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理财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金钱的规律。
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有两种分布规律:一种是相对平坦的分布,比如我们每个人的身高、体重都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另一种就是悬殊极大的分布,比如我们的财富。最贫穷的人和最富有的人之间,在财富上可以相差几万倍、几亿倍,甚至几千亿倍。
为什么这个世界的财富是这样分布的?为什么有一些人赚钱似乎非常容易,而有人辗转忙碌还挣不到钱?人与人之间财富差距能够简单归结于社会分配不公吗?为什么一个人的财富水平常常跟他的负债水平一致,而和工资收入关系不大?为什么20年前买房的人都发财了,仅仅因为过去20年里房价一直在涨吗?为什么我们周围很少有人靠炒股发财,而真正实现财富成功的人,绝大部分都是靠做企业起家?所有这些现象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着作用,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财富的运动规律。所以,我们要想获得财富上的成功,就必须真正了解财富的运动规律,这样才能把握财富,运用财富,最终实现财富的增长。
首先,人们通过劳动和工作获得报酬(这些报酬一般来说是以金钱的形式支付的)。当他们通过金钱购买等价物实现消费时,金钱就从消费者转移到了生产者身上。除却税负及成本,生产者还需要支付给员工一定的劳动报酬,并用剩余的经营所得再进行消费和投资。这样,金钱就实现了循环流动。
我们的报酬不仅仅用于即期消费,还有一部分会作为储蓄以备未来之需。通常人们不会将钱放在家里,而是选择银行等机构进行存储,保障本金的同时还能获得少额利息。
有在银行储蓄存款的,自然也有在银行贷款的。银行将储蓄者的“闲钱”提供给贷款者解决燃眉之急,完成资金对接。储蓄者和贷款者各取所需,银行也有利可图,一举三得。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间接融资”,因为银行在其中扮演了中介的角色。
当然还有其他的融资方式,如“直接融资”,这些融资方式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的。为扩大生产和经营,急需用钱的企业做出归还本金附加利息的承诺,并将此制成具有法律效用的合约,这个合约就是债券。
现在也有很多人选择用另一种方式还钱,即将企业一部分权益让渡给出资人,如果未来企业盈利,出资人将凭此获得相应收益。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股权融资”。
无论是债权融资发行的债券,还是股权融资的发行股票,都是通过资本市场把钱直接交到需要用钱的机构手上,所以这种融资方式叫“直接融资”。不过在资本市场,不管是通过债券还是股权进行融资,都有很高的门槛,不是普通个人或者一般小微企业可操作的。
那么我们普通老百姓,包括大量的小微企业,如果需要融资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个问题,人们发展出了一套普惠金融,即俗称的P2P。通俗解释就是通过一个中介机构将金钱需求方和供给方连接起来,实现资金对接。
因此,无论是银行、资本市场,还是P2P,甚至民间的相互借贷,本质上都是资金从有闲钱的人手上流动到需要用钱的人手上,让需求方获得资金的支持,让供给方的钱充分发挥效率,同时供给方还能获取一定收益。
所以金钱的运动方式无非就两种,一种是生产、经营、消费的运行;另外一种就是资金投资、融资的运行。财富一直就在这两个圈子里面转。生产消费的环节涵盖了我们工作、消费等方面,在这一环节中,对应的机构有企业和商家。资金的融通环节涉及的机构更多,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评级公司、金融中介咨询机构等。当然,在这些机构上面还有监管整个市场运行的国家管理机构,由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商务部门和税务部门组成。这些机构协调运作和管理,共同实现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的运行和财富的流动。
以上是大家理财前必须了解的基本常识。另外,理财还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在守法以及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条件下,实现个人幸福感的最大化。除了不参与赌博、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投机取巧的行为也要避免。遵从做人做事的原则,在理财过程中是极其重要且有用的。
我们理财时会将现在赚到的钱留一部分到以后再用,但是这种把金钱在使用时间上延后的行为会产生一个问题——钱的购买力会下降。一笔钱的实际购买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下降,这种现象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现代法定货币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果没有通货膨胀,理财就很简单:只需要把该省的钱省下来即可。但因为存在通货膨胀,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把钱省下来,那么就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穷。
