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朋友请你吃饭,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请礼尚往来

社交活动最像打乒乓球。别人慷慨地请你吃饭,就像一个球打过来,而你绝对不能无动于衷,觉得理所当然,你必须把这个球打回去。你要回请他一顿,记住,你必须懂得礼尚往来。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经典的俗语在社交生活中是一条良好的警示句。如果哪天,你接受到了一顿免费午餐的邀请,请别高兴太早,这还只是开始而已。这意味着你要和别人开展一场旷日持久的社交活动。

的确,谁不喜欢接受朋友的请客呢,免费的午餐谁不爱吃呢。可是,拥有社交智慧的人,眼光不是盯在这顿免费的“饭”上面,而是放在这顿饭即将带来的进一步与朋友联系的机会上面。礼尚往来,一去一来,朋友间的生疏也就减少了,联系也就增多了,关系也就密切了。

前面早已提及,社交生活,本质就是“交换”。只希望获取而不妄图给予的人,就会被慢慢排挤出社交圈。

李林的毕业院校很好,人也长得帅气潇洒,按说朋友不应该少。也的确是,在大学阶段,他的朋友很多,毕竟学生时代是对单纯的时候,朋友之间计较得少,多的还是肝胆相照。但是,进入社会后,李林慢慢发现,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即使刚开始跟自己还不错的人,一段时间后也慢慢和自己没有了交往,这让他很苦恼。他在网上向昔日的大学好友诉苦,这帮以往的兄弟在接受他多次倒苦水之后,给了他一条委婉的建议:你回想一下,你接受别人的邀请吃过饭之后,你回请过几顿?

这一问,问得李林脸红心跳。仔细一想,的确是啊,单位的同事请自己吃过饭之后,自己还真没回请过。自己良好的条件,以及大学时代众星捧月般的感觉,让自己将别人的邀请和厚待当成了理所当然,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大学阶段的哥们儿都掏心掏肺,大家也懒得跟自己计较。但工作之后就不一样了,人家凭什么一直对你付出而忍受没有回报的待遇?难怪好多刚开始对自己很热情的人,在吃过几顿饭之后反而和自己拉开了距离。

想到这里,李林忽然觉得很悲哀,社会如此现实,连请客吃饭都需要这么算计着“交换”。可是,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就是现实。

天下永远没有白食的午餐,如果你永远都只想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付出,时间久了,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也会慢慢和你拉开距离。这不是人情冷漠,只能怪你自己太自私冷漠。不是么?别人对你付出了,在需要你付出的时候,没有往来,又如何继续?

所以,理智的人会参透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人的邀请,其实也是你自己的付出。这就意味着,在接受别人的邀请前,你需要先掂量掂量,这份邀请你是否承受得起?你是否还得起?你接受的邀请,是包含着别人一定的目的呢?还是只是纯粹的娱乐打牙祭而已?看吧,吃顿饭也不是完全那么简单的事情。

首先,如果人家给予的邀请你难以承受的话,那就需要好好看看邀请你的这个人了,如果他是一个锱铢必较的人,那么,还是婉拒较好;如果是义气之人,那没关系,多交一个朋友,多一份肝胆相照,你再通过别的途径回赠人家,也是可以的。

再者,你需要考虑一下你将接受的邀请是否是包含着别人的目的的。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别人请你吃饭,那很有可能是有求于你,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你自己好好考虑考虑了。毕竟,“吃人的最短,拿人的手软”嘛,别给自己找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如果你接受的邀请纯粹娱乐,那当然就轻松了。没有那么复杂,尽情享受即可,这样的场合,是增进联系、培养感情的场合,不需要计较太多得失,尽情接受别人的邀请就可以。但是,切忌,接受了邀请,下一次,可就轮到你回请别人了。这种礼尚往来,可以让你增加和朋友同事的交情,也可以通过这种场合认识到不少新朋友;同时,你的礼尚往来其实是你个人性格的标签,代表着你是一个仗义的人,你在朋友圈的名声也就会好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4KyoJATYJ/k721qzb43qgGE3wsYU7Alg/LKEJe4Ftj6gnSEWkloDJ2o+Z/utp7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