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京剧的脸谱和胡须

脸谱是京戏净、丑面部化妆的一种更夸张和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艺术。这种化妆方法和净、丑角色的表演形式是分不开的,它和生、旦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角色一出场,脸谱就给观众一个明确的人品概念,正直的、奸诈的、善良的、丑恶的,一望而知。它充分发挥了戏剧性能,但有时也掺杂着一些隐晦的含义。

我国古代人大多喜留长髯,以为美观,戏中的胡子更予以艺术的夸张,用马尾系在半圆的铁丝上,挂在耳朵边顶住上嘴唇,为的是表演时不致脱落。京剧的脸谱和胡须构成了京剧的又一特色。

京剧的脸谱

脸谱的产生相当早,形成的因素也比较多。它可能起源于面具,如上古的蠏舞面具、战争面具、歌舞面具等。北齐兰陵王勇猛善战,但因为面目秀美,作战时敌人不怕他,于是他就制作了一个形象威猛的面具戴上,此后临阵,增加了威势,战无不胜。

当时他部下的士兵把他的战绩编成歌谣,在军中流传,名为《兰陵王入阵曲》,以后又发展为《兰陵王破阵舞》,是戴着面具舞蹈的。脸谱可能就是从面具演变而来的。京戏的一些神话戏里,如雷公、魁星、土地、加官等也都戴面具,还保留着这个遗迹。

脸谱的发展情况是由简而繁,由粗而细。在勾画方面,据净角老演员说,最初不过画眉,后来加勾眼窝、鼻窝、嘴角,又添勾脸纹,逐渐力求工致,演变到图案化。

脸谱的颜色,最早只有红、紫、黑、蓝、黄五种,施彩单纯,后来又添出金、银、绿、白、粉红、灰等颜色,颜色有表示剧中人性格和品质的作用,代表人民对历史人物的爱憎。

1、红色脸

大半表现有血性、忠勇耿直的人。如三国戏中关羽、姜维。

2、紫色脸

表现有血性而较为沉着的人。如《二进宫》中徐延昭、《刺王僚》中专诸。

3、黑色脸

表现粗豪有武力的人。如张飞、牛皋、项羽,黑白相间、眉梢眼角,另具有一种妩媚或庄重的形态。至于《秦香莲》中包拯脸,则因居官严肃正直,不苟言笑,令人望而生畏,故满脸勾黑色表示他的铁面无私。

4、蓝色脸

比黑色脸更凶猛有心计,且有一种不受羁勒的刚强性格。如窦尔墩、马武等黄色脸,代表一种内工心计或勇猛沉着的性格,如《鱼藏剑》的王僚、《战宛城》的典韦。

5、白色脸

大白粉脸,是表现工于心计,而近于阴险诡诈的性格。粉脸的勾法是,在脸上薄施铅粉,表示惨淡无血性的神气。各色脸谱,都是就一个人的本来眉目加以夸张的,而粉脸则形容这个人的虚伪程度已掩盖了他的真面目,如赵尚、司马懿、严嵩、费无极等。

恶、忠奸的性格来。

总之,各种白色脸,包括净角与丑角两门大部分是代表反派人物或被批判的人物。如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勾半白粉脸,因为他的年龄和地位此严嵩差一些;眉毛上仍露出本来肉色。曹操在早期刺董卓时,也画半白粉脸,说明他当时地位不高,而在反董卓起义时,还有被肯定的成分。到后来地位高了,按照《三国演义》的正统观念,他就成了大白粉脸的“奸雄”。

6、三白粉脸

这种脸谱是属于净角而又含有丑角意味的反面人物。如《西施》中的太宰伯嚭,脸上的白粉块两旁只画到脸骨以外,这是因为伯嚭不但是卖国奸臣,而且为人卑鄙无耻轻佻可笑。

7、小花脸

小花脸是丑角的脸谱。所勾的白粉块,比三白粉脸范围更小,只在鼻、眼间涂一小方块,不得过脸骨,所以名曰“小花脸”。如蒋干、汤勤……这一种人地位低,行为比较猥琐,性格也不是爽朗的。至于有的书童和一般群众,也有在鼻间抹一点白粉的,是表示他的幽默、滑稽的性格,使观众觉得风趣。

8、小尖粉脸

武丑的专用脸谱。如水浒戏中的阮小五、阮小七,《九龙杯》中的杨香武,只在鼻尖上勾画出小枣核形的白块,表示精明干练、机智灵巧,并不代表坏人。(武丑也有画花脸的,如《巴骆和》中的胡理、《盗甲》中的时迁。)

神话戏中人物多勾脸谱,有种种的鸟形脸、兽形脸和其他—些象征式的,如大鹏雕、孙悟空、金钱豹等。太乙真人脑门画太极图;雷神脑门画雷鼓和金火焰。这都富有图腾的意味。采用符号来显示人物的形貌特征,也是一种艺术夸张手法。不过,其中还应当予以细致的分析,不能毫无区别的一律采用。旧戏里这种脸谱有的也夹有一种宿命味道。如赵匡胤过去的脸谱,眉心画红色跑龙,表示他是帝王之相,这就值得批判。

生角如老生、小生、武生、穷生都是本色脸;根据年龄、品质、性格和地位进行化妆,但必须吊起眉毛。

旦角一般是梳大头,贴片子,即髩角。古代妇女讲究留髩发,这样在化妆上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面形加以变化。譬如圆脸的贴直一点,就可以使脸型变得长一些;长脸的贴弯一点,就可以使脸型显得圆一些。化装术是每个演员极其重要的科目,净角和丑角的化装,是一种更专门的技术。需要从脸谱上突出剧中人的性格,为表演艺术提供烘托的条件。

京剧的胡须

胡须的颜色约分四种:黑色、苍色、白色、红色,这是区别年龄和性格的。黑色多为青年至40岁的人用;苍色的以40多岁到50岁多的为主;60岁以上人的都用白色;红色表示脾气刚烈。京剧中人物“胡子”越多,则表示这个人越忠厚。

1、满髯

地位较高的人或性格较凝重的人所带,也表示体力雄壮充实,生活优裕。净角大半用这种胡须。胡子厚,尺寸亦较长,《将相和》中廉颇挂白满,《霸王别姬》中项羽挂黑满。

2、三髯

胡子分为三缕,文官和知识分子戴用,分三色,没有红色,遮口。

3、吊搭髯

我国人留胡须,往往将口上之须剪短,下头留长。吊搭是将胡子分成上下两部,多露口,上边短、下边长,迎风荡漾,颇有情趣。丑角扮演知识分子时所用。如蒋干、汤勤所戴。

4、扎髯

胡须的中央剪去一束,露口,耳旁衬上两撮“耳毛子”,构成一个更性格化的形象。戴扎髯的人,往往属于架子花脸,大半为性情粗豪而风趣的人,如牛皋、张飞、李逵、焦赞……另有红色扎髯,表示粗豪而耿直的好汉,如窦尔墩、孟良、马武、单雄信等人。

5、八字和二挑髯

这种胡子,较接近生活,下垂的名“八字”,向上的叫“二挑”。文丑带八字,武丑带二挑,显示—种轻捷的姿态。

6、关公髯

小说中描写关羽的形象为五缕长髯,故戏箱中专备有这种胡子,为关羽所用。这种胡子一般不用马尾,而用头发做成。 CpwqU4GORNPUiRLZacDEx7FhheskROirsN+TuEd9+dejZf0L7/4B4Oagkf8cWyW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