幸运的是钱能够生钱,即金钱可以具有复利效应。所谓复利是指一笔资金除本金产生利息外,在下一个计息周期内,以前各计息周期内产生的利息也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通俗来说就是钱不仅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钱,而且生出来的钱又能够再次生钱。通货膨胀让我们同样一笔钱的购买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指数衰减,但复利效应又可以让钱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指数增加。
所以,对抗通胀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投资使你的财富在数量上实现复利的增长。复利和通货膨胀这两个相对的财富规律,背后的本质其实是一回事。为什么钱能够生钱?或者用更专业的说法,金钱为什么会产生时间价值?举个例子,你把100元钱压在你家的床底下,一分钱都生不出来。
假如你将这100元钱借给别人,一年以后别人还给你103元钱,那么这103元钱里的100元钱是你的本金,那3元钱就是利息,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3%,这就是钱生钱的规律。
为什么你今年把钱借给别人,一年以后别人还你的钱一定比你最初借给他的更多呢?原因很简单:你把钱借给别人,你也因此放弃了当前的消费,那么对此的补偿一定是未来能够让你达到至少同等的消费水平,而在未来要想获得跟你今天同等的消费水平,所需的钱的数量就会更多,因为在通货膨胀的作用下,钱的购买力会缩水。
当然,我们将钱借给别人获得的收益常常比通货膨胀要更高一些,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类倾向于看重当前的感受,所以只有在未来达到一个比当前更高的消费水平,我们才愿意放弃当前的消费。二是我们在实际投资过程当中会面临风险:今年把这钱借给别人,明年钱收不回来怎么办?当然这个风险的产生是有一定概率的。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对冲掉这种风险。所以我们在获取利息之上,还要再加一项额外的用于对抗风险的收益。
总结来说,我们在做一项投资的时候,获得的收益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叫作无风险收益;另外一个部分是因为我承担了风险而获得的额外收益,也称作风险收益。
无风险收益大约等于通货膨胀水平,或者比通胀稍高一点。比如购买国债,可以算是无风险,那么其中的收益就可算作无风险收益。而风险收益是与风险的程度相对应的,风险程度越高,风险收益就应该越高。风险收益越高,整体的投资收益也就越高,所以任何一项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那么钱放在什么地方可以生钱呢?如果你把钱放在银行里,银行就会给你一定的利息,但利息通常不高,一般在3%~4%。如果你买了某个企业发行的债券,这个企业给你的回报会比你把钱借给银行获得收益要高,利息平均可以达到6%~8%左右。假设你不买债券,而是把钱直接投资到企业当中,比如参股一个企业,或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这时你的收益水平大约可以达到10%~12%。
为什么把钱放在不同的地方,收益水平会不一样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风险程度不一样。但这只是一个表象,本质上来说:投资获取收益是因为投资的过程创造了价值,这个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就应该由投资者分享,所谓获得投资的收益就是分享创造的价值。价值的创造只存在于生产的环节,所以要想获得收益,一定要把钱和生产的环节联系起来。当你把钱放到银行里,银行会把这些钱借给企业,企业再将钱投入生产,这个过程就把钱和生产的环节连接起来了,所以你的储蓄可以获取一定的利息。
将钱放到银行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因为绕得太远,所以收益就不高。或者说中间环节太多了,把收益都摊薄了。假如你跳过银行,直接把钱借给企业,企业用借来的钱再投入生产,那么你的回报就会更高一点,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钱与生产的环节离得更近了。当然最直接的就是把钱直接投入企业的经营生产,即参股一家企业或购买企业的股票。因此股票的平均投资收益从长期来看会高于债券,更高于银行。
这就是投资能够获取收益的根本原因。而且这样的收益是按照复利的方式进行增值,其速度往往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快得多。
理财小建议: 把你的闲钱投入到经济运行中去,只有流动的钱才可以成长。
现在我们知道,同样一笔钱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要比较同一笔钱在两个不同时间点上所具有的价值,就要把未来那笔钱折算成现在的价值。这在专业上叫贴现。贴现思维在理财实践中几乎无处不在,极其重要。
假设你一年拿出1.4万元,投到一个投资回报率为20%的项目中,坚持40年,本金加上利润就能达到1.0281亿。这1.0281亿就是你每年付出的1.4万元在40年以后年金的总值。当然这个总值又可以转化成下一个年金的现值,比如这1.0281亿在退休以后每年取1000万,直到去世。每年所取的1000万就是你的退休年金,而这个退休年金的现值就是1.0281亿。其实这两个例子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理财最常见的一种财务运行的模式:年轻的时候不断存养老金,到退休以后再定期从养老金账户中支取养老金。其实理财无非就是把你对财富的运用从一个时间挪到另外一个时间。
