎,未免有失狂狷。将军果然迎出军门,足见折节下士之诚,房某不虚此行了。”

李世民慌忙还礼笑道:“世民久慕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未能远迎,尚祈先生恕罪。”说罢,上前挽住房玄龄的手,将他热情邀请至中军大帐。

李世民说的都是心里话。自进关中之后,他在征战余暇,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访求高人贤士上,以充实自己的幕府。房玄龄这个名字,已不知听多少人说起过,只是无缘相见。李世民曾派人四处探访,终不得遇,想不到今日他能主动来访。“先生不辞劳苦,亲自至军中造访,必有奇策授于我,还请不吝赐教。”李世民开门见山,看看房玄龄,态度虔诚地说。

“将军率仁义之师入关,威名布于四海。玄龄慕名而来,说奇策妙计谈不上,心中倒是有个不小的疑团求教于将军。”房玄龄也不绕圈子,开口便直奔主题。

“先生请直道其详。”

“贵军号称20万,四面围定京师已逾旬日。不知为何迟疑不发,至今不肯攻城?”

“先生是问这事。在下也颇为着急,已多次催促父帅发兵攻城。但父帅总说时机未到,要再等一等。”

房玄龄笑道:“唐公之意,明眼人一看便知,无非是要证明大军在太原举义时所言‘尊隋夹辅’之意不虚,因为夺取京师不难,要坐稳京师,收揽天下人心殊非易事。能够不战而下人之城,和平进军长安,尽量保持朝廷各有司稳定有序,以免进城后陷入混乱,这自然是上上之策……”

房玄龄又说:“恕在下冒昧直言,上策归上策,但时机不对。此时何时?群雄竞起逐鹿,谁甘心隋‘鹿’落于汝父子之手?中原一带李密、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萧铣等且不说,他们离长安尚远。京师以北以西,又有多少逐鹿高手?梁师都据有复州朔方,国号为梁,北连突厥;李轨占领武威,保据河右;薛举、薛仁杲父子,以金城为首府,国号西秦。这些人都已称帝称王,其中以薛举父子最为猖獗,若是他的30万大军奔突而来,试问贵军将何以应付?京师之西又是一片血染尸横的战场,哪还有余力去夺取长安?攻城时机稍纵即逝,万不可再犹疑不决,还请将军三思。”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击掌说:“先生所言,恰好命中今日情势之要害,也正是我日夜忧虑之所在。不过,父帅固执己见,我与大哥多次苦劝,他都不为所动,如之奈何?”

见李世民心急火燎的样子,房玄龄稍一思索,断言说:“文谏不行,何不武谏?”

一听“武谏”二字,李世民心中悚然一惊,疑惑地看看房玄龄。“将军麾下,甚多新近归附的山贼流寇,这些人大都是三辅一带的土著之民,又多为亡命之徒,对隋朝廷恨入骨髓,必欲亡之而后快,因而攻城心切,迫不及待。又编于义军不久,其野性未改……”

“妙计!好主意!”未等房玄龄说完,李世民已高兴地叫了起来,“先生的意思,是让这些新归附义军的军队,不遵军令,擅自强行攻城,以造成义军攻城的事实,使父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主意高明至极。”

李世民兴奋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在帐内来回踱步,顷刻说:“好,这事就这么定了。另外尚欲请教先生,大军攻占京师之后,下步平复动乱,安定天下这盘大棋该如何走法?”

“先扫荡西北,稳住三辅,建立磐石砥柱般的强固后方。然后据关中富庶险要之地,厉兵秣马,养精蓄锐,徐观中原群雄恶斗。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待彼竭我盈,可东出宛洛,南向江淮,一鼓而荡平天下。”房玄龄成竹在胸,随口答道。

这一见解与李渊父子的想法不谋而合。李世民暗暗庆幸自己初入关中这块藏龙卧虎之地,便遇上了一位张良式的高人奇才,忙说:“当年孔明未出隆中,已熟思三分天下。如今先生隐居京畿,便谋定一统神州。父帅欲成就大事,今日得人矣。明天世民便向父帅举荐先生。”

房玄龄忙摇首说:“将军谬奖了,玄龄草芥之人,怎敢与先哲古贤相比?再者,玄龄此来,只慕将军之名,何须惊扰唐公?”

李世民略一思索,说:“也好,那就先委屈先生做个记室参军。此后军中大小事宜,世民也好旦夕讨教。”

这样,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投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不知不觉之中,帐外天已大亮。次日下午,果然有冠氏县令于志宁、安养县尉颜师古等一批饱学之士,因受房玄龄之约,如期来投,李世民喜不自胜。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妻兄长孙无忌也是最早参加举义的长孙顺德的族侄,也于这天前来投靠。李世民知道,房玄龄举荐的人物,绝无凡夫俗子。而他妻子长孙氏的这位胞兄,更是一位熟读经史、颇具才略的人物,以后必成为自己的重要臂膀。

在李世民的秘密授意下,两三天之后,便有十几股最近来投的关中群雄,不经允准,开始擅自攻打长安。其他各军,受其影响,也都按捺不住,准备攻城。

大火已经燃起,谁也休想将它扑灭。李世民匆匆忙忙来见父亲,进门便焦急地喊道:“父帅,新附之人可能暗中轻视我太原之兵,更何况他们不听将令,已各自先行登城。倘若长安被他们率先攻破,这些毫无军纪可言的山野之人,烧杀掳掠无所不为,到那时我等将如之奈何?”

