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丝绸之路上的宝鸡

渭水穿过宝鸡市区,这是我喜欢的景象,也让一座北方的城市有了灵性。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之名最早见于宝鸡。1963年出土于宝鸡的国宝重器何尊,是西周初期的一件珍贵艺术品。铜尊内胆底部发有一篇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指天下之中)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是宝鸡。

宝地神鸡。宝鸡是一只神鸡,有唐玄宗御口金言为证: “ 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

“中华”一词也源于宝鸡。宝鸡天台山天柱峰有座莲花顶,霞光辉映,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传炎帝神农在天台山练了一身武艺,遂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天帝仲裁。炎帝武艺超群,天帝欣慰,便有意发口谕:“谁能一夜建座登天梯,使大海中长出石莲,吾便封谁人间帝王。”炎帝一夜造了三座排空天柱峰,天帝惊喜,即封他为赤帝。炎帝施仁政,受人拥戴。子孙为了纪念他,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中华”(古“华””与“花”同)。世人为纪念炎帝功德,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

山水合璧,天地一统。城筑于山,水流于城。山笼于山,峰冠于峰。势若蛟龙出海,气贯长虹;形若大鹏飞溟,翼搏青云。这便是我对宝鸡的诗意描述。

宝鸡,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二站。西出长安后,经咸阳的陶化驿、兴平的马嵬驿、扶风驿、龙尾驿、岐山的石猪驿、凤翔府驿,到达陕甘交界的陇县。从扶风开始,就进入了宝鸡境内。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

宝鸡境内的长安溯渭水至陇山段曾是我国古代通往甘、青地区重要的通道。早在周秦时期,秦文公东猎汧渭之会,开辟了著名的陇关道,打通了秦人由西汉水流域逐步进入关中地区的通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从咸阳经雍城到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南)的驰道,长安溯渭水至陇山段的道路成为全国驰道网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初期,皇帝多次出行直达陇南进行郊祀活动,以及东西贸易的繁荣,这里成为丝绸之路主干道之一,常有关外交使团、商旅过境往来长安;汉唐至宋元时期,此道仍是我国与中亚、欧洲交通通道上重要的一部分,亦是驿邮通往西部各地的必由之路。

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文化遗存丰富,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渭河南岸的峪泉村有神农祠遗址。神农乡有天台山,如今是森林公园,有关神农、老子等名胜古迹多处。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人类除瘟驱病,140岁时还登上天台山挖草尝药,因误尝毒草“火焰子”而肝肠寸断,死于老君顶上。北首岭新石器遗址就在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上,属仰韶文化晚期。

宝鸡是一个与道路密切相关的城市。宝鸡古称陈仓,是刘邦从汉中进攻关中的项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发生地。这个成语中就包涵有陈仓道、褒斜道等古道,许多外地人也就是通过这个成语来了解宝鸡的。

陈仓原有二城,一是上城,在斗鸡台东北,为秦武公所筑,用来祀祭鸡峰山上的古鸡;二是下城,在上城以东,为三国时魏将抗拒诸葛亮而筑。汉初韩信暗渡陈仓后,曾屯兵于城西凹地,旁边有马跑泉。陈仓峪高屋建瓴,虽遗址残余,但依然能显现出其壮观气之势。

今宝鸡境内的长安溯渭水至陇山段曾是我国古代通往甘、青地区重要的通道。早在周秦时期,秦文公东猎汧渭之会,开辟了著名的陇关道,打通了秦人由西汉水流域逐步进入关中地区的通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从咸阳经雍城到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南)的驰道,长安溯渭水至陇山段的道路成为全国驰道网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初期,皇帝多次出行直达陇南进行郊祀活动,以及东西贸易的繁荣,这里成为丝绸之路主干道之一,常有关外交使团、商旅过境往来长安;汉唐至宋元时期,此道仍是我国与中亚、欧洲交通通道上重要的一部分,亦是驿邮通往西部各地的必由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个庞大的交通运输网。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走向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走向或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长安溯渭水至陇山段较常通行的丝绸之路支线便道有以下七条:

1、陈仓狭道:又称渭水狭道,主要指宝鸡以西、天水以东渭河流域的狭长古道。即从今宝鸡市沿渭河北岸西行,经峡石、六川河、车辙至城隍庙,或从今宝鸡市出发,经太寅、甘峪、晁峪、坪头或码头,到城隍庙,然后再经灵宝、香泉、赤沙、通河、拓石到三岔城(吴砦),渡东岔河直通上邽。此段道路为水陆并用,但由于水道数段狭窄,两岸山崖险峻,其通行能力效果不佳。

2、凤翔—平凉道:即由今凤翔县城西北方向经董家河乡张家店村,沿枣子河越老爷岭,入麟游县麻夫镇,北经酒房、中湖、花花庙入今甘肃灵台县境内百里镇,经盘口(今甘肃泾川县境内)到泾川,沿泾河至平凉。

3、凤翔—灵台道:即自今凤翔县城东北过狼沟桥,经萧史宫、竹园、上石佛寺顶,沿五曲湾到汤房庙,穿骆驼巷、大峡、越羊引关(古称羊峪关),经麟游县两亭、水磨沟过天堂到达甘肃灵台,皆沿河觅道,线型适顺。此道为古时甘肃陇东地区与凤翔相通的一条便道,与丝绸之路北线相接。