现在大部分人买房都会选择按揭贷款。什么是按揭贷款?就是你买房子,房子价值100万,你先支付了30万,剩下70万由银行帮你先垫付。这种情况下,你未来要通过每个月支付一笔还款额来弥补所欠的这70万。通过计算可以发现,你未来每个月的还款额乘以还款所需的总月数,远远大于当初欠银行的70万。因为你是用未来的钱还银行,而未来的钱跟现在的钱比起来,价值要低很多。换个方式说,银行认为你未来每个月还的钱,贴现到现在,正好就是你贷款的额度。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们银行按揭贷款的利率远远低于资本的收益率,所以你贷得越多,其实赚得越多。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理解为什么民间会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的财富水平往往跟他的负债水平是成正比的。
当然,获得财富成功,适度的负债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跟负债相对应的就是成为债主。什么样的人是债主呢?那些到银行去存钱的人就是债主。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储蓄余额就是负债,而存款人就是银行的债主。在银行的整个经营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就是增加存款,从而扩大负债。当它的负债越高,这个银行的经营状况就越好。
关于年金的具体计算公式在此不赘述。它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即金钱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按指数规律上升,同时每笔钱的价值也按照指数规律衰减。那么这个指数规律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项投资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是i的话,那么这笔钱将会按照(1+i) N 的指数不断增加,而N就是投资的年数。如果i是每天的收益率,那么N就应该是投资的天数。鉴于此,我们可以发现复利要想发挥出威力必须有充足的时间;短暂的时间里,复利的效果并不明显。对比来看,生活中还有一种利息的计算方式叫作单利。当我们在银行储蓄金钱的时候,银行给予我们的就是单利。或者你在做某项投资时,把每年赚到的钱都取出来并且不再投资,这个时候你每年获得的利润就是单利。单利的财富增长公式就不再是(1+i) N ,而是1+N×i,单利不是复利那样的指数关系,而是乘积关系。单利跟复利在短期内差别不大,但是从长期来看,二者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年收益10%,如果按单利算,两年赚20%,按复利算两年就是21%。虽然这样看只是差了一个百分点,但是如果到10年、20年甚至更久以后,相差的就不再是一个百分点,而是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百分点。
了解了财富的复利式增长原理之后,我们再看看以下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作为延伸。
比如信用卡一般都有30天到60天的免息期,这实际上是信用卡公司给信用卡使用者的一个巨大的福利,大家应该充分利用。一旦过了这个免息期,信用卡公司收取的利息将达到16%~18%,甚至更高。很多信用卡公司推出了可付最低付款额的服务,即这个月偿还最低付款额即可,无须全部付清。但这种服务的本质其实是让持卡者向信用卡公司再借一笔钱,而这笔钱的利息是非常高的。
比如很多人困惑买房应不应该按揭贷款。从时间价值的角度上看,应该尽量使用按揭贷款,而且贷款的额度能用多少就用多少,能够越长期限还款就越长期限还款。那为什么在上一个例子中我们不选择在信用卡内借款,而买房子又要尽量多的用银行贷款呢?原因就是在于利率,信用卡借钱的利息高达16%~18%,而银行按揭贷款的利息通常只有6%~8%,相比信用卡,这是一个极其优惠的利率水平。就当前社会来看,我们财富创造的效率大概在10%~15%,也就是一笔钱如果运用好的话,平均能够获得10%~15%的收益。如果你能以比这更低的利率借到钱,实际上就是赚到了。反之,如果你借钱的利息比这个数字高,甚至高很多,则要小心。因为你借的越多,其实亏的越多。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买车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甚至是零首付分期付款,即在未来3年到5年之内,每月付一笔钱。有些公司甚至声称不仅零首付还可以零利率。所谓的零利率是什么呢?假设车价48万,可以每月付1万,总共付4年,总共也就付48万。那么按照前面讲的逻辑,汽车公司不是吃亏了吗?确实,这样的付款方式是汽车公司的一种让利行为。如果你一次性付清全款,汽车公司将会给予你各种优惠,比如折扣、免费保养等。如果你选择分期付款,汽车公司会把这些因为分期付款导致的利息费用与优惠相抵消。所以大型汽车公司旗下往往有自己的财务公司或部门来制定相应的方案,便利消费者。
对于商家这样的安排,我们可以先算一笔账,如果一次性付款所花费用是多少,优惠又是多少;如果分期付款,预期费用是多少,能获得多少优惠。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权衡之后再做决定。如果你会计算复利的话,就可以发现,使用分期付款实际上相当于向汽车公司借了一笔钱。如果这笔钱的利率较低,即可选择分期付款;如果利率很高,建议放弃。事实上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在消费领域都是通用的。