李渊虽然很不高兴,但事已如此,也无法可想了,于是便说:“劲弩长戟,我岂能不许用之?所以暂不攻城,不过是想让内外共知我之初衷,以安天下人心。既然我的计划已被打破,那就通知各军,准备攻城。但是,”说到这里,李渊变得声色俱厉,“汝兄弟及各军将领,都须严令部属,破城之日,对隋帝七庙、代王杨侑及宗室亲属,不得有丝毫惊犯,对城中庶民百姓不能有半点侵扰。有违令者不管是太原兵马还是新附诸军,我必杀他以正军纪!”

十一月九日拂晓,北风凛冽,严霜如雪,20万大军如汹涌的潮水,奔腾喧豗,守城将士纷纷投降。李世民率领部下,进入皇宫,下令严禁掳掠哄抢,违者格杀勿论。他命长孙顺德率领一部人马,迅速前去封存和警戒朝廷府库,命刘弘基率兵查封图书典籍,让妻兄长孙无忌带兵戒严东宫,让刘文静、裴寂晓谕留在长安的朝廷百官,各自在家听命,不得藏匿逃奔。一切安置妥当之后,李世民与李建成骑马来到城外,亲迎父帅李渊入城。李渊的大将军府临时设立于长乐宫,他住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处置政权交替的各种大事。大军顺利进城,百姓们热情拥戴,市井秩序迅速稳定。

人心所向,大局已定。李渊下令将杨广的死党处死后,刚要宣布除此10余人之外,其他朝臣一律不再问罪,裴寂却来奏报,说是在京城之内意外地搜捕到了马邑郡丞李靖,请问如何处置。李渊不假思索,挥挥手道:“斩!”

于是,李靖被戴上木枷铁镣,押上囚车,向朱雀桥大街驰去。李靖心中一阵冰凉,他看着大街上翘首观望的百姓,仰脸朝天,哈哈大笑,而后大声喊道:“李渊自称兴义举兵,是为了平定暴乱,拯救万民,原来都是欺人之谈。今日大兵初入城,尚未立稳脚跟,便欲报私仇泄私愤以杀害壮士,如此之人,与暴君杨广何异?”

天缘凑巧,李世民恰在此时骑马路过这里,听了李靖的呼喊,急忙冲过去,横马拦住囚车,对押解囚车的士兵说:“我乃唐公麾下大将李世民,汝等稍候,我这就去见唐公。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行刑。”

说完,让跟随自己的侍从雷永吉等人,持刀守住囚车。他气喘吁吁来见父亲,尚未收住脚步,便大声说:“父帅,李靖不能杀!他乃韩擒虎的外甥,文武双全的旷世奇才。上天赐予了此人,杀之实在可惜。”

李渊冷笑一声道:“不错,李靖文韬武略,当世无双。我与他同朝为官多年,这些焉能不知?唯其如此,更必须杀他。”

李世民一惊,顿足说:“方今狼烟未清,四海未定,正值用人之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若挟私怨而杀了李靖,必令天下英雄寒心,名士却步。”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人历来胸怀大志,桀骜不驯,今若纵之,他日倘若成为了祸乱,将无人能制。”

“敢下海者自能降龙,敢上山者便能伏虎。孩儿不才,自信能收揽天下英雄而统御之。还望父帅赦免李靖一死,将其置于孩儿军中。”

见世民固请不止,李渊便放缓了语气说:“既如此,你可去传令赦免。不过,以后与其共事,可要时时当心。”

当李世民飞马赶回囚车处,深深一揖道:“在下李世民见过将军,得罪之处,还请将军原谅。”

李靖看李世民一副至诚至恳的表情,也便不再推辞。李世民与李靖来到他的临时府邸,房玄龄早已迎候在门首,见了他们,笑着说:“恭喜将军又得奇人,从此更是如虎添翼了。”

房玄龄又对李世民说:“将军府上,今日是名流云集。这几日,我去乡下访得一位大贤,已为将军请来府上。”

房玄龄转身出去,不一会儿领来一位恂恂儒者。李世民看时,年约三十七八,身材颀长,面白髯黑,风采俊雅。

对这位杜如晦,李世民已听房玄龄多次举荐。他是京兆杜陵人,字克明。从小聪明绝伦,读书过目不忘,喜欢与人谈史论文,见解透辟,口若悬河。大业初年曾任滏阳县尉,处置各种复杂政务,举重若轻,剖断如流。后因痛恨朝政腐败昏暗,弃官不做,回到杜陵老家,务农为生。

大军进城之后,房玄龄不肯参与封金库、收图籍诸事,却向李世民请假,去乡下探访杜如晦,今日终得聚于一堂。

不久,李渊率文武百官,恭请代王杨侑于大兴殿即皇帝位,是为隋恭帝,大赦天下,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尊杨广为太上皇。

同时,李渊自长乐宫入住皇城。恭帝降诏,特赐李渊为持黄钺、持节,委以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以武德殿为大丞相府,改教称令,每日于虔化门视事。

李渊立即行使权力,封裴寂为丞相府长史,分管政务;刘文静为大司马,分管民事、军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国公;李元吉为齐国公。跟随李渊于太原起兵的元谋诸臣,都要加官进爵。 kchJ8AtRlBCuoDoHMH1SrwCzKYmA1VTHxn3ZjcVFCQGDdDj2xL7nvbWTMO6wn0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