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怅惘:以前很好的朋友,在几年的分别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再联系时,突然发现,俩人竟是那么生疏,一点都找不回曾经那种熟悉的感觉。
如果你发现你经常会有这种失落感,那么很不幸,你可能要反思一下你的社交行为了。你的社交智慧没有发挥出来,让你的朋友逐渐疏远了你。不要感叹时光易逝,也不要感叹物是人非,更不要埋怨老朋友的冷漠。要怪,也只能怪你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到位,在社交圈中变得越来越边缘。
社交词典里,最不值钱的两个字就是“面子”了。人与人之间,由于机遇不同,起点不同,混得好坏有差别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可偏偏有些人就是无法正视这种现实,而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憋着自己不和比自己强的人联系,怕被人瞧不起;也不和比自己差的人联系,怕被别人拖累……这种死要面子、明哲保身的中庸做法,实在是愚蠢不堪。往往有了这种想法的人,在社交圈里也就慢慢越走越窄了,自己的人生事业也更难得有所突破。
社交智慧较高的人会如何处理这两重关系呢?很简单,他们不会刻意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尽量保持和他人的联系,用合适的联系保存一份触角广布的关系网。于是,在社交场合中,也许他不是最耀眼的那个,但定是最受欢迎的那个。一旦出现什么困难,也总会有人出手相助。
不过,主动与别人联系,说来简单,在真正操作时,还是会涉及到面子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希望和他人有那么多的接触。如果你暂时还处于一个混得不如人意的状态,在与他人联系时,肯定会遇到面子的考验问题。很可能,在你鼓起勇气尝试着联系了几个你十分仰望的人时,被冷漠的拒绝了,或者直接没有音信。那怎么办?
王敏在做硕士论文期间,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所选论文涉及的年代久远,很多历史资料很难查找,使得论文的完成有些难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查找到了在该领域很有建树的一位学者的联系方式。他暗自想着,是否要向这位学者求助,让学者为自己提供一些材料,或者给自己一些相关指导呢?
可是,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朋友时,朋友都笑他,说他别瞎想了,人家可是学术泰斗,每天忙得不行,哪有时间管你这些小事啊。而且,你以前也没跟人家联系过,人家也不认识你,你头一遭跟人联系,就想要泰斗帮助你,怎么可能?
听了朋友的想法,王敏没有放弃,不过,他改变了一下策略。他先尝试着给这给学者发了封邮件,邮件仅有简单的问候,还有自己的情况介绍,还有对学着的尊重。不过,一周过去后,没有回音……朋友劝王敏死了这条心,肯定没结果。可是,接着,王敏又发了封邮件,这次,他再次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说了自己对论文的设想,还谈及了自己所阅读的学者最近的成果之后的想法。这次,两天后,学者给回信了。而且还夸奖了王敏的韧劲,以及迎难而上的态度,同时,还给王敏发过来许多相关的资料,更给他的论文提供了一些指导。
就是这种最简单的日常沟通中,就可以见出主动联系的作用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恐怖,也并没有那么大的隔离。人心莫过肉长,持久的联系,或者是打电话,或者是发邮件,或者是短信问候,或者是聊QQ……这么多的联系方法,我们只需要付出我们的真心,拿出韧劲儿,保持联系,那么,世界上还有你搞不定得社交关系吗?
有的人会很愤懑,甚至谩骂别人没有素质;有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从此将自己包裹起来,更不敢与他人联系。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真遇到这种情况,请注意,拐点出现了。你不应该气馁,而应该一鼓作气,再次联系。这才是社交高手应该有的态度。
一开始,你的联系,不一定是有所求的,很可能,你只是一个简单的问候,一声温切的关怀。却遭遇他人的冷眼,或者石沉大海,没有回音。请千万别泄气!唯有继续联系,才能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