理财小建议: 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在日常的消费中也要用到理财的知识。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在于:一,个人可支配的财务资源越来越多,比例也越来越大,而由国家统一支配的财务资源的比例在日益减少;二,个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多元化,投资理财的工具也是丰富多样。把金钱存储在银行的单一理财方式被多种投资理财工具取代,以前习惯了的从一而终的就业模式也消失了。我们在不断地变换工作,不再是捧铁饭碗的单位人,而整个社会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在重建当中。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活和财务状况负责。鉴于此,我把具有这些特征的时代统称为个人理财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理财是获得人生成功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怀着高涨的热情积累财富,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确实富裕了起来,但是整体的幸福感是不是也在同步增长呢?可惜,结果并非如此。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划,所以虽然赚到金钱,生活状态和质量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而理财规划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理财规划?理财规划的内容非常繁杂,简单总结一下可将其划分为人生和金钱两个部分。关于人生的部分涉及人生不同阶段的核心问题,比如职业规划、婚姻规划、子女养育和教育规划、退休养老计划,乃至于最后的遗产规划等;涉及金钱的规划包括现金规划、税务规划、保险规划、消费规划、债务规划、综合投资规划等。所有这些不同类别的规划,都是个人整体家庭财务的方方面面,是同时存在的。因此一个完整的综合理财规划需要周全考虑各个方面。
在进行理财规划时,我们遵循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平衡,所以我们不认可月光族挣多少花多少,丝毫不考虑未来的放纵;同时也反对那种异常节俭,一心想着攒钱留到未来花的克制。我们既反对因恐惧风险而只愿意存钱的理财方式,也不赞成为高风险投资倾其所有的投机行为。在制定理财规划时,首先要做好的是家庭的保障安排,但是又不建议把过多的财务资源都花费在保障上,降低整个家庭的财务效率。所有这些理财的常识和规则其实都基于均衡运用财务资源的原则。
讲到理财,最重要的还是金钱观念问题。其实很多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举个例子,我们在春节拜年的时候都会说恭喜发财;传统里人生三福“福禄寿”也是把钱放在第二重要的位置;先哲司马迁也曾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我们的生活的确世俗、现实,因为我们没有那些宗教传统的束缚,无须掩饰自己对金钱的炽热追求。但是另一方面,有些人又往往羞于谈金钱,称金钱有“铜臭味”,是害人精。面对资本家和财富雄厚的企业家,免不了带有几分仇富心理,甚至持有有钱人就天然不仁义的偏见。
我们对待金钱的矛盾态度的根源,在于我们对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到底什么是金钱呢?我认为金钱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量化指标。当一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他就能够获得相应的金钱回报。比如一个人工作了1个月,获得了1万元钱的工资,这1万元钱就是他这1个月的工作创造的价值的衡量。大家理解了这个概念,就会明白社会应该尊重有钱人的道理。因为这些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理应获得财富。所以如果你想获得财富的成功,首先就要学会尊重金钱,尊重付出和贡献。将心比心,在尊重金钱之前学会尊重富人。
大部分人都想变得富有。其实要想成为富人很简单:向富人学习就行。那么富人和穷人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个区别就是,富人都是努力让金钱为自己工作,而穷人则是努力在为金钱而工作。其实,穷人并不是不努力。有些人奔波忙碌终生,但是还是穷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会让金钱为自己工作。第二个区别就是富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和需求来学习。穷人往往读书的时候刻苦,却没有明确的财富目标。富人在读书时就会思考如何积累财富,甚至只要有好的机会,书读到一半也可以放弃,转而挣钱。但是,他们在挣钱的同时也从未中断过学习。经年累月,穷人依然贫穷,富人却日益富有。第三个区别在于眼光。决定财富的不是眼前的状况,而是未来的趋势,财富成功的人一般都顺应了未来趋势,追赶潮流,有的甚至还能引领潮流。在人们还未察觉的时候,他们已经确认了未来的方向;而在众人都趋之若鹜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全身而退了。穷人则截然相反,常常是随波逐流,可惜大势已去,再无甜头可尝。第四,富人和穷人还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穷人恐惧风险,而富人却往往勇于承担风险。
理财小建议: 成为富人是一种选择,如果你选择了富人的生活理念和对待金钱的态度,你就有可能变得更为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