4、回中道:为逾陇通道中早期通道之一,为秦代修筑,因秦始皇曾行经此道而闻名,全线正式开通则在汉武帝时期。回中道南起汧水河谷,经汧县(今陇县),北出箫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南),因道中有回中宫而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回中宫在箫关与雍县之间,其具体位置史学界目前尚无定论。回中道虽在西汉时贯通,但后来时有荒废。

5、金川陇州道:为陇关道辅助路线,原为驮道,1913年,宝鸡县知事方大柱将此驮道创修为车路。具体路线为从今宝鸡市循金陵河北上,经陈仓区县功镇葫芦沟村经新街镇、车道、菜园进入陇县境内,越八渡梁、朝天岭至陇县县城。或由县功镇经箭舌关进入千阳境内,接陇坂道进入陇县。

6、咸宜道:或称“长宁驿道”,是陇县境内通往西南方向的一条支道。开通时间较晚,为唐代以后的交通要道。道中有咸宜关,位于陇县西20多公里处,此道由今曹家湾沿咸宜河流经渠、三里营、咸宜关、长宁驿(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到清水、天水。咸宜道开通后成为又一条径通秦(天水)、凤(凤翔)的通道,民国年间道衰人稀。

7、安夷关道:南北朝时,宝鸡西部渭河北岸、陇山南麓有条东西通道称安夷关道。因北魏孝明帝于南由(峪)口(今陈仓区香泉街南)设南由县,又称南由路。安夷关道与放马滩地图第2块地图所标注的东北方向道路大致相近,这条路对于连结天水地区和宝鸡地区来说相当便捷,虽然无法通行车辆,但却避开了渭水峡谷和汧河峡谷。

出了宝鸡,一路向西的丝绸之路,更充满了险阻和神秘。

钓鱼台,这是我对宝鸡感兴趣的由来。我是先观钓鱼台,而后才踏进宝鸡城的。

认识宝鸡,就要从钓鱼台开始。姜太公,将中国人的文化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这是世界上独有的经典案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条叫做磻溪的小河,从秦岭流来,在宝鸡汇入了渭水。磻溪河旁的一块巨石,传说便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这个每日垂钓于溪边的鹤发人,那钓线之端的银针却是直的。他垂钓的样子很滑稽,背向河水,且又将直钩离水面三尺。

伫立溪水边,我由衷地佩服古代大贤人的性情。老人耐得寂寞,年近黄昏却矢志不移,这恐怕是大器晚成者的奥秘了。悠悠九载之后的某一天,姜太公终于钓得一条大鲤鱼,遂剖开鱼腹,却从中滚出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钓者顺手丢弃,石头竟飞至一块开阔地,小头在下,大头朝天,变成一只大碗的样子立住了。且越变越大,擎于而立,石上闪烁着“孕璜遗璞”四个大字。

姜太公垂钓得璜,惊动了当朝的周文王,遂来造访。两人饮酒泉水边,谈道论世。八旬老翁侃侃而谈,其强国富民良策,让文王相见恨晚,遂请他出山辅佐周朝。文王将姜太公扶上车辇,亲自驾辕拉车,姜太公也不谦让推辞。不料车辇行至一处,车绳突然断了。姜太公问:“你拉我多少步?”文王说:“八百零八步。”姜太公笑了:“我保你八百零八年的江山。” 自此,姜太公辅佐周朝,伐商灭纣,国泰民安,天下大治。周朝也果真待续了八百多年,宋代有位宰相叫叶田,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白发苍茫钓渭滨,宅心非是为金鳞,丝纶昔日长多少,牵制周家八百春 ”。

钓鱼台对面的西山顶上,立着一块天然平台,称“望贤台”。 站在望贤台上,极目远眺,座座青山相连,条条绿水相绕,青山绿水间,白云飘拂,茫茫苍苍,磁泉、钓台尽收眼底。从望贤台下来,一路上有文王庙、太公庙等古建筑群。告别太公庙,沿溪岸南行四五百米,山势骤陡,奇峰险峻。对峙的两山之间,形成一条狭缝,水深流急,恰被一座拱形石坝锁住咽喉。这便是前些年兴建的钓鱼台水库了。登上坝顶,放眼望去,人工湖犹如—颗湛蓝的巨大宝石,镶嵌在万山丛中。湖面平静如镜,熠着万道波光,片片小舟游动其间,荡起阵阵涟漪,好似在游南国的漓江、西子湖。站在坝底仰望,壮阔的瀑布从50米高处倾泻下来,波涌谷鸣,水珠飞溅,雾蒙蒙,气腾腾,一切笼罩在浓重的霭岚之中。腾升的水雾,在阳光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长长的彩虹,把半边的蓝天、青山、绿树、玉水联成一体,绮丽深邃,恍若置身仙境。

一个传说中的故事,令宝鸡这个丝绸之路的重镇填满神秘。 WYIHE+TXxum48XMPvNIzAcvUB3bkLm/kV6UpkUBbKfmlmLzbUjXA+yTcXLyfmv3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