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东汉重阳公主的美丽传说

■ 登高图

东汉安帝年间,宫中的李娘娘身怀六甲,却遭到以东宫太后为首的迫害,不得已拖着怀孕的身子离开了皇宫。李娘娘一路上东躲西藏,终于到了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隐姓埋名,过起了平淡的生活。

不久以后,李娘娘就生下了一个水灵可爱的女儿,因为这天正逢农历九月初九,所以李娘娘给孩子取名为重阳女。

李娘娘历尽艰辛,终于把重阳女养大成人,在此期间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是其乐融融。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然而来的一场大瘟疫打破了她们孤儿寡母清贫宁静的生活,李娘娘和村里的百姓都未能幸免。

■ 登高图

身患重病的李娘娘在临终前,将重阳女叫到自己的床榻旁,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给自己的玉佩传给了女儿,让她找机会讨回公道。李娘娘还没有把话说完,就去世了。

身怀六甲 古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六十年里有六个带甲的年份,六甲又代表六十年。怀孕叫身怀六甲喻意着孕妇肚中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

安葬了母亲之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要斩除这天下所有的瘟魔,为母亲洗清冤屈。

有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就精心传授给了重阳女一套剑法,并说这天下的瘟魔不外乎有四个弱点,一是怕红色,二是怕酒气,三是怕刺激气味,四是怕高声。并让重阳女在来年农历九月初九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

此后,重阳女就安心待在道人这里,潜心研究和练习剑法,技艺日益精湛,看得道人连连点头。

■ 佩茱萸图

第二年农历九月初九这天,重阳女根据道人的吩咐,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她让女子在头上插上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儿,让男子喝菊花酒。重阳女还告诉大家,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

铲除瘟魔,天下太平。

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儿,听到阵阵喊声,吓得缩成一团。重阳女见机会来了,举剑便刺,但是瘟魔毕竟道行很深,很轻松就躲过去了。

重阳女,一面组织人们高声呐喊,一面重新对瘟魔发起了进攻。瘟魔被人们的声音震得一阵阵心慌,一不小心,就被重阳女刺死了,从此重阳店一带的百姓就安居乐业和健康长寿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人们争相传说的奇事。这件事情传到京城,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安帝很好奇,就派官员到重阳店视察,官员见到重阳女和玉佩,了解情况后,就报告了安帝。

■ 禹之鼎画《王原祁艺菊图卷》

玉佩 玉在我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唯有玉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安帝于是召重阳女进京相见,安帝看着玉佩听完重阳女的诉说,父女俩拥抱大哭了一场。后来,安帝决定彻查此事,查明了真相,还李娘娘一个公道。安帝还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并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

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店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要回到重阳店生活。安帝看重阳公主去意已决,并念在她一片孝心的分上,点头同意了。

从此以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前后,重阳公主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也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了宫中。

就这样,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去世。当地人们为了纪念重阳公主,就在她去世后修了重阳道观,并且在每年的重阳节前来祭拜,希望能够得到重阳公主的庇佑。

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关于在农历九月初九吃糕的记录。记载汉代宫廷杂事的《西京杂记》也说,汉代时已有农历九月初九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著《齐人月令》中也说:

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晏之游常,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乏之,即醉而还。

东汉学者应劭在叙写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著作《风俗演义》中记载:在河南的南阳郦县,有一个名叫甘谷的村庄,谷中水甜美,山上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

村子里30多户人家世世代代都饮用山泉水,说也奇怪,这个村子中的人们,一般都会活到130岁,最低的也有80岁。

月令 上古时期一种文章体裁,按照十二个月的时令,记述朝廷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月令以四时为总纲、十二月为细目,记述天文历法、自然物候、物理时空,王者以此来安排生产生活的政令,故名“月令”。

在《西京杂记》中也记载,汉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说是“令人长寿”。书中还记载了菊花酒的酿造方法和奇妙的功效。说是要在菊花初放时连叶一起采下来,和黍米捣在一起酿酒,到了第二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才吃。

据说在汉代一个叫胡广的太尉,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经常疼痛得无法下榻,经过很多医生的诊治就是没有一点儿好转。后来,在友人的推荐下,胡广开始喝菊花水,没想到,他的这个顽疾竟然慢慢地好转了,后来竟然完全治愈了。

应劭 (约153年~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一生著作丰富,有驳议30篇,又制定律令,为汉之仪礼。关于礼制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汉书官礼仪故事》《律略》《春秋断狱》《状人纪》《中汉辑序》等。

还有一个人叫司空王畅对菊花兴趣更浓,他不但吃菊花,就连洗脸洗澡都用菊花泡过的水。当时河南南阳郦县特产的菊花就是由他们提倡并传到其他地方的。

阅读链接

重阳酒又称“贵宾酒”,亦称“吉祥酒”。

重阳酒是苗族人和仡佬山乡农家最喜欢的传统饮料,是孝敬长辈、招待贵宾的上等饮品,故称“贵宾酒”。

重阳酒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代《抱朴子》记载,饮九九之重阳能延年益寿,直到明清,重阳酒仍是盛行的健身饮料,是重阳节必饮之酒。据传,喝重阳酒具有祛风避邪、祛灾祈福的神效,所以又称“吉祥酒”。 b50LAQu+EVy4nd/4maT2gpIq64JThDLbRwD820qjK312V6IBjogpAT9BnW3mG31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